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完全看不懂的高级科普读物_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 个人完全看不懂的高级科普读物
容柒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2-21 16:12:53

个人完全看不懂的高级科普读物

一科学家,科学分基础科学和导出科学。前者的三个特点是基本定律的普适性,通过已有证据进行预测再进行证明【据基本定律做的预测、由基本定律做出证明】 每个特性分别通过三个例子来证明。科学家追求系统性,在研究某一课题前,先搜集已有知识,对不够严谨、论证充足的部分进行补充,发现新的内容。
二科学家的追求和动机。原因迥异,千人不同。近十来个例子,不同方面阐述了科学家的追求。有趣、完善、得到认可、寻求真理、坚持不懈的努力、专注……。
三创造模式的不同。抱歉我没能直接读出有何不同。大家都不懈创作着。不同的是艺术家越到晚年越成熟成就越高,科学家卓越的成就产出却往往是在早期,越往后越禁锢?相同在于对美的追求,科学家也分两种,一是开创性的如牛顿,一是完善型老年继续产出。读来总觉得没有抓住要点,不甚明白。
四美和科学家对美的探索。美一是奇异的均衡感,二是各部分和各部分与整体之间 的和谐。科学家有发现美的直觉,一个科学家,发现一个定理,当时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它太美了舍不得放弃,数年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美的最佳典范,不论从任何角度来欣赏都是美的
五米尔恩和他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贡献。讲述了米尔恩在发现太阳外围的阴影、恒星结构等各领域的研究成就,也提到某些不认可的观点。正确应依次满足牛顿定理,广义相对论再拓展,而他相反。最后特别提到研究方法,他善于把问题分成多个要素再分别解决。
六纪念爱丁顿。闲聊爱丁顿从小到大求学经历,转述他在天体物理学,发展经典相对论上的成就,到个人相关发现及后期态度转变及作者评价。讲述理论的部分我基本略过没看,仅仅对其生平轶事有兴趣,没办法,没理科知识,一点看不懂。有的部分和前文有重复。
七史瓦西讲座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简直像在看理科论文,让除了认识人名对其理论及相关知识没有任何了解的我看懂完全不可能。也就无从明白这些年作者的观点到底有什么变化。感觉自己像文盲。
最后译者提到作者生平轶事我看得津津有味,所以不相关的收获是明晰自己阅读喜好,准备看三体,佩服科学家的专注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