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_引爆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引爆点 > 《引爆点》
horse 引爆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11-26 13:11:47

《引爆点》

blog同名文章: http://zhanbin.com/blog/324.html

《引爆点》这书很流行,第一个中文版是《引爆流行》我前阵子才看,原本认为能对口碑传播有很好的分析,但是看后比较失望,幸好有额外的收获,才算值回书价。

书值得摘记的内容较少,全书内容在译者序里就有清楚介绍: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包括…三类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二法则是附着力因素,这 条法则讲得是流行物本身所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流行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第三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意思就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

值得笔记的内容还有“流行具备的三个特征”:

    第一,传染性;第二,微笑的变化产生巨大的效果;第三,变化是突发而非渐进。

最后的结论内容:

    经验一:要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优先的资源集中到关键方面。
    经验二:世界并非是我们一厢情愿认为的我们直觉中的世界。
    经验三:成功发起流行潮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具备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制造变化是可能的,人们是能够在一些特定力量的驱使下,骤然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的。

但是除此之外,文中讨论“附着力因素”的部分很为精彩,从72页到98页,讲述了《芝麻街》和《蓝狗线索》这两个儿童节目对儿童心理的再认识过程,比如这些内容:

    * 那些有玩具的5岁儿童能够很有策略地运用自己注意力,即在玩玩具和观看电视之间分配注意力,这样他们就只需要观看节目中最有信息量的部分。
    * 儿童看电视是因为他们看懂了意思,而转移注意力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意思。
    * 学前观众不喜欢成年角色相互争吵。他们也不喜欢两三个人同时说话。
    * 儿童不相信任何一个物体能同时拥有两个名称。
    * 他们没有能力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失误,所以他们把各种现象都看成是故事。
    * 他们每次观看一个节目,都是在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一件事。
    * ……

非常有意思的内容。最近凑巧还翻看了一本《儿童产品设计攻略》的书。又新认识李雪琴,并帮她在ofblog上开设了blog。一下子接触很多和儿童有关的内容,颇为之吸引。

展开全文
有用 11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