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够对这本书进行批评了!_万万没想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万万没想到 > 你能够对这本书进行批评了!
削笔头 万万没想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14 09:05:06

你能够对这本书进行批评了!

适合想变得更有见识的人阅读。
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自觉地吻合了时代的暗流:理工科思维+跨界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

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理性思维是极其需要而又被习惯性地丢失的东西,而时代要飞速发展就必须做一些靠谱的工科的事情,而不是重新埋头抒情。而跨界碰撞也是科技迭代,灵感层出的重要方法。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尤为缺失。当然,我们做不到各科都精通,但可以做到把各领域的精彩思想吸收、再思考及再运用。而重读这本书时将会是另一种感觉:挑刺地阅读,“别想说服我”。

读完书最大的收获是:你能够对这本书进行批评了!
学而时嘻之: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



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对于像我这样把作者的博文打印收藏的追随者来说,它是一部具有启蒙意义的好书。对这本书的认识,我将尽量做到客观地主观,使这篇书评有参考价值。本文将分别从图书的总体格调、内容框架、实体书的制作以及这本书的价值四个方面说说个人的看法。

这是一本博客作品选集。万维钢是位喜欢读书和思考的物理学家、书评高手,博客“学而时嘻之”是一个“具有高思维密集度的东西”,作者赋予了它严谨的科普新知的态度。博文的更新频度很低,有时候几个月都不会有一篇新文章,但只要发出则必然反响巨大。积累了这么多年,很多人“窃喜了多年后”终于等来了《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的出版。刘未鹏曾就这本书在微博上说过:世界上有一类书是属于只看作者名就知道是好的。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而“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这个副标题,基本可以概括这本书的总体格调,全书以理性思维取胜,作者糅合了大量的前沿新知,得出了自己的批判性认识。

由于是集结的文章,从表面上看,这本书的内容会稍显分散,第一章是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第二章是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第三章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三个章节的内核都是用理性的思维理解世界。由于作者的严谨态度,其文总是很有说服力,正如张明扬说的“这几年,我一直心甘情愿地被一个理工男‘洗脑’,他就是万维钢”,看完作者的文章能让人有种醍醐灌顶,思维力大涨的感觉,很多新知以及实用的方法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同时,由于每一篇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你很难一口气读完它,你需要认真地精读,它啃起来困难,吞下去大补。而看这本书有个好处:跟着作者的思维久了,你会发现你也能够反驳作者的观点了。比如,作者的一些论点的论据是征引统计数据,你会完成被它们说服,但当你继续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会提醒你统计数据只能做到相对靠谱,而无法做到物理学意义上的精确,因为统计的数据对象有时候和事件的真正原因毫无关联,就如你不能非得用数据统计出“送子鹳”和“生育率”有关联一样,一定会有结论,但结论和原因无关。

    所以,重读这本书将会是另一种感觉:挑刺地阅读,“别想说服我”。

既然这是一本博文文章的集结,有购买的必要?我想,真正需要掏钱的时候才是考验作品的魅力的时候,事实上,购买这本书的大部分读者都读过作者的博客,而且这本书的勒口上也清楚地写着博客的链接地址,出版社的判断是分享和自信。据可靠渠道信息反馈,这本书刚出版不久就紧急加印,该图书的有声读物和电子书也在积极的筹备当中,市场对这本书是非常认可的。从收到的实体书看,这本书的制作是相当下本钱的,全护封、UV工艺、名人推荐、作序、80g的高质量胶版纸,封面的设计也是颇费心思:用逻辑数字构成迷图。从内文的排版上看,32*28(行字*列数),行间距等等都看起来都非常舒服。精选、精制、精彩构成了这本书的卖点,对了,还有增补的内容。当然,这本书也同样有很多问题,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错别字,有些地方也有漏字的嫌疑,而内容上,有一些观点个人还是有所异议的,比如“一万小时成天才”,作者做了大量的增补内容,但最后读起来让人觉得用“体育训练”的办法让人觉得生硬,有些天赋的东西还是无法靠练习达成的,我们还是需要承认一些具有柔韧性的东西。

最后进入主题,它有什么价值,我用的标题文字是“摸着时代的脚后跟”。千百年来,我们思考大部分问题的方式都是经验性的,中国的传统更是重文轻理的,而随着科技的大爆炸,实验、理证的思维方式也逐渐被重视。但请注意,这本书与文理之争无关,我们没必要内耗精力去探讨孰好孰坏,但有必要在做各种判断的时候加一些理据的东西。进化心理学一直在强调,我们事实上是用远古的大脑在现代环境中生活的。如此,要想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环境,人们需要做一些理性的训练,而不是喝鸡汤,以减少行为的失误率。这本书所提倡的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它摸着时代的第一个脚后跟。其次,随着学科的专业化,各领域又逐渐出现交叉的现象,这本书则是难能可贵地涉及行为经济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这得益于作者宽广的视角,而作者将其中的很多观点,研究办法加以糅合,这种探究办法是当下时代迫切需要的,学科间的碰撞也是最容易产生新的成果的。最后谈一点自己的感叹,国内在许多领域的探索还远落后于国际,现在的许多开明人士也往往只是扮演着前言知识的搬运工的角色,而万维钢这样一位在储备知识之余能够吸收再创作,糅合多种学科方法的人,弥足珍贵。


现在在亚马逊销量基本保持在热销的前20名,各大网店同类书排名第1位,近期畅销排名能在前50名,淘宝网热卖,口碑非常好。——2015年5月8日16:08:56

近一个月亚马逊热销榜的排名逐步提高,今早已经从第10名左右波动,进入了第7名了。——2015年5月14日08:46:30


【一句话书评】

    ☆用一万小时培养天才·用心理学反成功学·用大数据预测未来·用实验刺探真相……
    ☆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
    ☆大量你经常接触的知识,挑战你万万没想到的认知神经。
    ☆全书二反一立: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


【获奖情况】

–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国家图书馆主办,10本获奖图书之一
– 2014“中国好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主办,30本获奖图书之一
– 2014“大众喜爱的50本书”,新闻出版局主办
– 豆瓣读书2014年度最受关注图书-非虚构类;
– 豆瓣2014年度盘点好书;
– 电子社2014年度好书;
– 百道网好书;
– 虎嗅网读点推荐
– 《环球人物》《南都周刊》等诸多大媒体推荐图书;

——连续重印九次,一个多月销量破万册且势头迅猛——



如果你对这本书是怎么策划出来的感兴趣,继续阅读:

【策划经过】不疯魔,不成书
中国好书榜上的编辑故事六十二:不疯魔不成书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88129/

《万万没想到 :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本书是对“学而时嘻之”博文的精选。
当文人情怀泛滥之后,有些事是需要用理性去认知的,尽管科学研究并不总是真理,却可以很好地完善人们的认知体系。这本书是来抛砖引玉的,无关文理之争。

从事出版不久,但从入行开始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寻寻觅觅,亢奋地自学着与出版相关的知识,并乐此不疲。对于传统出版,我本身是持悲观态度的,这个行业太沉闷了,让人喘不过气来,让我亢奋的是寻找优质的知识便是我的工作,这符合我的出发点,而我也总想着,在这变革的时代,也许我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一枚发动机。

进入出版业是从印务开始的,从严格的成本核算开始的,特别感谢当初魔鬼般的上级,敢把单位所有图书的用纸量、印刷、财报(成本核算)等前期预判和后期都交给我——出数据及跑腿——那时候我连什么是印张都不懂。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懂了一张excel成本控制表,负责把创意变成实体。每天七点到单位,睁开眼睛时已经是下班点了,完全的超饱和的学习状态。单位人手不足,永远都是干不完的“机会”,没多久我就主动开始接手编辑的工作,最后开始策划的工作,期间还学了一点排版和封面设计的软件常识,这就算入行了。这是我的第一个“万万没想到”,自诩理性却选择在一个夕阳产业挥洒汗水,却居然也干得那么热闹。

到电子工业出版社(美迪出版分社)后,是从做快销书到做精品书的一个转变,期间影响最大的是我的上级张毅:对选材的苛刻、对文案的刻磨、对排版的细节管控、对书名的摸索都有严格要求的人。我在《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一书的豆瓣上曾提过,他是敢让封面在通知下厂印后又推翻打回来重新设计的人。出版从业者都在惯性地快速“造书”,劣币逐渐驱逐良币,认真做书的人很多,但大都淹没在造书运动中,这是我不曾想过的:传达个人的价值取向。就像乔布斯说的那样,产品是你向外界传达观点的一种媒介。如此看来,出版又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现实更酷,怎么办?你无法总那么优雅,但绝不能那么拙劣。在浮躁的竞争中,竟然有人敢顶着每年的码洋压力,做成效慢的精品,这是我的第二个“万万没想到”。

电子工业出版社对科技类博客一直都很感兴趣,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从事物理研究的极客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是作者博客的标签。作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已经有几本同类型的成功图书出版了,但万老师这种量级的大家,并不是我这种小编辑能够撬动的,起初我也只是他的粉丝之一,默默地拜读他的每一篇文章,但实在是文章写得太好,不禁让人想把文章集结打印收藏,我这样干了(后来才知道有很多人这样做)。拖延,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前前后后近半年的准备和网站各种资料收集完之后,我才给作者发了一封邮件。邮件说明了我想约稿出版的来意,并把相关的计划、流程、准备做了说明,附件有我集结的可用文章(旁注可用度建议及说明)word文件。作者回复了我,并表示愿意把书给我们出版。在作者的回复中我才知道,这个积累多年的高质量博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其他出版社在和作者协商出版事宜,我们社里也有同事找作者约稿,唯独我交了一个做了大量工作的邮件给作者,作者认同了我的认真。这真是我“万万没想到”的,石沉大海的这类约稿邮件已是数不胜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真对待你的认真。事实上,作为出版者,这种办法是不太称职的,因为无数次的抢夺告诉我,僧多粥少,优质的资源稍一旦错过,马上就会被抢走。无奈,我这座庙太小,资源的调动能力有限,只能慢慢来。也因为这时候我已经来到社里半年多了,但我只策划了两本书,业绩指标压力不允许这么低效率的产出,我就快沦为做稿编辑了,但以前能做的常规选题统统被毙,现在的产出远比之前单位来得低,但实际的压力和付出是递增的。

第四个“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是这本书的书名。这本书的最终名的确定也是一场鏖战,吃饭、坐车、走路……一有想到的创意就和作者沟通。但从出版后的读者反馈得知,这个书名让很多人误以为是王大锤的那本畅销书,或者觉得我们在跟风,或者有些读者搜索这本书的时候直接被王大锤铺天盖地的信息折叠,也有粉丝觉得搭大锤的风实在是太掉这本书的档次了。实在冤枉,因为这个书名是在大锤那本书出版前两个月确定的,书名想体现“思维”这个关键点,最后结合作者的姓氏“万”,才得出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谁曾想过,这两本书在很多时候同时出现在京东、豆瓣等网站首页。

在营销的后期,平日里积累的媒体和网站给予了这本书很大的支持,社里也把这本书作为重点图书来推荐,同事们给了大量的资源支持,也有很多媒体主动联系到我表示愿意帮忙宣传,作者的名人效应也在这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一系列的重视是小编辑“万万没想到”的,谢过。

图书艰辛的制作过程这里就不再多说,每本书都充斥着无数个想不到的困难,不疯魔,不成书。做完每本书都会觉得精疲力竭,但能做到出版一个月后就紧急加印的战果,已是一种认可,以后还会有N+1个万万没想到,你能想到吗?我会做到。

以上。
图书出版后,本文章已发表,半年多过去了,期间有很多新的想法,也有很多锻炼,欢迎大家积极交流。优质稿件也欢迎来谈,拒绝打扰。
邮箱:linfeixiang001@163.com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BY 电子工业出版社

林飞翔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你能够对这本书进行批评了!”的回应

削笔头 2015-05-14 09:25:49

ps:第三次重印后,文字上的错误有很多修订,也欢迎大家反馈错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