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的现代转型_与动物对话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与动物对话 > 自然文学的现代转型
梦亦非 与动物对话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5-25 09:05:47

自然文学的现代转型

        
        
        克雷格·查尔兹著的《与动物对话》一书让人想起《西顿动物故事集》或《醒来的森林》,但西顿的故事中自己的感受较少,醒来的森林则非常平和,缺少一种激动感。相比之下读《与动物对话》更为过瘾。
        这些年我一直在如饥似渴地收集、阅读自然文学(以美国为主),都是非虚构类作品。自然文学都有着很优美深刻的文笔,包括这部《与动物对话》,应该说这本《与动物对话》是其中文笔最好的之一。
        自然文学的行文一般比较平缓从容,有如在大自然中漫步,或者那荒野上的风细细地吹过,《瓦尔登湖》朴实平缓,《沙鉴年记》优雅深刻,《醒来的森林》平淡清丽……除了《少雨的土地》较为现代气息之外,许多自然文学的文学风格几乎都停留在古典时代,这也难怪,因为那种古典农业时代简单的白描才是对应自然文学最好的手法。但在《与动物对话》(这书名译得非常不好,误导了读者,以为是一本浅薄的宠物书)一书中,自然文学的风格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关注的对象从动物收回到主体身上。自然文学讲究“以物观物”或“以物观我”,主体在过程中并不非常重要,重要的是所描写的大自然、所叙述的事件,主体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参照、一个记录者、一个经历者,绝不是重点。但《与动物对话》一书中,主体成为重心,主体关注于动物,但更关注于“我”在与动物相遇的前前后后,我的经历、所思、所感,人与动物是平等的,甚至借动物来完成“我”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这是自然文学从古典时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示——因为现代文学关注的重心是人的处境与内心。
        其次,作者没有铺张地去叙述动物的背景或知识,而是在经过“我”的所感所经历的浓墨重彩的渲染之后推出一个个高潮,所谓“与动物对话”其实并不是对话,而是“与动物相遇”,对话是平淡而漫长的,只有相遇才是猝不及防的、让人激动的、处在高潮上的。这种“高峰体验”成为这部作品中的重点。诸如描写主体与美洲狮的相遇:“前方五英尺。我还没来得及向任何方向扭身,那只狮子已经在空中了。1/4秒的时间里,能看到它全部的颜色和体型,移动得相当快,我的血都凝滞在了器官里,像被冻住一样。无法分辨它朝那个方向移动。看不到尾巴。1/3秒的时间里它展身在我面前。那时我才确定这是一只狮子……一阵风向我袭来,弄乱了我的头发。有股浓烈的气味儿,像千百个单词同时涌出。”书中写了与三十多种动物的相遇,那些高峰体验是以前的自然文学作品所不及的。
        因此,此书的风格便显得凝重而华彩叠出,它不像以前的自然文学那样“谦虚”,而是放任自己的才华,纵容自己的笔墨恣肆,以前自然文学中那补压抑的、自我克制的、平淡的风格,在这里变成了张扬的华彩乐章,读起来颇为快意,让你忘记了自己是在阅读自然文学作品,以为是在读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式的虚构类小说。“他像砾石中的幻影一样出现在我们营地的上方,就那样突然站在了那里,手里握着步枪,髋骨上别着手枪。他戴着皮质的手套,穿着皮质的护腿套裤,靴子跟旁甚至还有马刺。两只狗在他身边,一只断掉尾巴的澳洲野狗,一只长疥癣的卷毛杂种狗……”在《狗》一文中查尔兹如是开头,这绝不是自然文学惯有的方式,而是现当代小说惯用的方式。“我所看到的是从秃鹰翅膀内松落的一根圆形黑羽毛。那是一根短小的黯黑羽毛,底部呈白色,是那种能拖住空气,让秃鹰悬于空中的样子。我追着它跑,踏过秃鹰留下的一圈圈涟漪。那根羽毛漂到了海上,我便跑进了海水中。我跑着,仿佛天空着了火,而我则要抓住第一抹余烬……”在《秃鹰》一文中,我们看到这类心理小说式的片断。
    整本书在继承自然文学那白描风格的同时,成功地转向了现代文学的领域。因此,我认为它是自然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主题性著作。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自然文学的现代转型”的回应

Helen 2010-07-25 10:29:29

人家又没问你。。。(转头背身过去)
“物语”,日语中是“故事”的意思,本书写的就是一个个与动物有关的真实故事;另外,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物语”是借用日语的吧,完全可以理解成“动物的语言”啊——可能是我一厢情愿这样想。

Erich 2010-07-25 10:09:45

野地物语?哈!美国文学日本名字。

Helen 2010-07-24 08:32:04

lz觉得“野地物语”这个做书名如何?
其实“与动物对话”书名还可以呵,比较平易近人的感觉。

Erich 2010-05-27 14:03:26

关注内心吗?其实流浪汉小说也关注内心~

探花 2010-05-25 09:45:01

“此书的风格便显得凝重而华彩叠出,它不像以前的自然文学那样“谦虚”,而是放任自己的才华,纵容自己的笔墨恣肆,以前自然文学中那补压抑的、自我克制的、平淡的风格,在这里变成了张扬的华彩乐章,读起来颇为快意,让你忘记了自己是在阅读自然文学作品,以为是在读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式的虚构类小说。”
喜欢这段,说出了我想说但又没敢说的话。怕亵渎了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