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面前,人类的自大是多么愚蠢而可笑_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 在地球面前,人类的自大是多么愚蠢而可笑
青青雨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5-07 13:05:51

在地球面前,人类的自大是多么愚蠢而可笑

下含剧透,不过科普书的剧透好像不那么重要咯!
本文小宇原创,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小宇行纪” 微信公众号哟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是由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经典之作。既可以当做是21世纪的进化论科普之作,又可以当做一本学术专论。
如果说小学时候读的盖莫夫那本《物理世界奇遇记》,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经典的物理科普读物。那么今年读的这本《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就是不遑多让的进化论科普读物。
是不是有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很惊讶小宇为什么要看这么一本书?感觉好像是读读传记、看看史书什么的更为流行。那其实是因为小宇这些读的太多,已经读腻了~~哈哈,开个玩笑啦!
其实,读书本就无用,总是有人读个名著就能感慨出千言万语,很不能替作者来解读一字一词下的引申意义。可惜,读了这么多书、懂了这么多大道理,我们依然过不好一生╮(╯▽╰)╭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哲学,无论是哲学板块下的马列主义,还是神学论、佛学论等等。不知道你还记得:最近一次思想解放,是由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起的。
我打个比方,原本的人们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是人人生来如此。比如中国神话女娲造人、西方基督上帝造人、甚至佛教说的六道轮回。本质都是一个:我们命运都已然注定,一切都是才那么徒劳。
可是突然有人告诉了你们这世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从单细胞演化过来的”等等,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可以有成果,一切宗教收到了冲击,甚而当进化论在清末传入中国的时候被一禁再禁。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小宇是个文科生,在彼时做研究的时候曾拜读文科类学术大著,发现大家所用的研究手法往往涉及理科的思维逻辑甚至实验分析。
我们布大的教授曾说过哲学学不懂、文科学不好的人很难在理科博士后的学术上有所建树;反正,对理科一知半解的人也很难在人文学科中取得成果。有时候,我想国外文科比国内发达许多倍,是不是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原因呢?
这是一部绝佳的科普书,不难懂,也能充分的拓展思维,但是翻译的有些晦涩。国内的优秀科普读物,真的非常少!

第一章 “只是一个理论?”
这一章实际只是一个导读,告诉了我们在这么多年的科学发展中,进化论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而成为了科学事实——“我们和豪猪、石榴拥有共同祖先”,这是事实!
第二章 “狗、牛和白菜”
亲,你认为为什么要把这三者并列在一起做标题呢?有什么共同点呢?
狗、奶牛、大白菜,这三者原本在自然界是没有的,是人类通过层层选育,为了需要或怎样而促使它们进化得来的。这种育种师被作者比作了雕刻家,不同的是他们雕刻了一个物种的基因库。“所有品种的狗,都是经过改变的狼”,甚至产生了“类似种族隔离的规则”。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人工选择”来理解进化的远离。
“如果在短短的几百年或几千年内,人工育种能够把一种狼改造成一种狮子犬,或把野白菜变成菜花,那么在超过千百万年的时间里,”自然选择又会发生什么超出想象的事情?
第三章 “报春花的宏进化之路”
“为什么植物不选择像动物那样——可以四处走动,去寻找同种的其他植株,然后授粉?”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循环论证,或者是植物太懒了,反正它有足够的魅力教唆一只动物为它授粉。
也许是昆虫培育了鲜花,使其更加漂亮而频频光顾;也许是花培育了昆虫,使其有了授粉的能力。
那么回到上一章提到的,人类自以为驯化除了狗,或者更多的是狼通过自然选择适应了人类。——这个理论无数次让我想到了《小王子》中的那段对话。
“我们有几个可用的千年,来解释整个生命史?
如果我们仅仅设想把野狗和哈巴狗区分开的差异程度——整个进化只用了几百年,那么把我们从进化的开端分开,或者说,从哺乳动物的开端区分开(或从鱼上岸登陆的时间开始),需要多长时间?”
第四章 “安静与缓慢的时间”
作者提到的这个理论,我认为很有趣:
科学家就像一个侦探,在凶案发生后,苦苦寻找线索,推理案件过程,还原案件事实。
这么想来,科学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了——这不就是科普的本质么?
本章详细介绍了作为侦探的科学家要怎样判断案发时间,从年轮到同位素再到碳,当然前提是可适用的元素变化周期几十亿年中是一直的 ,那么我们的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
第五章 “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作者用了一个数据图来说明,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乌干达大象象牙是直线下降的。在对于象牙盗猎愈演愈烈的环境下,有小象牙甚至无象牙的大象无疑更有生存优势,因此大象很可能正呈现这一演化趋势。
进化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是进化中的一环。比如常常提及的细菌抗药性就是进化的过程。不同物种进化的速度大相径庭,病毒和细菌甚至快到了以月为周期,而缓慢的则可以称之为“活化石”,就像小宇有一期介绍熊猫中提到的。

第六章 “缺失的环节”

神创论者驳斥进化论最主要的论调就是:“寒武纪展现了大量的主要动物们,第一次出现化学时,就已经是进化的高级阶段了,好像他们就是被安置在哪里,没有任何进化的历史。”——这是这一章存在的意义,用来反驳这一论调!而我却被下面的话更为打动:
“人不是起源于猴子。我们只是和猴子有着共同的祖先。而这个共祖恰好看起来更像猴子,而不像人。”
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的划分本身就是和进化思想对立的。
“现代动物中,没有哪一种比其他任何一种更原始。”“马脚要比人脚更简单,但是人脚却更原始(我们和马的共同祖先有五个脚趾)”
人类不是进化的目标,更不是进化的“终极”。
——为什么突然想到了丧尸?而人类进化的方向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人类的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却着实让人汗颜。这么想来中国古代传说中人乃万物之长,精怪都以牺牲人形为目标,如何不是一种无知的狂妄?
本章中对于鲸鱼和鬼的进化历程的叙事也很有趣。从海洋中走出来的龟,由于种种原因又从陆地返回了海洋,就像海豚、海豹一样,形成了海龟;而现在又再一次返回了陆地,逐渐形成了陆龟。生命在这种循环往复的重绘中进化。

第七章 “缺失的人们?”
看标题,就知道,这一章讲述的是人类。
这一章很长、很复杂,也能彰显出作者作为一名科学家也是极端的反对神学论的人。
目前,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化石链来证明人类演变的过程,但是无数化石证明了演变的事实。
同时,“每一个物种在其自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都远远超过典型的成体随地质年代在一代又一代所发生的变化。”而我们所掌握的人类远古化石,还无法认定它是否处于成体状态。

第八章 “你自己在9个月内就做到了”


标题来源上图中的对话,照的可能不是很清晰,但是还是希望能够阅读一下哟。
“不论是胚胎发育本身,还是通过使基因库里的控制基因脱颖而出的进化过程,都没什么神秘可言。”
不需要理解整个生物途经,只要知道“影响网络”就好:“基因影响蛋白、基因影响基因、蛋白影响基因的表达、蛋白影响蛋白,膜结构,化学梯度,在胚胎起作用的物理性和化学性路径,激素和其他远程媒介的作用方式,已标记的细胞寻找其他拥有相同或互补标记的细胞。”
最终,多种多样的生物体“是如此美妙地构成一体,”“用来编写它们发育的程序的基因,并不具有蓝图、设计或整体规划的功能。”
第九章 “大陆方舟”
“如果没有岛屿,地球上的生物将会极度无聊。”
请注意,在达尔文的时代,还为出现完整的“大陆漂移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世界地图是非常恒定的。而根据达尔文的理论:“现代动物往往生活在有与之相似的化石的同一大陆。”
基于此,大陆漂移说应运而生,最终形成了现在公认的“板块构造理论”。
“如今,进化的生物地理学证据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从来没有见过神创者的书、文章或演讲试图反驳他。神创论者只是假装这些证据不存在。”
第十章 “亲缘关系树”

“哺乳动物的骨架是一件多么伟大的杰作!我这里并不是说它本身很美、我的意思是,我们居然可以讨论哺乳动物的骨架这一事实令人惊讶!”
整个哺乳动物纲呈现出彼此明显的差异,可是他们的骨架又如此明显的相似。“请看上图蝙蝠的骨架,它的每一根骨骼都明确对应了人体中的某一骨骼,这难道不令人着迷么?”
“恒古以来,发生了近乎无限的改变,但每个改变后的形式,都保留着原有的、准确无误的痕迹。”比如“为什么任何一只哺乳动物都完全没有羽毛?”——因为“所有鸟类,从它的有羽的共组那里”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没有哺乳动物的后裔,就这么简单。”

第十一章 “历史,写满我们的周围”

生物周身每一根汗毛都写满了它进化发展的历史。美国生物学家科林·皮登卓伊形容生物整个演变的过程不过是“当命运敲门之际,从可利用的物件中,出产了临时拼凑起来的混杂物,并且被自然选择以后见之明而不是先见之明所接纳。”
微小逐步改善的成本要小于“巨变”造出更优结果的成本。生物进化过程无法选择“重新绘图板”,所以很多缺陷都是不可避免的妥协的产。但作者以螺旋桨发动机改造到喷气式发动机来提出不同的类比:一项重要的创新很可能不是从具有相同功能的旧机器中发展而来,而是很可能从截然不同、完全行使不同功能的器官发展而来。这也有很多生物进化的例子,比如鱼类祖先进化时没有将鳃变为肺,而是改装了肠道的小袋子。——这大概就是所谓“颠覆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十二章 “军备竞赛和‘进化的神义论’”

大自然并不仁慈。“猎手和猎物,都被困在了一场军备竞赛中;每一方都在不明智地压迫另一方改变其最优配置,以经济和生命和谐为代价,越来越远的推向同一方向。”在“跑的太快的风险”和“跑得太慢的风险只见取得平衡”,双方都在“用同一种方式惩罚对方”。

第十三章 “生命 以此观之,何其壮哉”

“于是,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荒与死亡之中,我们所能设想的最高贵的事物,也就是高等动物的产生,直接伴随而来了。生命以此观之,何其壮哉,最初生命的几丝力量被吹入了几种(或一种)生命形态之中,同时这颗行星依照固定的万有引力定律运转不停,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开端,演化出了无穷无尽的、最美丽和最奇异的生命形式,并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
——这是达尔文在《物种源始》的最后段落中的描述。
很难不让人对这段话心生神往之情。以至于在世纪后的今天,再次读到这句话仍然心潮澎湃。彼时奠基一个学说即使的科学家、博物学家,他所有的底蕴,真乃让后辈高山仰止。貌似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了。
“我们被无穷无尽的、最美丽、最奇异的生命形式所包围,这毫不意外——这是通过非随机自然选择的进化的直接结果——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