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_博物人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博物人生 > 一草一木总关情
science 博物人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4-07 14:04:17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草一木总关情
http://t.cn/zOor3mA

艾英

   人生于天地之间,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独立生存,因此必须了解和尊重自然;而想要生活得更好更诗意,更是应该与自然亲近。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近期在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博物人生》饶有趣味,连我这从事文学工作的人都爱不释手。

  何为“博物”?通俗言之,即知晓事物,因而颇在乎分类,在乎名字。而知道名字就是最终的目的吗?显然不。作者借用美国作家狄勒德的话给出了进一步的回答:“我想做的,并不是去学得这山谷中各种蓬勃生命的名称,而是要让自己对其意义保持开放的态度,也就是要尝试让自己时时刻刻感受其存在所可能具有的最大力量,并留下印象。”

  如作者所言,博物学关涉人类生活史、人类科学史的一个重要传统,既是一种知识形态,又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使得它天生具有一种亲和力,而不只是摆在殿堂里的抽象之思;作者得以采用更平易并融入个人感情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如本书“引言”中对“大自然是家的延伸”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对“人世间的一切价值最终都依附于土地”的信念的坚持,对植物与美女作为小众话题与大众话题的类比等,都饶有兴味,呈现鲜明的个人面目。对于博物学一般性质和地位、西方博物学家、民国博物学著述和刊物、国际博物学民间组织等的介绍,也以活泼的笔墨,如面对面讲故事,将博物学爱好者必要的知识储备一一罗列。

  对中国古代博物传统的追溯也是本书中的一大亮点,作者拈取了《诗经》名篇中的博物学内容,如《周南·关雎》中的雎鸠、荇菜,《豳风·东山》中的栝楼、伊威、蟏蛸,《秦风·蒹葭》中的蒹葭以及《召南·小星》中的参星、昴星,等等,详细释读,古今对应,更明确了对诗歌本义及其意境的理解。无疑,这些动植物和星象大大丰富了诗歌文学性的内容。后世文学、史志对《诗经》意象的引用,更是体现了博物传统的一脉相承,作者分别举了《红楼梦》和《通志》的例子加以说明。对于《诗经》中一向被视为文学手法的“赋比兴”,作者也从博物学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发,赋予其认知的含义,认为“兴”是更为复杂的主观建构,代表了人认识世界的更高阶段,进而提出了“博物之兴”,倡导通过观察、描写大自然,触类旁通,理解世界并自我实现。这一沟通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的逻辑思路不能不说颇有新见,如果能落实,对于人的诗意化生存别具意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山水草木之间既有禅味,更富诗意,亦总关情,“博物”最终指向的是健康、丰富、精彩的人生。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2012.04.04)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