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游侠的发现之旅_双螺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双螺旋 > 学术游侠的发现之旅
robertli 双螺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1-02 09:01:46

学术游侠的发现之旅

1953年4月7日,法国,在穿过塞那河回到卢森堡宫附近旅馆的路上,詹姆斯•沃森孤零零的一个人,望着在圣•吉门附近的长发姑娘,知道她们对他不会感兴趣的,“我25岁了,已经没有什么魅力了。”
此前一周,这个还没满25岁的年轻人和他的搭档,只有大学学历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刚刚把一篇让他们此后赢得了与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齐名声望的论文寄给《自然》杂志。这篇900字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我们想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奇特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这种结构就是被作者自豪地称为“自达尔文的书问世以来生物学领域中最轰动的事件”的中心:DNA双螺旋结构。
在这本小书中,沃森从个人的角度讲述了DNA结构的发现过程。也许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这里没有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故事中那种长期不懈努力的主角,沃森刚出校门不久,学术兴趣总是与享乐的兴趣并驾齐驱,即使在研究的关键时刻,他仍然去看电影、看话剧,盼望着联欢会上能碰到漂亮姑娘,计划着去阿尔卑斯山游玩。而他的搭档克里克同他一样,进入DNA研究领域还不到一年,学术兴趣游移不定,高傲自大,口无遮拦地对学术权威讥讽嘲笑。但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就是这两个人。
科学很少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按照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进步(有时则是倒退)常常纯粹是人为的事件,充满偶然,个性和文化传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沃森坦率而充满活力的叙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冒险精神,其特征就是这两个年轻人的狂妄,喜形于色,对人的片面评价,对新观点的急切的好恶看法。与此相对的,是他们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完全开放的学术态度,甚至是从未涉足的领域也敢于尝试,从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思考,只要是相关的观点都为我所用,从不局限于学科分野,于是,他们不断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反而成为促成他们取得重大发现的重要因素,正是丰富的学术经历,使他们不只从化学、或者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的某一个角度去研究DNA,他们看到了全貌,也就率先看到了别人难以看到的部分。
在科学家自传中算是很特别的一本,坦率直白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平实地记述发现过程,没有神化,没有故作崇高。值得一读。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学术游侠的发现之旅”的回应

optman 2014-12-14 00:30:08

这就是为嘛年轻人容易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