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移动浪潮_移动浪潮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移动浪潮 > 你不可不知的移动浪潮
Moon 移动浪潮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2-04 22:02:42

你不可不知的移动浪潮

《移动浪潮》作者迈克尔•塞勒是一位科学历史学家,他从童年开始就对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非常着迷。“儿时的烙印”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塞勒在展望趋势时不忘对IT行业历史背景的介绍,同时对于关键技术的沿革也做了详尽的解读,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行业与技术的发展脉络。百科全书般的写作方式着实为本书添彩不少。

作者首先带我们回顾了电脑演变的四次浪潮:大型电脑、小型电脑、台式电脑、互联网个人电脑,而当下我们已进入第五次浪潮,即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会带来哪些巨变呢?作者在书中预言了纸张的消失、即时的娱乐、智能钱包、超流动的社交网络、全球可达的医疗与教育以及新兴世界的变革……他认为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合力将在未来10年提升世界50%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每一个趋势类书籍的作者都一定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本书的作者当然也不例外。他的预言有多少会实现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确是当下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年会的发言中就明确指出:“未来不会再有无线互联网公司了,因为每个公司都必须是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没有无线互联网策略和产品的公司将会被淘汰。”是时候开始思考我们的组织以及我们个人将如何赶上这一趋势,不至于被时代的浪潮所抛下。

2012年末,《新闻周刊》宣布将在年底结束为期80年的纸质发行史,全面转向数字化版本。在塞勒看来,纸质媒体的消失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报纸会首当其冲,而纸质书籍也会沦为“奢侈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企业都需要像软件公司一样思考问题,不被物理定律和规模所束缚。人们通过阅读纸张上的信息获益,而没有从被砍伐的树木或运送过程所消耗的汽油上获益。在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世界里,新闻传播是即时的、全球化的,而且几乎是免费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前沿的新闻,本地质量平庸的新闻就注定失去市场。本地新闻业只有紧紧把握独特的市场机会并做到最好,才有生存机会。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股神巴菲特在2012年向报业投资大约3亿美元。一种理解是巴菲特对报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1973年开始就一直是《华盛顿邮报》最重要的股东,并且和前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是挚友。但我们并不认为股神的每一次投资都是明智的。

任天堂的新一代主机Wii U已经推出了,索尼的Playstation4和微软的Xbox720等下一代游戏主机也会很快问世,但全球游戏行业格局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根据Videogamegeek.com的统计数据,iPhone、iPad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不包括安卓系统数据),而主机企业(任天堂、索尼与微软)一统市场的局面很难再现了。我们看到主流游戏生产厂商如EA、Ubisoft正在为移动终端大量开发新游戏,并且将经典之作移植到这些平台上。随着社交游戏的兴起,游戏行业的盈利模式也在改变,“应用内购买”正在成为游戏厂商的主要营收来源,通过销售虚拟商品它们可以从每个玩家身上获得14-20美元的收入,而游戏本身大多都是免费的。塞勒在书中不无调侃的提到,约翰•迪尔公司(成立于1837年,是全球领先的农用机械设备制造商)在现实世界每年销售大概5000辆拖拉机时,开心农场在虚拟世界每天销售500000辆。移动、社交与游戏化的结合还开创出了极富创新的营销模式,Nike+(专为慢跑者设计的移动应用软件,通过游戏方式来激励达成锻炼目标,并通过社交平台与朋友比较、分享)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今,宝洁、星巴克与欧莱雅的营销活动都在效仿这一模式。

当我们出门,总会提醒自己带上钥匙、手机和钱包这三样必备的东西,但在未来也许我们只需要带手机就够了,钥匙和钱包的功能都将被整合到手机的应用中,并且更为安全。通过指纹识别技术或是虹膜识别技术,除非是我们本人,其他人都无法打开我们的手机,即使手机遗失和被盗也不会令我们财产有所损失。如果说把房子或者汽车的钥匙整好到手机中还是比较遥远的事,那么移动支付则已经接近于大规模应用了。作者认为苹果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或能占据先机,目前,已经有5亿用户将自己的信用卡账户同iTunes的账户绑定,这意味着iPhone(iPad)加上iTunes将很容易转变为移动钱包。同样在国内如果阿里推出移动应用能够将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功能整合其中的话也是非常好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也不可以忽略Google,安卓系统拥有大量的用户,且Google已经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Google Wallet。占据我们钱包的,除了信用卡和银行卡之外,还有大量的折扣卡。作者认为这些折扣卡同样可以被移动应用所取代,并且这样的应用如果同地理位置服务如Foursquare相结合,能够根据我们所处的位置自动为我们匹配折扣信息,那就更棒了。

Facebook 的10亿用户中,移动用户已超过60%;Twitter约有60%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该服务。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结合或许是最具有颠覆性的,作者在书中将其同我们的神经系统做了类比。移动终端提供了一个社会版的生物中央神经系统,它将神经末梢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感知正在发生的一切,然后将它报告给“身体”的其他部分。当我们拍下一段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通过朋友们的转发就会将这一事件快速扩散出去。一个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到的一个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身体的大部分(也就是社会)就可以开始评估这个事情,并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扩散效应,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突尼斯小贩自焚的视频,就会引发“阿拉伯之春”,导致4个国家政权被推翻。如今,“自媒体”正变得蔚然成风,如果你的观点够“有料”,任何人都会成为“传声筒”。

在全球各大经济体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高额医疗费用就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善医疗行业的现状,作者在书中也举了大量的案例。一般,一个主治医师在一台手术中的核心作用只有几个关键步骤,其它大量工作都能由护士和初级医生完成。如果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仅仅让这位主治医师参与这几个步骤而不是整台手术过程,那就会显著提升他的产出,并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在发达国家,很多慢性病的恶化都是由于没有规律吃药造成的,如果医院能够开发一个按时用药的移动应用,并且在每次发放药物时开启这个应用,那么移动终端便会像闹钟一般提醒病人用药,病情复发的情况也会减少很多。移动设备还能成为传感器,随时监控病人的病情并且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向医生发出警示。不仅如此,随着语音识别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残疾人士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移动设备。而在大部分欠发达地区,人们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接受疫情信息,从而抑制传染病的大范围传播。

教育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或许也不为过,当一个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数量增长10%时,该地区的平均收入则会增加7.7%。那么移动互联网又将如何变革现有的教育体系呢?首先是数字化教材的采用,数字教材比纸质教材内容丰富,而且是多维度的。音频、视频、图片。同时数字教材的成本也将更为低廉,英语课本中60%的内容是可以免费下载的,FlexBook平台已经可以提供免费且可定制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教材。并且电子化的教材也更容易更新过时的内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必须要习惯于运用iPad这样的移动终端来上课,并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来让课堂教育更为吸引人。在成人教育领域,企业已经能够整合全球最好的教育资源,来构建自己的E-learning平台,而员工通过移动设备可以随时登陆,并利用任何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同时企业还可以在电子学习平台上嵌入Wiki或者Quora(知乎)这样的社交系统,员工可以就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提问并形成知识库,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电子学习相比课堂教学在思维激荡方面的不足。学习本身可以加速信息的流动。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倾向于了解同伴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则倾向于了解那些人尽皆知的事情。移动、社交与教育的结合将能拓展学习的方式,让人人都可以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移动服务因为其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的相对廉价性,已经成为人们最可及的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生活的现代技术。移动技术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气候与供需信息,并且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使他们的产品能够同全球的需求相匹配,逐渐改变其赤贫的现状。缺乏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一直被认为是贫穷的根源之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高达80%的人没有银行账号,而在高收入国家中没有银行账号的人仅占8%。如今,移动技术正在改变这一状况,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项目是肯尼亚的M-Pesa账户,到2011年末,M-Pesa账户的数量达到了1400万,这些账户金融占全国存款的40%。未来,移动技术同小额信贷的结合将使得借贷流程简单化,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便能使金融服务在更发范围内变得唾手可得。移动技术无疑能够充分发挥这些地方的后发优势,当孟买贫民区的居民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阅读《华尔街日报》时,全球竞争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并且这种趋势将很难被逆转。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美国通过解放98%的农业劳动力,让他们的能量用于制造车辆、建设城市,以及发明电脑和软件,从而变得愈加富裕。如今,移动技术推动的信息革命将使得服务业也变得更为自动化,服务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又将在哪些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作者在书的末尾打开了想象空间,让我们去憧憬一个新世界。就在不久之前,科学家们用来发射卫星与火箭的计算机,其计算能力还不及今天我们用来玩愤怒的小鸟的手机的万分之一。变化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希望作者具有煽动力的布道能够起到作用,让你怀着激情与冲动投身到移动浪潮中,成为“弄潮儿”。

展开全文
有用 7 无用 2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你不可不知的移动浪潮”的回应

茶茶 2013-06-25 12:55:23

想看这本书的童鞋不如直接看这个书评吧,够了~

hjbrave 2013-02-16 10:01:37

出版社做图书推广居然做到了这里,看来豆瓣读书、豆瓣电影和豆瓣音乐要成为出版公司的广告发布集散地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