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奈良美智_小星星通信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通信 > 小星星通信 > 如何成为奈良美智
桃花石上书生 小星星通信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2-29 10:02:03

如何成为奈良美智

如何成为奈良美智

文/桃花石上书生

奈良美智老老实实地说:“我的专长是在绘画方面,文章并不是写得很好。”但《小星星通讯》仍然是一部非常好看的自传。因为一,有很多可爱的插图(奈良美智亲手画的和拍摄的!);第二,奈良美智的人生非常精彩;第三,他虽然不是个“文学家”,但却很有讲故事的天赋。

1978年,19岁的奈良美智考上东京都内一所美术大学的雕刻系,但经过认真考虑,却没有去念,因为他最想做的是画画而不是雕刻。于是他来到东京复读,一年后考上武藏野美术大学。第一学年快结束时,他决定去欧洲旅行,就把第二年的学费拿来当了旅费,去欧洲游历了三个月。回国之后,他只能转学到学费较便宜的公立大学,于是又考了第三次高考,成为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的新生。但他觉得旅行让他学到的事物,是学校里绝对学不到的:“事实上我在心里描绘着比学校的绘画研习更为重要的事。”

1983年,24岁的奈良再次穷游欧洲。1985年奈良进入研究所就读,同时开始在美术补习学校教课。他以自己的现代美术经验启发学生,还把学生从教室拖出去听摇滚乐和看电影。离开名古屋去德国留学的时候,学生们在月台上追着列车跑。他和这些学生始终保持亲密的联系。

奈良美智个性开朗迷人,一直很能交朋友。他曾经在欧洲偏僻地区旅游,围上来一群小孩:“看,李小龙!”于是他高高兴兴地替他们都签了名:“李小龙。”大学时代他在欧洲旅行,常去学校食堂吃午饭,和人闲聊。他得意洋洋地回忆道:“虽然我的英文程度还是和中学生差不多,但是遇到兴趣相投的人依然会立刻成为好朋友,而且不论我怎么拒绝,他们都坚持要请我吃午餐。”

1987年他第三次去欧洲,看了最前沿的美术展,也看望了在杜塞尔夫坚持创作的大学同学小林。“对!我现在并不想成为艺术家。我想当个还在寻找自己出路的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生!”1988年5月,29岁的奈良赴德国留学。

奈良美智考进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时候,德语还很不好。第一年几乎是无法开口,第二年虽然日常会话没问题了,还是不足以讨论艺术理论。“每每遇到讨论,虽然我有想参与的心情但却无法表达,只能一个人躲在角落,就像一只被遗弃的猫,静静地不出声。这种为难的状况,让我更专心于自己的创作,因为我相信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手段。”每当读到这一段我都很感动。因为语言障碍而难以融入到当地学生中去,这种情况几乎所有留学生开头都遇到过吧!将壁垒转化为坚持自我的动力,是很了不起的。

“来到生活充满了不安的异国,很明显让我的画起了变化。在日本,我也画‘小孩’、‘动物’等主题,以前我会在背景上画上风景等,想说明或传达某些讯息给看画的人。但来到德国之后,我已经不再管‘是被谁观看’一事,我无法再画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说,画里的背景全被我涂为平面,只有‘小孩’或‘动物’被突显出来。那些‘小孩’或‘动物’变成自己的自画像,不再去处理有说明意涵的背景,或许是因为从已住习惯的日本离开,那个地方给自己的束缚被解放开来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说我的画不但不是针对他人,反而是面向自己内心所画的画。不是我希望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是自己反问自己内心所画的画。”——从杜塞尔夫时代起,奈良美智的风格渐渐走向成熟。他的表现非常突出,第一年就有阿姆斯特丹的画廊邀请主办展览,第二年更是收到了著名的科隆画廊的邀请。

1994年他从杜塞尔夫艺术学院毕业,搬到科隆。他在科隆的工作室,是和一位患有自闭症和癫痫的美国艺术家唐•亚瑟共有的,他称之为唐老师。唐老师才华横溢,对他帮助很大,但却“无法适应普通生活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从不整理房间,而且总是在他们俩共用的厨房流理台清洗下半身,使得他不得不无数次面对其裸体(泪流满面)……

从科隆画廊开始,奈良美智渐渐成为一个世界级艺术家。他的作品在日本、德国、美国和英国都有发表。1995年春天,他在东京举办个展“很深很深的水坑”。2000年,奈良回国定居,并举办了名为“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的展览。参观人数超过9万,创下现代画展的记录。但是他也招到很多恶评:说他幼稚、只会吸引女人和小孩的注意力,等等。“只要想起那时候,就让我一肚子气!”奈良直率地说。不过他也心平气和地总结道:“无论如何,有不曾谋面、不曾交谈过的人,愿意为我的作品提出评论,确实是件好事。虽然我从未想过我所有的作品都能被别人接受,但是我还是要感激那些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的人。不过基本上,我是为自己而创作。”

当时,奈良美智的家乡弘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为了举办他的展览,家乡人民组织起来,三千个义工,将一个大正时代的砖造仓库改造成会场。18万人口的弘前市,竟有5万人去看展。

接着奈良美智前往阿富汗采风。和那些战地记者的视角不一样,他被这个贫穷但友好的国家迷住了。穷?他想起自己在六十年代日本乡下度过的童年,一样不富裕,但人和人之间却非常友善。回来后他出版了摄影集,反响很大,连阿富汗总统也公开赞扬。

此后奈良一直以一个国际艺术家的身份,在纽约举办展览,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教书,在美国举办巡回展……在美国办展的时候,他经历了作为艺术家的一个瓶颈期:“其中的9幅水彩画,更是我突破了画不出来的困境、想办法积极往前看,才完成的作品……总而言之,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中途就停摆的话,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了。”

在这本自传里,奈良美智的笔调幽默开朗,没有过分渲染自己人生的坎坷,尽管他的经历,也实在称不上一帆风顺。他很积极地说:“不管是悲伤的事,或是快乐的事,全部是真实、平等地灌溉着我!”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他总结道: “现在我也正在一边放着巨大声响的摇滚乐,一边创作。那是我曾经对补习学校的学生们说的,我自己想要实践的事情,就像那次去德国旅行一样。虽然不知道从现在开始还可以活多少年,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烦恼,但是我有无论如何都想要超越的念头。”

奈良美智只有一个,我们任何别人都不可能成为奈良美智。可是通过奈良美智如何成为奈良美智,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奈良美智风格极简,乍看之下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画得出来,但是——慢着——为什么不是你或者我创造了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呢?实际上奈良美智笔下简单的线条并不是轻易获得,而是通过多年删繁就简最终形成的。他在高中时代就能够画出非常精美的浮世绘,有扎实的功底,但是繁华富丽并没有成为他的风格。他始终在问自己“生活在现代,要表现什么,要如何表现?”他走了这么多路,一直在摸索,在成长,在画画,或许他的作品就是他找到的答案。

奈良美智从来不曾是标准意义上的好学生。大学时代他很少上课,一边打工,一边画自己的涂鸦。他觉得上课内容都是老八股,和他并没有任何关系。而后来他在UCLA任教,听到校长也说了类似的话:“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不代表一定能成为画家。”

奈良美智考上过三个大学,两个研究所,从日本名古屋到德国杜塞尔夫再到科隆,这么多年来,当同龄的日本人按部就班地上班、晋升、结婚、买房的时候,他浪迹天涯,租住着几平米的小房间,去公共游泳池洗澡,却不以为苦,因为在画画中已经获得极大满足。“不论在哪里,只要有一个人作画的空间,我就能够画画,尤其在大家下班离开后的画廊,一边不断放着摇滚乐,一边作画,真的很愉快。”他有一颗自由的灵魂。

奈良美智最终功成名就,但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世俗概念上的:他给我们最重要的一课,是如何听从自己的内心,摈弃一切非必需的,而仅仅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从而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很喜欢《小星星通信》,不仅仅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他笔下那个冷眼睥睨的小孩,也因为,奈良美智如何成为奈良美智,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看的故事。

展开全文
有用 170 无用 2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如何成为奈良美智”的回应

宛儿 2013-01-04 11:24:57

喜欢这本书~~:-)

sヤhinē灬 2012-04-19 10:38:39

能够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不为现实束缚真的很勇敢
许多画师都有着这样美丽的灵魂,许久未触碰,重又遇见,真是很感动...
日本的文字、漫画总是笔触细腻,情感丰富,触动内心,和吴冠中这样沧桑而智慧的老画家大概是不能类比的吧

星若惊鸿是我名 2012-04-16 14:14:21

有点兴趣了

[已注销] 2012-04-15 09:13:10

很爱她的《用小刀划开》

S • hate 2012-04-14 21:51:04

39啊...

S • hate 2012-04-14 21:50:41

噢耶\(^o^)/买到了

棉麻主义 2012-03-26 22:15:50

反正这本书我看完触动还挺大的;绝对解放你的思想,以及自由就是去实践。

棉麻主义 2012-03-26 22:10:45

我是绘本迷:一般先看作品,喜欢了,对作者有意思了,才查查有没有出自传;

比如畿米,这些年慢慢收集了全套绘本,这个月才买了他的自传(还没看,据说有很多创作历程。)

还有就是奈良美智,几年前就开始喜欢他笔下的大头娃娃了,只可惜国内买不着他的书,我上网一通搜,居然能找到了一张DVD(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记录 ),看完很过瘾。
今年国内出了3本书,我全收啦。

喜欢一个人没有太多的理由,就是看着顺眼,想更多地了解他,去体会他的创作思路。因为我也喜欢涂鸦,也喜欢摇滚乐,但是我和奈良美智听的风格有点不一样,他喜欢躁动的,我喜欢英伦和爵士的。

阿拉蕾 2012-03-01 13:41:15

不再管被谁看的事,这是艺术变纯粹的开始~

桃花石上书生 2012-03-01 08:52:03

“过去人们……今天人们……”这句话完全没根据啊。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目标以及系统工程,是由很多“想做什么样的事”组成的。

吴座铭 2012-02-29 18:30:47

今天在电影《铁娘子》里刚看了一段话,过去人们总是想做成某件事,可今天人们却总是想成为某个人。呵呵,恰巧就看到了你的文章

阿笨 2012-02-29 16:00:49

嗯。这个倒是事实。写和村上隆同在美国讲课那段也比较搞笑。

桃花石上书生 2012-02-29 14:47:06

嘿,字虽然不多,但是有画呀!这本书更适合有绘本和漫画阅读习惯的读者。再说字虽然不多,可都说得挺往人心里去的

阿笨 2012-02-29 13:03:34

噢……好吧。因为毕竟是自传呀,才这么点字。
不争了,每个人都有喜欢与选择的自由。
我仅是直抒胸臆而已。
大家喜欢就多翻翻吧。

鹭大A 2012-02-29 12:55:38

嘻嘻嘻嘻嘻~记得以前le frisson说过一段话印象很深:
“……作家訪談是特別浪費時間的東西。要研究專門寫虛構的作家,只需知道他什麼時候上了什麼學,經歷了什麼事情,見了什麼人即可,特別不必問他到底如何想。否則給了作家更多的機會混淆視聽。……”

所以,我觉得听奈良美智说说自己实在的「旅游经历」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倒是看到一个创作者讲「创作心得」之类的东东大家才要多留个神儿别太认真~:P

(哎哎哎~都是艺术人生和中学语文之类的东东遗毒太深……):P

黎戈 2012-02-29 12:48:51

“奈良美智个性开朗迷人,一直很能交朋友。他曾经在欧洲偏僻地区旅游,围上来一群小孩:“看,李小龙!”于是他高高兴兴地替他们都签了名:“李小龙。”——这么阳光搞怪,玩心又重,射手男吧?再一查,还真是!

小克 2012-02-29 11:50:07

大的奈良美智横滨画册,国内不是出过一本么,我买完还没拿回家就转手送朋友了,实在是太大了!我那个不到四十平的蜗居,书架已经太满了,实在放不下啊!!

阿笨 2012-02-29 11:49:01

嗯。所谓各花入各人眼,我也写了个简短评论。
建议读者先借阅,再决定买不买。

桃花石上书生 2012-02-29 11:47:06

很大一部分是奈良美智对居住环境的随手涂鸦
-----
我挺喜欢的……

我还有个朋友买了台版的大的奈良美智画册,好几百呢……

不过如果你没有阅读绘本习惯,可能是不太喜欢。字少-)

阿笨 2012-02-29 11:39:54

我看给个2星就可以了。书中的手稿和作品都很少,很大一部分是奈良美智对居住环境的随手涂鸦,还有他去阿富汗的旅行照片、旅行日记。

如果有粉丝觉得偶像放屁、打嗝的样子都别有一番风韵,那就去买吧。

我不是来拆台,鉴于豆瓣是自由讨论阅读心得的地方,才斗胆发表上述言论。

阿笨 2012-02-29 11:37:46

书托…………
我就是看了你给的5星,又怂恿同事,一起购得此书。
我们的阅读感受就是:奈良美智的旅游日记。
不如吴冠中之类的老先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别删我的回应啊,书生。我实话实说。

桃花石上书生 2012-02-29 11:19:43

我也是给一个刊物写的,编辑说介绍他人生经历太多,要大改。自己喜欢这一稿,因为……奈良美智的人生真是超有趣啊!就先发豆瓣了。5555要是我的编辑也接受这一稿就好咯。。。

小克 2012-02-29 11:15:00

哦,我前个星期买了本LENS,里面刚好有很长的篇幅介绍奈良美智,内容和这个很象,也是说他的个人经历的。我当天翻完就落在朋友家了。。。所以以为是同一篇呢:P

桃花石上书生 2012-02-29 11:13:00

?木有啊?

小克 2012-02-29 11:02:58

这是发在二月的Lens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