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很难找了,但的确很有远见。_信息烟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信息烟尘 > 这书很难找了,但的确很有远见。
吴拓邦 信息烟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10-24 11:10:59

这书很难找了,但的确很有远见。

我几年前翻译的,把当年的译序贴在这里。现在看来,当年的文字的确不行啊。呵呵


信息技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这一点不容质疑。这种冲击似乎理所当然的是一件好事:它会给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会使人类的交往更加便捷和迅速,会把人们从重复而烦琐的文字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服务”效应和“危害”效应,会给社会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后果。所以,在各类媒体对信息技术一边倒的欢呼声中,我们也应该保持一点清醒的头脑,仔细分析它会给人类生活、人际关系和利益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化。
《信息烟尘》正是怀着一种忧虑的心情,仔细分析了信息技术可能造成的后果。美国的信息化走在世界的前列,它肯定是最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社会文化带来的改造和冲击。所以,这本出自美国作者的书应该能为正踏上信息化道路的中国人提供一些警告和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光列举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危害,而且深刻地指出,各种商业和政治势力在这类危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本书还提到许多发人深省的文化问题,我们可以借此管窥美国大众文化的深层危机。

技术是福是祸
“我们在信息中繁荣,但我们也可能溺死于信息之中。”对中国人来说,像这样的话也许还相当陌生,但美国人已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一点。作者从自己作为自由撰稿人的经历出发,介绍了人类社会从信息匮乏到信息过载的历史转变过程。他认为,正像肥胖代替饥饿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问题一样,信息过剩也将代替信息匮乏,成为严重的心理、社会和政治问题。作为书名出现的“信息烟尘”,指那些堆积如山、不请自来的商品目录,电子邮箱里的垃圾邮件,24小时即时新闻和人们闲得无聊时翻来复去浏览的电视频道。其实,这些东西离中国人也不太远。比如电视、电话、广播、寻呼机,这些媒介已无所不在;而各种各样的广告也已延伸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各类媒介,公共汽车侧面、建筑物顶端、人们的衣服也都被广告占领了。也许,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分析中大致预见一下,在即将到来的信息洪水中中国社会将面临怎样的冲击。
在第二章中,作者利用各类数据和个人的一些亲身经历,说明了信息泛滥给人们造成的生理和心理恶果,如头痛、记忆力衰退、后背疼痛、视觉模糊、过分自信和思维混乱等等。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些表面的现象上,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复杂。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进化速度赶不上技术的前进步伐。用信息烟尘第二定律概括,也就是:硅集成电路的进步比人类基因的进化快得多。50,000年来,人类大脑的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但就在本世纪里,它所面对的信息却增长了上千倍。
技术引起的社会后果交织着欣喜和痛苦。作者认为,所有进入人类生态系统的技术成果,会引起一大堆能够意料的和无法意料的后果。汽车不仅带来了便利、让人超越地域限制,但也成了人类最危险的污染源和制造伤亡事故的坚定杀手。许多人曾经坚信,电视会成为发挥教育作用的万能药。可恰恰相反,在美国,它削弱了教育质量,还危害到政治的公正性。那些宣传鼓动家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通讯技术的力量。那么计算机会怎样呢?它会给整个时代提供了无穷的商业、文化和政治的可能性,但它同时也带来一长串的危害:日益普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抑、危害人类的文化分裂、社会资讯越来越密集、数据库技术遭到滥用。而网络,在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的同时,也使社会系统更加脆弱,比如计算机病毒,比如千年虫问题。
技术不是万能药。那些怀有技术乌托邦思想的人以为,信息技术会使人们联系得更紧密,会促进和平与协作,会改善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作者用一连串例子说明,这种想法荒谬得很。比如在教育方面,有些人鼓吹,应该给每个教室装电脑,把它们全都圈进互联网。但作者分析指出,教育与启蒙相关,而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有讽刺意味的是,学校恰恰是一个苛刻的信息过滤器,教师和课本将世界上大部分信息堵在外面,只有当老师们将资料编辑整理后以严密的思路表达出来时,它们才能变成学生们大脑中的知识。


美国大众文化的深层危机
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具体分析了信息技术给社会文化带来的诸多危害。虽然这些讨论都是围绕信息泛滥这一问题展开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它们视作美国媒体景观、大众文化的深层危机的体现:
一、计算机和其他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往往并不是着眼于产品性能的提高,而是想从消费者身上攫取利润。而消费者的升级行为,往往也是非理性的。在每一次购买活动的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因素:紧跟潮流,不要落伍。
二、越来越多的信息让人们无从选择,在众说纷纭的论点中,人们不知道如何取舍,只好不作判断。而政治家们则在统计数字的枪林弹雨的掩护下任意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观点。
三、在信息泛滥的社会文化中,为了让自己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媒体和公众人物都在不择手段地尽情表演。垃圾电视、耍贫嘴的广播节目、广告噱头、粗暴和刻薄的言辞、色情和暴力,这一切都使社会不可逆转地变得越来越粗俗。
四、互联网络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捆绑到一起,但其内部却变得越来越破碎。在信息汪洋中,为了维持亲密交流,为了维护各自的特殊性,人们在全球摩天大楼里分裂成了一簇簇的小团体和亚文化。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解是永难企及的目标。
五、在电脑和网络的帮助下,民意测验专家们帮政治家出点子,以那些最为大众化的观点为基础来制定政策,这样,从众反倒成了政治家的必备素质。而美国民众又没有必要的政治素养,所以,政治家们既抓不住问题的确切性质,也不愿为问题的解决作出艰难的选择。
美国当代社会文化,充斥着各种光怪陆离的东西。在其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原因。自由竞争、崇尚民主、文化多元,当这些社会运转逻辑被推向极致时,许多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了。“疯狂,往往是一颗精明的大脑负担过重后的运算逻辑。”美国作家奥利弗·文德尔·霍姆斯的这句话,也许能为解读美国当代文化提供一些启发。
当美国文化大举入侵其他国家,当后进国家争先恐后地仿效美国人的先进文明时,本书提到的许多文化陷阱,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技术背后的商业和政治驱动
技术并非价值中立,而是负载着多重的价值。它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主体,而是被各种社会力量驱动和塑造着。作者认为,野心勃勃的商业势力和政客们都把信息技术促成的信息海洋视作一个崭新的机会,他们可以从中获取利益,实现自己的目标。
商业公司可以借助各类数据库,搜集到潜在消费者的确切信息。在信息汪洋中,利用消费者心理学已经取得的成果,凭借翔实、具体的个人信息,商业公司可以极有针对性地向消费者推销他们的商品。人们的隐私实际上成了一本敞开着的书,商家和政治家可以随意阅读、分析和操纵。
而共和党人也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他们的政治理想。在信息时代里,权力似乎会更加分散,市场力量将更强大,个人将能享受更多的自由,会因脱离政府控制而释放出更多的创造力。而这恰恰都是共和党的政治目标。作者忧心忡忡地指出,这样的社会其实也是一个更加破碎、更没有中心的社会,公共利益会成为某些人前进的牺牲品。政府本应是公众健康、安全和福利的保障者,但在共和党人设想的未来,政府的职能将被严重的削弱,这也意味着一个分化更为严重的社会文化将在信息文明中诞生。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里,作者提出了从信息烟尘中解脱出来的一些方法。除了在政府行为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也指出个人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关掉电视、摘掉寻呼机和移动电话、限制电子邮件、抵制广告、抵制升级狂热等等。读者们如果已经感受到信息烟尘的压力,这些方法也许会提供一些帮助。关键是要认识到,人们应该从信息中获得力量,而不是在信息中窒息。其实,信息的多少无关紧要,而捕捉、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由黄锫坚翻译,第三部分由何芷江翻译,第四部分由朱付元翻译,最后由黄锫坚统一进行了校对和整理。另外,该书的翻译得到付献农先生的大力协助,译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出现的新词较多,某些词语的翻译颇费踌躇,而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错误也在所难免,衷心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黄锫坚
1999年10月于清华园

展开全文
有用 2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书很难找了,但的确很有远见。”的回应

starter 2013-05-04 11:51:33

正写着论文,在找这本书~果然有前瞻性~

萱草离离 2013-03-11 19:43:05

今年过年之前我在卓越上买了一本……绝版书忽然又出现了……现在京东也有货了,需要的朋友尽快买吧~

polymorphism 2013-03-11 19:30:16

不错 值得一读的好书 可是没时间读啊 信息爆炸了

littlemiss 2010-12-07 10:53:33

我在学校图书馆借出来看的,当找旧书时就发现了图书馆的好处。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很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还做了好多摘抄

萱草离离 2010-11-10 22:13:01

请问哪里才能买到啊……电子的也不全啊……

廖廖 2009-06-10 13:42:06

确实没有找到这本书,只好到处找电子的,一章一章地看,最后也没看全。
见解真的很震撼的。
特别是在这个很多人恨不得整天24小时挂在网上做信息接收机的时候。
珍惜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是我看了之后开始注意的。

高地清风 2008-02-03 21:51:35

亚马逊上看到原著<Data Smog>早在1998年就成书了,真是非常有远见的一本书。也觉得我们和大国的差距真的不止三五年。
现在联系Web2.0看这本书,尤其是看着Google Reader,也别有一番滋味。

W 2007-08-04 15:49:46

baidu不到,遗憾,不过在您的blog上找到了,谢谢!!

IVenture 2007-06-20 11:18:29

原来是黄老师在这呀, 这本书我前几年看过,由于近来开展情报方面的工作,近日又拿来重读,确实是非常很有远见的一本书,而且对目前网络情报时代来说, 减少选择将是一个大方向,有烟幕更得选好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