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欣欣_飞禽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飞禽记 > 万物欣欣
龙川文不留 飞禽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25 11:03:24

万物欣欣

       央视播放的《动物世界》令观众喜爱的原因除却拍摄内容的精彩外,赵忠祥老师那磁性声音引人入胜的解说亦功不可没。紧张而凶残的捕猎过程,轻松而温馨的嬉戏时光,都伴有声情并茂的旁白,其引领观众从视觉、听觉契入动物的内心,予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读美国人约翰•巴勒斯创作的《飞禽记》,给人带来的体验一如观看《动物世界》般,巴勒斯的文风自然祥和,写其鸟鸣则令人感受到寂静林中清脆悦耳之声,述其形态如目睹上跳下串相互嬉戏之景。随着巴勒斯的文字,我们仿佛就置身室外、林中,与其一同静默的观察着这些生灵。在巴勒斯的诸多作品之中,他善于用文字为读者引见大自然的神奇与微妙。

       《飞禽记》是巴勒斯通过对鸟类观察而为读者展示自然魅力的一部佳作。他的文笔极具趣味性,且显温馨,他的文章不显雕凿,以一种温和的态度转述着源于自然的声音,这其中不仅有态度深情而优雅的金翅雀,也有目光锐利而深邃的白尾鹞,即使因外表漆黑被视之不祥的乌鸦亦有客观的对待,巴勒斯称其讲究礼仪,风度翩翩。对这些不同鸟类的印象,都得益于巴勒斯对它们细致入微的观察。

       观察者应该保持着一个客观的态度,但巴勒斯更热衷于记录他对这些生灵所流露出的生命气息的感受,这是生命保持于自然的状态。他在《东蓝鸲》一文中,当巴勒斯与泰德想找一个有树洞的枯树为东蓝鸲建造一个巢时,他们所选的树却恰恰已经有东蓝鸲在其中筑巢,并在巢中有所发现。“之前,我们根本没有听到任何鸟叫声,也没有看到羽毛。当我们把树干扳倒仔细看树洞的时候,才发现两只尚未长成的东蓝鸲幼鸟,这真让人尴尬哟!”如果巴勒斯不是对这些鸟类习惯的熟悉,也不会发生这样的巧合,这趣事的出现恰恰验证和肯定了作者对鸟类习性的正确认知。

       巴勒斯的观察是极其敏感、入微、准确的,在随后鸟妈妈回来发现巢穴不在原位时焦虑而恐慌的表现,便是作者对鸟儿心态的精准捕捉和预见。“我对泰德说:‘她去找她的伴侣了,她现在深陷困境,渴望得到同情与帮助呢。’”事实再次证明了巴勒斯的正确性,随后雌鸟便带着雄鸟回来,在原位上不停的来回飞腾,着急地寻找着巢内的幼鸟。

       《飞禽记》不仅仅是一本动物观察日志,其中所包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敬惜,巴勒斯在书中写道,“如果我知道鸟巢有这么多鸟蛋的话,我是绝对不敢打扰她的,那样她可能因为恐慌打碎几个鸟蛋的。” 巴勒斯的著作令人对自然有了一种全新的、人文的认识,他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并非独孤的生物,在自然界中还有着许多生灵与我们相伴,同时他也通过自身对这些生灵的观察,打开了一扇对自然向往的门窗,他的作品长久不衰无疑就是人们对其的肯定。

       诗人惠特曼在给友人的信中称赞“巴勒斯掌握了一种真正的艺术――那种不去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成功艺术。在成为作家之前,他首先是个农夫。那便是他成功的真谛”。巴勒斯不仅仅是位农夫,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自然文学家、博物学家,人们赞誉其为“美国乡村的圣人”,但对其的另一称誉“走向大自然的向导”却更为贴切。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