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2版)》读后感_世界动画电影大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 >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2版)》读后感
传媒大学出版社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7-14 13:07:50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2版)》读后感

第一千个动画大师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2版)》终于被我迅速读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动画大师。原本来看,我以为这本书讲的都是人物介绍罢了,看到沃尔特•迪士尼以及宫崎骏时才发现此书有点人物列传的味道。不是单纯讲他们的伟大,也不是单纯讲那些如雷贯耳、众所周知的神作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仿佛是在说,大师固然值得尊敬,但他们值得我们崇敬的不单单是作品和名气那么简单。就像追求“天人合一”的宫崎骏,就像无法看透的迪士尼……他们可以被形容成天生的。但我更愿意相信,没有谁具有与生俱来的命运成为大师,命运这东西大多是用来违背的。
命运的色彩
    看完这本书也许会发现很多电影大师、动画大师都很巧合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选择了将一生奉献给看似没谱的动画事业。如果我们拉回到温莎•麦凯生活的那个工业文明肆虐的年代,我相信如果选择搞动画这种东西,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深的觉悟的。但对于麦凯本人并不是这样,一个决定的诞生对于可以在商业学院和马戏团之间进退从容的他来说,简单到一个小小的愿望。也许这一个决定真让麦凯一不小心成了“美国动画电影之父”。言归正传,真正让温莎•麦凯获得成功的,要归功于他那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麦凯早年也画过漫画,但仅从漫画的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只是在展示一场闹剧。事实上温莎•麦凯是在用这种形式作为抵抗恐惧的武器。他弟弟在青春期患上了精神病,1898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也许正是这不幸的遭遇使他“因祸得福”,无意之中掌握了动画创作的精髓——“非正常人”思维方式。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有些许不同之处,就像平行的五线谱一样,当我们用音符把他们都穿连在一起的时候,共性和真实感便彰显出来。所以接下来的几位大师的人生遭遇也无一例外的有了这个不大寻常的共性。
    弗莱舍尔兄弟从未受过任何正规艺术教育,华特•朗兹在修车厂里当过童工。而沃尔特•迪士尼也许是这个年代,经历最具传奇色彩的人了。
    他16岁时修改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参加一战,还从事过平面广告的工作;早年的沃尔特创办了许多的小公司,显示了他过人的经商头脑和与年龄不符的经营理念。当然,年轻也让他早年付出了惨痛代价,在事业上不知道被欺骗了多少次,朋友也好,同事也罢,总之“世界上最能赚钱的动画导演与老板是从被人骗开始了自己的动画生涯。”
    换个角度来探讨人生轨迹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宫崎骏的作品永远给我以单纯、自然和富有启迪意义的感受,可谁知他童年的经历却和他笔下的世界大相径庭。童年的寝食无忧无法让宫崎骏回避他看到的真相。“当普通老百姓挣扎于苦海之中时,我却衣食不愁地生活着。”战争给平民们带来的疾苦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面对无助的难民他和叔叔只能硬着头皮开车一走了之而后者抛在了茫茫火海之中。后来他自己回忆道,“拒绝带那个女人一起逃生在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尽管我当时只有四岁半。当我现在谈论人权之类的问题时就会马上想起触目惊心的一幕。作为一个孩子我当然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天下最好的人,可是……,那片阴影在我心中久久不能逝去。我试图努力忘记它,但是这阴影一次又一次地折磨我。”创作出理想的世界也就成了宫崎骏的一个梦想:经过那些日子我终于决定,我可以叫我的动画人物挺身而出、大喝一声——“停车”!
    所以娜乌西卡才会大声疾呼,所以幽灵公主才会倔强的反抗,所以狸猫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守护自己的家园。作品就像作者穿过的衣服,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他的经历,但残留的几丝温存让我们倍加感受到他不凡的心境和澎湃的激情。
     一部小说是这样,一部电影亦是如此,都是一段段命运的写照。
坚韧的理由
    如果说是命运的邂逅让他们走进了动画和电影,那么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韧到成为一代宗师呢?宫崎骏依然是那个鲜明的个例。
    也许最让宫崎骏念念不忘的就是他体弱多病却坚强的母亲。宫崎骏从母亲身上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与脆弱,学会了如何坚强的面对生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我们在他每一部作品里看见他母亲的缩影一样,那就是他的思绪。
    曾几何时,宫崎骏和他的想法被淹没在科幻战争和机械泛滥的浪潮之中,奄奄一息。正是在这怀才不遇的年代,他幸运地遇见了铃木敏夫。
    宫崎骏对铃木敏夫的评价是:“导演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了一位有才华的制片人。”而事实上,铃木敏夫也确实为宫崎骏的片子奔波了不少。从《风之谷》的漫画连载到映画版上映,这里面不无他的努力和奉献。举一个详细的例子。虽然铃木敏夫的名字没有作为制片人出现在《龙猫》和《萤火虫之墓》的名单上,但是他却从一开始就为这两部电影的投拍四处奔走,甚至连申请投资的策划书都是他写的。但是投资方没有批准《龙猫》的策划案。他心想:那就同时拍两部好了,这样还安全一点。于是又递交了《萤火虫之墓》的策划书,结果投资方大发雷霆:“一个昭和30年的妖怪故事就已经够气人的了,现在又来个坟墓的故事,你想气死我啊!?“在他的努力下,最终两部影片都找到了投资。而这个时候,他还不是吉普力工作室的正是成员,换句话说,一切都是朋友帮忙。确确实实的说,铃木敏夫是宫崎骏坚韧创作的一个重要保障。
旋律的差异
    如果要把这么多大师及其作品比作音乐的话,我想,沃尔特•迪士尼的创作是交响乐,宫崎骏的作品是古典音乐,大友克洋是摇滚乐,而今敏是爵士乐。也许在别人看来有不太恰当的地方,但这是我的理解。就像我开篇说过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动画大师。
    我一定要说一说大友克洋这个人,这个画分镜如原画的人对于细节的要求真的可以用一丝不苟形容。也正是这种执着的热情,像摇滚音乐一般,强烈而浓郁的节奏里,透出对人性自我关怀的主题。一种引人发问质疑的感觉。
    《阿基拉》的问世,有点像是什么怪诞的流行横空出世一样,让人瞠目。也许会想,原来动画可以画成这样。的确,当时也没有几个动画导演能把一部动画片拍的这么“写实”。他说:“很多人来问我一部动画片中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当然是美术设计。因为影片80%以上都靠画面来传达意思。没有良好的美术风格和基本动做基础,影片就像一座没有根基的大楼随时会倒塌。”可见大友克洋是那种传统观念上的人,但是他的想法并不保守。
    主角金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面角色,其实我们所能看见的影片中的架构很客观,充满了辩证的社会哲学观念。这里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有的是利益的冲突和人性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能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社会本来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真正让他们产生分歧的,是立场和信仰的差异。
    之所以这么喜欢《阿基拉》这部片子,是它给我一种启迪:你可以被周围的称作是好人或是坏人,那是你在别人心里的印象,那其实不是你。你可以为自己或为别人活着,但要想清楚,为什么活着。
    而这种观念没有用教唆式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我感觉十分平和,不禁让我想起了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叛逆但纯真。而大友克洋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吧。
    谈到史诗级的作品,我还是愿意谈谈宫崎骏老爷子的手笔。《风之谷》、《幽灵公主》、《龙猫》、《百变狸猫》……这些片子虽主题有些许差异,但我看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大爱无疆”。曾经一起讨论动画片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问过我,“宫崎骏的动画,你最喜欢哪一部?”我其实真的没有最喜欢的,在我眼里他们只是一篇长篇散文里不同的抒情段落,他们真的都很美,是不可以比的美,因为美得纯粹,美得自然。看宫崎骏的动画会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有时会想到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有时会想起徐志摩的诗篇。经常会感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好像被什么号召了一样,看待种种世间百态,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事实上宫崎骏也就是在用这种心态做动画,他曾经转告儿子说,“一定要怀着靠这部动画改变社会的决心来工作。尽管到头来不可能改变什么。正因为无法能改变所以才要抱着理想去做,这才是做动画的目的。” 看完这一段,我能够更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大自然的题材,那么痴情的将几乎每一部作品里都加进母亲的影子,因为那真的是他美好的愿望。动画本来也就是为实现无法实现的愿望而存在的。
    我欣赏这些带着人文气息的片子,虽然定位也是商业片,但不同于迪士尼的风格。如果让我定位迪士尼出品的片子,大部分我愿意将它们定义成商品,而不是作品,也许是个人口味的原因,反正我的观影感受大多发现它们很做作,就是要这样,以这种方式,这样的场景,这种结局来打动你,目的很明显,也很符合西方文化的特点,但我可能不会喜欢这种叙事。所以,尔特•迪士尼,我更愿意亲切的称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运作产业上,他真的很有建树。
大师与工匠
    有些人注定会成为工匠,其实要成为大师仅仅一步之遥,可就这么一步也许对于成为工匠的那个人已经很难迈出。乌布•伊沃克斯便是这样一名伟大的工匠。首先一个很简单的理由,经典的米老鼠不是沃尔特•迪士尼的创造,而是出自他的手笔。可是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年迪士尼动画和米老鼠,都没有太多人知道他呢,那便是他成为工匠的原因了。
    其实他和迪士尼应该是最老的旧交了。两人在创业之初就已经认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那时的迪士尼这样评价乌布•伊沃克斯:“他绘画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这注定他天生是做动画片的材料。”其实沃尔特•迪士尼的评价十分恰当,后来乌布的经历也证实了他真的只适合“做”动画片。1922年的迪士尼,已经风风火火的开始忙于自主创业了,他创建了欢乐时光电影公司,试图东山再起。而乌布•伊沃克斯则表现出与他截然不同的人生目标,他选择了再次回到“堪萨斯城电影广告公司”为人打工的稳妥的办法。乌布•伊沃克斯不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与极强竞争意识的人。换句话说,沃尔特•迪士尼有“帅才”,而乌布•伊沃克斯则充其量是永远为别人冲锋陷阵的“将才”。这一点从他和沃尔特•迪士尼的合作中就能看出来。无论是公司股份的投入还是对公司经营的意识,乌布•沃克斯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仿佛一个永远受气的打工仔。(摘自p22)
    就这样,在沃尔特迪士尼大行其道开创事业的时候,乌布•伊沃克斯还是在不停地到处漂泊,寄人篱下。当然,这期间他也创作了一些经典的作品,《漫画彩色卡通》系列等。但大多数的其他作品,都过于平庸,缺乏戏剧冲突,就这样随波逐流了,连同人一起。
    失意的乌布•伊沃克斯晚年又回到迪士尼身旁,而迪士尼也是不计前嫌的接纳了这位旧友。然而说真的,米老鼠却永远的姓迪士尼而不是姓伊沃克斯了。这样也真的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这样的事情有时并不一定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高低,性格,偏好会影响每个人在人生关键转折点上的选择。我说大师和工匠的命运之差并不是想证明,大师就一定怎么好,工匠就一定怎么锉。这只是人生的选择,好比今天每一位同学都会有个定位,我要成为领导者还是被领导一样。但千万慎重,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无论是哪条,都不那么平坦。
 
结语
    人类的历史相对我们渺小的本体已经很深邃庞大了,而做出突出贡献和深远影响的人也是不胜枚举。动画史上,留名的人也已经不少了,对于历史而言,他的存在就是用来被后人们所怀念和超越的。所以或多或少,看完这本书,至少我会有这种心态,大师不仅仅是用来被瞻仰的,更是用来被学习和被超越的,不管最后到底有没有超越,算不算超越,至少应该保有一份理想。就像宫崎骏老爷子说的一样,不管能不能实现这个理想,即便正因为无法改变,才要抱着这种想法去活着。
    有谁敢说多少年后又会走出多少个青年才俊呢,有时候,事情并没那么复杂,问题也许没必要看的那么严肃认真。詹姆斯•卡梅隆出了个《阿凡达》,领导们就一厢情愿的说他们也要自己的“阿凡达”。这种事说的越认真,越像是在东施效颦一般。
    动画这东西——只能说东西了,现在关于动画的定位多如牛毛——定位就在于娱乐大众,不是用来既定个什么丰功伟业,名垂青史的,我相信即便是那些流传n年的经典作品,作者也是本着一颗质朴的心去创作的。
为什么这年月人的功利心就这么强呢,真的是一个恶性循环,难怪天天宫崎骏都在幻象这片大地被大自然的力量淹没,一切重新来过。
    中学的时候,同学们总会互相问一个问题,你有梦想么,梦想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现实或飘渺,但都会有梦想,这是人和动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也是人类文明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天地的渊源。只要有梦想在,我们就不会缺少创造力,真的希望不被社会的利欲熏心心渐黑。像《阿基拉》的那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倒影。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其中,一不小心身陷泥潭就真的无法自拔了。
    曾经记得看过阿桂的一部短片,名字叫做《理想服务员》,理想已经到了需要人推销上门的才能接受的地步,是不是有些可悲呢。我常常会自省自己在为什么活着,以便让自己清醒,不沦为行尸走肉。
如果有一个理想却无法实现,我选择用相信它可以实现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




                                                                                余腾龙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07级动画2班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5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2版)》读后感”的回应

Vini_Kazma 2012-03-01 19:52:52

《百变狸猫》是高畑勲的,不是宫崎骏

偶尔瞄两眼 2011-12-30 23:25:57

......最后两行表忠表的很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