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大战人脑_网络至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网络至死 > 电脑大战人脑
苏横 网络至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1-18 15:11:59

电脑大战人脑

1、梳理书的逻辑
文章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讲的是网络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入侵,主要涉及的问题是,网络导致注意力丧失,多任务处理成为某种常态,虽然,人类并不习惯同时处理多任务;泰勒主义所要求的高效率,在数字时代产生了变体,进一步要求人类大脑按照更加高效的方式来组织人类生活。二是“我们该如何重新控制自己的思想”,讲的是面对网络的入侵,我们如何应对,抵御不良影响。几种方法是:学会数字时代的“觅食方式”,接受“不确定性”,接受“或此或彼”的那种思维方式,学会“适时学习”、按需学习。

2、揭示深层
表面上,是人类的大脑在与网络世界进行这对抗,实际上,背后是人类与电脑,也是人性本身的斗争。是人类那种随机应变的、对现实的“妥协性”,与固执己见、认死理儿的“理性派”之间的斗争。
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的智能化发展,极大地放大了人性中那部分“死硬”的理性精神,或者说,就是文中所言的,数字泰勒主义和数字达尔文主义,前者意味着追求理性计算和高效任务处理,后者则意味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理性现实。

依此逻辑,作者所开出的药方,实际上,也就是“高扬”起人类中“不完美”的那部分,来对抗那部分“过于完美”的部分,因为,这个“不完美”的部分恰恰也是人之为人的内核所在。

3、总结
事实上,作者的文章,一来比较零碎,二来,其论述并没有逃脱一种二元论的观点,即技术悲观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选择问题。
作者站在技术悲观主义,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技术持有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认为,人类在技术面前逐渐丧失了其存在的内核,指出了“人”作为技术曾经的主导者的种种退却,以及在技术面前的诸多脆弱之处。

同时,作为人文主义的提倡者,作者又以人文的精神来对抗这技术世界所营造的理性精神。仿佛是尼采与黑格尔的斗争在数字时代的重演。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