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三观如何被毁及重建?_给世界的答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给世界的答案 > 科学的三观如何被毁及重建?
罗成 给世界的答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03 20:08:55

科学的三观如何被毁及重建?



自从人类进入科学时代以来,科学通过认识和改变世界,体现了自己的力量,如今科学几乎等同于真理,是人们世界观主要的构成部分,也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信仰,亦或者是迷信。
 
科学一直试图解释我们这个世界因何存在?我们处在宇宙什么位置?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也就是说科学最早的目的是给世界答案。

所以科学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观,世界观又是由一系列自恰观念的组成的体系,犹如无数观念碎片组成的拼图。
 
但是,回顾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可谓错误百出,人们的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三观不断被毁又不断重建,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我们所处的属于第四阶段。
 
第一节阶段:亚里士多德——哲学世界观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最早关于世界的解释是哲学家负责,方法是根据日常经验与想象,对于世界的本质给出答案,比如世界的组成基本要素,地球中心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构建的一整套世界观。

最早的哲学家非常缺乏实证精神,就连现象也常常被忽略,哲学家们的理念常常来自于思辨臆想,经典例子就是亚里士多德说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但是他就是不去找自己的老婆数一数验证一下。

所以,诺奖得住温伯格说,哲学家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是诗人式的,就是出于美学效果而选择语言,而不是为了说明心中的真理。
 

第二阶段:基督耶稣——宗教神学世界观

随着古罗马的衰亡,哲学世界观被毁,基督教的兴起,科学欧洲赶到了伊斯兰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信神,听取神的启示,于是神创论开始成为主流世界观,世界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我们处在世界的中心位置,世界的运转都是因神的旨意。
 


第三阶段:牛顿——经典力学世界观

启蒙时代的到来,科学出现了大爆发,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世界观开始成为主流,科学的方法,最早是通过想象观察,然后归纳假设,再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发展对原有世界观颠覆最大的可能是天文学和生物进化论,天文学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并非宇宙的中心,其实,我们人类也并非上帝创造的至高无上的万物灵长。

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世界观看来,世界如同一台遵守绝对规律的精确机器,也就是机械宇宙。

牛顿经典力学世界观影响深远,就连我们今天已经身处第四阶段绝大多数人抱持依然是这种世界观,也就是说我们处在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交替的位置,毁三观又即将来临。
 
第四阶段:量子世界——不确定性的世界观

在牛顿的机械宇宙里,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经典力学世界造成了冲击,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相对的,在卫星上的人时间要比地上的慢,极端的说就是“天上方数日,地上已千年”,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空间会变形,物体会发生收缩,相对于还有一点重要的发现就是对于引力的重新认识,引力是质量对于失控造成的弯曲程度。


相对论,让我们对于宏观宇宙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我们所处的四维世界(长宽高加时间)也已经提升到了十一维,对于高维度世界我们是难以认知的,引力可以跨越维度,所以电影《星际穿越》里,主角父亲通过引力与女人进行跨维度沟通。
 
对于牛顿的经典力学冲击更严重的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像性,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既可以是波又可以是粒子,观测时是粒子,不观测时是波,不精确的比如,就是我们看它时,它是实体存在,我们不看它时,它就不是实体存在,我们进入了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
 
相对论适用于宏观世界,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世界,但是两者难以统一,直到弦论出现,讲二者统一,世界的形成,如同琴弦发出旋律组成不同曲子一样,弦通过震动产生了万物。
 
不管是相对论的宏观世界还是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都离我们所处的世界太远,加上两种理论都非常难懂,表述的规律又与日常经验相差太大,所以量子世界观一直没有普及,何况本身作为世界观而未形成观念的体系。
 
结语:互联网世界观的普及

量子力学不确定的世界观正在切入到我们的生活,不通过教育,而是通过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互联网的的不确定性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有着高度的相似,所以,人们要接受量子世界观,随着互联网普及,尤其是虚拟世界的扩张,不确定性的世界观将逐渐普及,如今在管理、互联网商业引用,我们能看到这种世界观。
 


不确定性世界观是低层规律,但是作为具体的认知论,还是复杂系统理论更为实用,里面包含了混沌理论、进化论、热力学、网络科学等诸多前沿科学理论。
 
新的世界观正在重建,原有的三观即将被毁,有人开始准备,有人积极探索,有人在无知的等待,等待也容易变成淘汰。
 
那么,你在干什么?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