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冲击》:当下的选择_当下的冲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当下的冲击 > 《当下的冲击》:当下的选择
左思 当下的冲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30 13:03:15

《当下的冲击》:当下的选择

(本文刊发于《商业价值》2014年第3期,网上链接: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30608.html?s=b_home_recent)

浓缩观点
•网上尽是最具轰动效应的负面消息,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一再上演……当下这些现象是怎么出现的?这些现象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的《当下的冲击》从时间与信息角度提供了具有历史感、理论化的解释。
当你打开互联网,你也许会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满眼尽是最具轰动效应的负面消息?当你打开电话,《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接踵而来,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一再上演,电视剧和电影内置广告也越演越烈……

当下这些现象是怎么出现的?这些现象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的《当下的冲击》从时间与信息角度提供了具有历史感、理论化的解释,为读者理解“当下的我们来自何方,为什么在这里,要去向何处”这些大问题提供了指导。

人的生理局限及时间、信息观念
人本性自利、见识短(有限理性),同时也可以创造、改善生活。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人“不能同时做一件以上的事”,所以现实生活中少有人能像《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那样“左右互搏”。虽然有上述局限,人脑的功能不可忽视,因为它可以同时处理无意识功能(呼吸、心跳等)和有意识功能(读书、写作等)。同时,人的创造力是人减轻局限、摆脱束缚的重要手段。其中最早、最大的创造,就是对时间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从词源入手,区分了时间的两个类别:chronos(时间)、kairos(时机)。前者是用时钟记录的时间,后者是“由环境、上帝或命运创造出来的机会”。由于人性的局限,普通人往往更关注数量化的时间(chronos),因为它更易测量、更易观察;而专家则对于时机(kairos)则更感兴趣,尤其是经济学家通过研究选择,来寻找资源配置的最佳时机。可见,时机所蕴含的信息高于数量化的时间,需要人动用更深的智慧来研究。

人对不同尺度时间感知不同
普通人除了更关注机械钟、电子表告诉他们的时间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不同尺度的时间感知不同。作者在第三章《上紧发条:把过去和未来都压缩到当下》中以滑冰中的同心圆来解释这种“时间分集”现象:最外圈的滑冰者和更接近圆心的人滑了一样的圈数,但是需要更快的速度、更长的距离才能达到目标。作者进一步指出,我们生存的世界存在多个时间尺度(最内圈是“自然或地质时间”,最外圈是“时尚时间”,然后从最里到外依次是“文明时间”、“统治制度时间”、“基础设施时间”、“贸易时间”),运转速度从里到外依次加快,时尚是最善变的。这使人最容易感知时尚的变化,对于自然环境(自然或地质时间)最不关注,这可以解决为什么污染如此随意,而穿衣并不随意。

对不同尺度时间的感知不同,也造成人自身见识短,意识不到更大的时间尺度,也很难认识到复杂性研究中的“蝴蝶效应”现象:美国华盛顿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中国北京就会出现龙卷风。所以人自诞生以来,主要运用的是线性思维,通过口述传统,将自己的价值观传给下一代。后来,印刷术发明后,则主要靠史书记载价值观。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故事有头有尾,线性推进。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智能手机进入千家万户,这种信息大爆炸对人的叙事传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当下的选择
前两部分的内容告诉我们:一方面,人性局限决定了人更愿意用数量化的时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另一方面,人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感知,决定了普通人更关注眼前的事,而专业研究者(尤其是商业机构)更注重对未来(机会)的把握。这决定了:信息社会背景下,普通人会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反应,而商家也会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当,洛西科夫在这本书中重点介绍了捆绑销售、时间绑定和时间压缩等策略。

信息社会对普通人最早的影响来自电视机遥控器。以前,人们看电视剧遇到广告,需要起身调台;遥控器出现后,人们可以坐在沙发上快速转换节目,然后估计广告时长,再返回继续看电视剧。为了应对广告受到的冲击,电视制作人开始在节目中内置广告,相当于是捆绑销售电视节目和广告。

更为麻烦的是网络视频、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意调节电视剧播放的进度,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收看电视剧。但是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有头有尾的故事,而是具有冲击力的内容。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电视剧制作人开始强调电视节目的即时性:他们采用时间压缩策略将电视剧改为季播,尽力将观众的反馈压缩到节目中去;他们也采用时间绑定策略,将一些及时性的新闻和电视剧绑定。

其一,他们把电视剧改为季播,然后把上一季电视剧观众的反馈、迭代,最终压缩到下一季电视剧中。比如美国电视剧《越狱》、《国土安全》等。其二,他们采用时间绑定策略,将新闻评论绑定到电视内容中,比如《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园》等电视剧不断出现主人公对美国新闻事件的疯狂评论,但不是线性的叙事,给习惯于传统线性叙事结构的观众以冲击。其三,将时间绑定策略借用到综艺节目真人秀中,比如前一阵很火的《中国好声音》将每个学员的演唱和经历绑定,再辅以评委犀利的评论,造成了不错的效果。前段时间走红的《爸爸去哪儿》,也是将教育孩子这个热点问题与男明星和孩子互动的过程绑定,来吸引观众。

遥控器、网络视频、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的冲击虽然厉害,但是它们都不如“9.11”恐怖袭击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来得大。如果我们在恐怖袭击下,命都没有了,我们关注过去和将来又有什么用呢?换到我们中国的生活场景,如果周围的人都在得癌症离开世界,您又有什么理由不管当下,而反思过去、畅想未来呢?这都要归于人们旧有的时间及尺度观念在强化。人们更关注数量化的生存时间,而不是关注时间给人带来的意义(时机)。

人们更关注同心圆的外圈(时尚的事情),而不是更为核心的内圈(人生的价值)。正如亚当·斯密在去世前所说的,他的一生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在信息社会,这对于每个人更为重要。

(本文作者左根永为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管理学博士)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