“野蛮生长之后”的“第三种生存”_第三种生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第三种生存 > “野蛮生长之后”的“第三种生存”
金文设计 第三种生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12 03:10:09

“野蛮生长之后”的“第三种生存”

2008-06-18
自从研究生毕业以后,基本上很少看书了。不过从年初到现在先后有两位要好的朋友分别借给我两本书看,一本是冯仑写的《野蛮生长》,一本是王志纲写的《第三种生存》。前者被誉为“一部民营企业的心灵史”,而后者被定义为“社会经济观察录”。

比较两本书,共同点有:1、背景相同;2、纪实性;3、哲学高度的思考;不同点:1、视角不同:前者是商人的角度,后者是策划人的角度;2、立足点不同,前者立足于各具特点的企业盛衰兴亡的发展历程;而后者立足于与经济相关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当然主角是各具特点的企业家;

或许十多年设计生涯的经历与两本书中所谈及的方方面面多少有些切身体会的缘故,的确有颇多的“感触”、“感慨”与“感想”。

总体处在“幼稚园”或者“理想国”的中国工业设计,想要在目前这个处在企业转型,游戏升级的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我想:首先要读懂的就是中国的制造企业以及相关企业的缔造者,那么这两本书无疑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一、“野蛮生长”之后

 

通过具有某种“原罪”性质的原始积累而“野蛮生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这其中自然包括中国的制造业),在一种近似疯狂的恶性与无序的竞争之后,又遇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新劳动法的颁布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放眼看去,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疲惫、困惑与茫然。

何去何从?我想这不仅仅只是每个企业决策者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每个从事于工业设计的人士思考的问题。

关于带有某种“原罪”的原始积累,显然这是阶段性的必须,没有这个前提与基础,就不存在所谓的“野蛮生长”,同样也就没有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有不合法的嫌疑,但正因为合情、合理,作者借用了“原罪”这样一个比较耐人寻味的概念。

 

(题外话:这次大灾难的降临,我们看到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在积极捐款捐物来抗震救灾。在此,深深表示敬意!有一点可以肯定:有爱心的企业,一定是可以走出困境,具有美好前景的企业;同样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企业存在,中国经济何愁不能再创新高!)

 

用“野蛮生长”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个人觉得非常贴切与形象。“野蛮”一词可以联想到:快速、疯狂、自然、原始、无序、良莠不齐、众多、生命力旺盛等等诸多词汇,同时在眼前也很容易展现出一幅类似的画面:一片原本干枯的土地,一夜暴雨之后,众多基因差距并不大的种子随之快速的生长,争相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放眼看去,已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草原,其中为数不多有几棵大树存在。

终于,时过境迁,资源有限,相互之间的制约,到今天已宣告:野蛮生长期的结束。然而接下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一片森林,而我们只长成了一片草原。

那么,野蛮生长之后的中国制造业将何去何从?个人以为,首先是内在基因的重组与优化,也就是说要使自己的企业继续生长成参天大树,就要改变自己原本不可能长大的“草本植物”的基因。其实这并非没有可能,看看那几棵为数不多的大树无一例外早已进行了类似的基因工程,虽然身边都是与之争夺资源的草本植物,但凭借根与枝叶在不同的深度与高度中,获得了其它植物无法获得的养分。其次就是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经济规律的作用,当生存空间缩小,养分不足时,唯有凭耐力,谁能熬到最后,谁将获得继续生存的权利。最后就是政策法规的干预,制定一些壁垒和提高门槛,将无序的野蛮生长转变到有序的健康成长,在降低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迫使企业基因转变,向高层次发展。

 

 “一位靓女大声向图书管理员说:‘你好!我想要点炸薯条、一个汉堡和一杯奶昔。’管理员流露出不满的表情回答道:‘这里是图书馆。’靓女环顾四周,看到大家都在安静地阅读,随之压低嗓音面带微笑轻声说:‘我想要点炸薯条、一个汉堡和一杯奶昔。’”

这是奔驰的一个广告短片,用来诠释:“Beauty is nothing without brains”这样一个观念,即:“没有智慧的美一钱不值”。其中,场景、人物的设置均围绕“美”与“智慧”这两个概念来展开,最终来旁证奔驰车的设计是一种具有智慧的美。(提示:在此我无意于评价这个广告的创意如何。)

 

由此,再反思这多少年“野蛮生长期”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我们不难解释很少出现“优质”设计而到处可见“幼稚”设计的根源。说穿了根源就是:“没有智慧的美一钱不值”。这并不否认老板的智慧,也不否认设计师的智慧,而是在“野蛮生长期”赚钱重要的是胆量与快速,与智商的高低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假如我们把珠三角比做一个大工厂,那么它的产品就是一个个规格不同,而企业运行模式完全相同的生产企业。那么,接下来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同质化就是一种必然。在这里工业设计存在的价值就是时刻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做一些与智慧无关的所谓的“美化与改型”设计。在这个企业“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同样设计公司也在“野蛮生长”,最终导致高校“野蛮扩招”。但在野蛮中,设计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

我想谁都不否认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也就是说是一项应用智慧的工作。当“野蛮生长”之后:

1、企业与老板需要升级,同样设计公司与设计师也需要升级;

2、企业与设计公司,或者老板与设计师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与定位;

3、根本上讲需要决策端的智慧重组,要使设计真正能够创造价值;

4、确立目标:创造一种具有智慧的美。

 

二、第三种生存

 

前一阶段在阅读《格调》一书时,我就“冲破常规的另类人”做过一些自己的观点描述。在此比较“另类人”与“第三种生存”两个概念,我们发现“第三种”比“另类”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同时,前者更注重的是个体的生存方式,而后者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也可能是一个团队的生存方式。

通读王志纲的《第三种生存》一书,其核心是让你认识什么是老板,以及归纳出如何与老板打交道的原则,最终阐述“第三种生存”方式的存在根据与价值。最重要的章节就是“与狼共舞”,最核心的观点就是“我们是丙方”。(如果大家有兴趣建议详读其书。)

 

在这里我想就工业设计方面如何做到“第三种生存”,特别是在“野蛮生长”以后,企业与设计公司,或者老板与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新定位,谈谈我的观点与理解。

1、 委托设计的实质是什么?

委托设计的实质是设计者不参与发现价值的环节,甚至不参与创造价值的环节,只是在做实现价值的某些具体的工作。这就是为何设计不值钱,或者设计不能真正创造价值的根本原因。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三种可能:

a、企业真正做到了发现价值与创造价值的决策与定位,设计者能够充分理解并融会贯通到具体的设计,完成实现价值的第一步工作;

b、设计者意识到企业并未真正发现价值,也就不可能创造与实现价值,但是设计者仅仅只是按委托要求顺利完成设计任务;

c、企业根本没有发现价值的环节,仅仅凭感觉进行产品开发,由于思维混乱,定位不明确,从而增加了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很难按计划完成设计任务;

从以上三种可能中,可以看到既使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本身的创造性特征均未被充分调动与发挥,设计能够创造的价值自然是十分有限的,甚至设计本身就是适得其反或者浪费资源的活动。

2、 抛开委托,设计还能怎样做?

从委托设计的实质中可以看到,设计创造价值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那么抛开委托设计,很快大家就会想到自主开发,相信许多设计公司已经尝试或者正在尝试这种方式,坦言讲我个人在最初开设计公司时就不断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回过头总结失败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三个阶段的限定:

a、开发:想做完全差异化的设计,往往技术支持不够而夭折;

b、生产:将设计结果产业化,就需要与相关的企业合作,由此又回到委托设计的某些环节,说穿了没有企业愿意和你一起疯;

c、销售:即使你说服企业愿意和你一起疯,那么你又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

从以上三个阶段的限定看,假如你有足够的能力、人力与财力来完成所有的环节,那么你将不仅仅是要完成一项自主开发的设计,而是要建立一个既有生产能力又有销售能力的企业,这将另当别论。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谁也没有能力确定这样做成功是必然的。

3、 如何真正成为丙方?

假如不安心或者不愿意做乙方,又没有可能将自身演变成甲方,那么通过第三种生存方式将自身转变为丙方,相信这应该是一种明智之举,但这也并非是一件易事。以下是书中关于丙方的解释:

“所谓的丙方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乙方,它既不用看甲方的脸色行事,也不用象别的乙方那样当孙子,而是具有超然而独立的地位,且备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可承上启下,可左右逢源,既为甲方全盘考量,也为相关各方以及社会考虑,客观公正地整合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各方共赢,客户大赢。

毋庸讳言,丙方的地位和说法传递了三种层面的观念:其一是一种生活态度。独立的人格,尊严的地位,同流而不合污,和光而不同尘。其二是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本来是乙方,却获得了甲方前所未有的礼遇与尊重。其三是内心的一种精神自豪感。”

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个字:“实力”。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丙方,就要具备丙方的实力。这里不仅仅是设计的实力,还需要发现、分析、沟通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当“野蛮生长”结束以后,每一个具体的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都会面临如何提升发展的思考,而这个思考过程中,相信一定会重新审视工业设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工业设计能够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的开始。

而作为设计公司或者设计师而言,就要不断扩大自身“第三种生存”的空间,要拥有企业所需的“第三种生存”的价值。要有实力渗入到企业的决策层,与各路精英共同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与实现价值。这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委托性设计,而是以第三种生存的方式,既是独立的个体或团体,又是某个企业决策团队及执行团队中的组成部分。

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各路精英相互碰撞出来的智慧。即使唯美,也要让我们的产品美的有智慧!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