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观点 有意义的警钟 ——读《机器危机》有感_机器危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机器危机 > 有趣的观点 有意义的警钟 ——读《机器危机》有感
lily 机器危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9-09 17:09:34

有趣的观点 有意义的警钟 ——读《机器危机》有感

作为一个混迹IT圈的无名人士,看到七印的微博推荐,看到这样的书名,很是有兴趣,很快买回来阅读。我们必须承认,在科技进步飞速的时代,作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机器危机》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机器自动化的发展会某些取代传统工作,随着科技发展,一旦越过了临界点,大范围失业的后果将会吞噬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经济状况将急转直下,将带来新的全球危机。

本书结构很简洁,提出假设条件,抛出问题,并建立隧道场景——假设条件验证,以曾出现过的科技进步与职业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重回设定场景“绿光亮起”。

作者语言平实,举例易懂。比如,描述并解释了“软件职业”、“硬件职业”、“接口职业”,它们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寻呼员的消失、自动售货机的产生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让我们能更深切地体会机器自动化与职业、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作者还以次贷危机为例介绍科技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力,不仅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次贷危机,也让读者对科技的威力发出由衷的感慨。

在本书中,对于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个人认为过于理论和理想化,书中的有些论述也缺乏相应的数据基础,或不够严谨。但我觉得作者提出的几个观点,很有意思:

1、“许多人的知识不是记在自己的大脑里,而是存在互联网上,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虽然作者并未就此展开过多的论述,但这一句话却给我敲响了警钟。想想现在的自己,有了手机通讯录,不再记电话号码;有了搜索,很多东西过目就忘;有了地图,出门也不用记路;有了输入法,很多汉字都忘了怎么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和我这样的毛病,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考量着我们的本真和坚持。

2、“向消费进化”。未来,在评价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时,他的消费也许会变得和他的工作一样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大多数人做手头的工作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而消费,如果你能记录一个人一生中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以及消费的时间和地点,你一定会发现某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消费记录更丰富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他是每个人特有的“经济基因序列”。在体现一个人的独特性方面,他的消费历史无疑是既客观又全面的。

3、消费者的选择推动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天,大多数人的经济价值将不仅在于他们参与了哪些生产,而且在于他们参与了哪些消费。选择如何消费,就是在选择支持那些消费者所关心的东西。同时,这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一种诠释。以电商为例,希望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便进一步引导消费行为,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带动了技术的创新(如高效准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行为跟踪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等),也推动了能顺应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行业发展(如流行趋势带动的生产与销售)。

4、放射科医生和家庭主妇谁先失业?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属的行业,是否会成为“硬件”、“软件”、“接口”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软件或机械取代吗?那我们又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正在准备写书评的时候,正好赶上百度世界大会发布,人工智能成为了大会上“最闪亮的星”。事实上,很多IT巨头,早已在这一方向大量的投入,无人驾驶汽车、阿尔法狗、智慧物联,这些都越来越快地走近我们。人工智能或将使全社会迎来变革性发展。所以,除了以上所述,在《机器危机》这本书中,还应该有更多思想火花等你来交流和碰撞。

最后一点感想,在看书的时候,脑补了一下画面,如果开设一堂公开课,把作者设定的场景以大屏幕呈现出来,作者把思想娓娓道来的同时,光影明暗,能量传递,到绿光亮起,估计会比看书更有趣的多。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