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一群疯子_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 科学家,一群疯子
Bob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1-27 21:11:41

科学家,一群疯子

当你发现生活里习以为常的事情或论断,背后却发生了绝对超出你日常认知的故事时,大吃一惊是自然而然的反应。用我浅鄙的语言来说,这世界有一群怪人,他们把自己折腾到极其不舒服的地步,目的只为让别人过的更舒服,更正常。

这群怪人,就是科学家!

“科学家个个是侦探,寻找线索解决谜团,盘查可疑的情报,探索未知的一切。这未知往往不为人所见,却有着无形的力量一直深深吸引着人类。”

科学家,是一群疯子。只消阅读这本叫做《冒烟的耳朵与尖叫的牙齿:自体实验者奇闻录》便知我的所言不假。诚如作者在序中所言,“无论从哪方面讲,科学家都是好奇心十足……要问他们为何干出那些事来,那实在是一部混合着无私、自大、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不过,科学家们为什么喜欢拿自己“开玩笑”,非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呢?以我臆测,科学家有着极强的实验心态,有时几近抓狂。可是,疯狂的想法若想实现,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自己先上。作者也分析到,“比起科学外行,自体实验者具备更周全的保护,因为他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更详细的了解。生路学家和医生有能力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症状,识别实验过程中的警示信号。同事,自体实验者还有更强烈的减轻实验压力的动机。”

全书讲述了四十余位拿自己身体“玩命”的科学家,既有我们所熟知的居里夫人、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也有你所不知道的牛人,比如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发明者奥古斯特·比尔、主动染上性病并开展研究的苏格兰外科医生约翰·亨特等。书中所叙,故事性极强,历史准确度也很高。这意味着,此书绝非乏味的历史杂烩铺,而是作者有意识的再加工处理后的精美大餐。

在我看来,若硬要给全书做出某种划分,那威廉·亨特开启的解剖学研究到居里夫人的放射性元素镭是一个部分,此后的坏血病至超音速飞行、潜水试验则属第二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着明确的主线与前后呼应。第一部分由人体结构的认识入手,谈及病毒、手术止痛、外科医术、药物试验、寄生虫、流行病与放射。第二部分则从坏血病讲到了血液、遗传病、心脏、拆弹、潜水与海洋研究等。PS,本书作者正是一名海洋生物学家。

若做一个有心的读者,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历史浓度过高,在极短的篇幅内,既要讲故事,又不失风趣幽默,实在够难为作者的。若是有心人,仔细搜索书中每一位科学奇人的名字,都有不止一本的科学历史著作在讲述他们。换句话说,这本书又颇像一本目录书,每一条目录背后都是一个科学故事。总之,这本书揭识了科学家的另一面,那就是“在这个自私的世界,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理当歌颂他们。”

说句题外话。我搜索过该书的英文原本,发现其在英国或美国出版的版本,其封面正如此书标题一样出彩。反观本书中文版的封面,中规中矩的样式与设计,不知是一种尊崇科学不敢戏作的心态,还是追求稳妥恰当的风格呢?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由国内近年来极具才华的科学译者所完成,其中的打油诗,读来颇为俏皮。比如,在提到伦琴发现的X射线时,有一家企业推出了一款“防X射线内裤”。译者将其广告语译作:

伦琴光线,

神奇出现,

目眩神驰,

惊呼连连,

现今眼下,

街议巷言:

管你穿的是长袍短裤还是丝绸毛线,

难遮难挡的伦琴射线让你原形必现。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科学家,一群疯子”的回应

从此心安 2016-02-24 14:09:54

还有那个“今日我与你共享河豚,明日我扶你灵柩出门”、“食河豚肉者蠢,不食河豚肉者亦春”也是笑尿哈哈哈!

深深 2012-01-18 14:15:55

防X射线内裤,太,太有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