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书_引爆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引爆点 > 这类书
雁门摸刀拉手客 引爆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07 02:09:28

这类书

    在大一时选修了社会学的课程,也顺带读了一些通俗易懂的社科读物,格拉德威尔系列的Outlier,The Tipping Point都是那个时候读过的。现在回头看,这些书目的通病就是冗长无趣,从科学的角度看也没什么可取的价值。一篇论文可以讲清楚的道理一定要厚厚地编一本书,选取自认为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证明观点,大概为了稿费才这样做,可以理解。

    就本书而言,讨论了流行何以成为流行的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通过这三个法则去解释某一个流行/潮流的根本因素(原因),是可以完美解释清楚的。但是这样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作者在写作前已经得出了自己的预设结论,然后再利用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所选取的论据全部都是个案,样本数量有限,样本的代表性也堪忧。此种方法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就本书中阐述的理论而言,大抵解释了“量变导致质变”原理是如何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作用的。一个默默无闻的产品,或者一种小众的文化,如何能够突破限制,成为潮流,成为大众的新欢,这是很多学者都倾心研究的课题,目前并没有一个满意的解答,格拉德威尔提出的tipping point也只是一个构想。用这个理论解释任何已经发生的流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是否可以用其预测未来出现的下一波潮流,甚至更进一步而言,创造新的潮流,却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没有数据统计,但是我们可以想到,世界上明白上述理论的创业者数以万计,将其奉为圭臬去践行的想必也有不少,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产品都没有流行起来?是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还是说这个指导方针本身就有不完善之处?

    不过,格拉德威尔提出的这三个法则,还是有些价值的,它们是促成流行的因素,发挥的作用是否比其它因素重要还未可知,但是相较其它因素而言,这三点的可操作性更强,更容易为我所用。

    我一直对研究量变和质变这个理论心神向往,什么时候点点滴滴的量变能够积累到成为质变呢,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普遍意义上的tipping point?量与质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很迷人的,比如说一把很窄的刀子,大概只有一分子那么宽吧,如果把它插进我的心脏,我会不会立时暴毙呢?这些都是无稽的想法,说来解闷罢了。链接是著名的希修斯之船,挺有意思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ip_of_Theseus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类书”的回应

想吃叉烧包 2016-04-09 17:22:45

深有同感!感觉找了一对论据去证明引爆流行的三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