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信息宣言 ——《一位数字移民的告白》评介_翻转世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翻转世界 > 数字时代的信息宣言 ——《一位数字移民的告白》评介
图有其表 翻转世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0-14 16:10:18

数字时代的信息宣言 ——《一位数字移民的告白》评介

数字时代的信息宣言
——《一位数字移民的告白》评介



文摘 《一位数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 Twitter e-Reader如何翻转我们的世界》是一本媒体人在数字时代信息宣言的图书,作者将数字化对于媒体以及整个信息生态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文章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相关观点,并加以读后的思考。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信息时代 媒体 阅读 书评
1 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变化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要来的迅猛。二百年前,有人说搭乘速度超过每小时二十英里的火车,人就会窒息;二百年后,有人说玩电动游戏会使你的智商降低,但如今,通过研究发现,会玩电动游戏的外科医生最可能救你一命,因为他们的手术成功率更高。进入数字时代,我们是选择做传统“卫道士”的悲观主义者还是有些乌托邦色彩的乐观主义者呢?
《一位数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 Twitter e-Reader如何翻转我们的世界》[1](数位即数字的意思)这本书就是基于数字时代,讲述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如何改变了我们阅读的习惯、我们思维的方式。本书翻译自美国《纽约时报》从业者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2010年出版的《I Live in the Future & Here’s How It Works: Why Your World, Work, and Brain Are Being Creatively Disrupted》,由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出版,杨雅婷、王惟芬、黄柏恒翻译。作者为《纽约时报》Bits博客的首席记者/作者,拥有UI、新闻报道、信息研究、数据视觉化等领域的背景,现任《纽约时报》整合设计编辑、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发掘未来可能在生活中全面普及的新科技。
作者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表明了自己在数字时代的立场,用“我吃了我的狗食”讲述了自己作为《纽约时报》工作人员和长期以来的读者身份取消了订阅该报纸的派送服务。他告诉客服人员:“我只是不再读它了。”究其原因,并非他不再喜欢《纽约时报》了,而是互联网的发展和《纽约时报》的多元促使他抛弃了纸质报纸,为自己的数字移民身份又增加了一个标签。他谈到还会阅读《纽约时报》的电子版,用有限的阅读时间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而且在他和他的实验室同事的努力下,访问《纽约时报》电子版有不同的方式,比如Web网站、iPad中的应用程序、Kindle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读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阅读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可想而知,作者的这番言论在《纽约时报》内部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但这份已经创刊160年、获得超过100次普利策奖的报纸发行量已经从二十年前的每期120万份下降到现在的每期不到100万份,而且下降的趋势有增无减。而报纸的订阅量虽然下降,但并不代表读者对报纸内容越来越失去兴趣,而是报纸的网络版本拥有了展现内容更好的方式,比如对新闻报道的即时性、相关内容之间的超链接、与读者互动的平台、音视频的嵌入等。
在本书出版几个月后,《纽约时报》宣布从2011年3月28日起,《纽约时报》对其电子版内容全面收费,非付费读者每个月只能免费看20篇文章,还想再多看,就得订阅《纽约时报》的套餐。最便宜的一种套餐是“网站+手机”浏览,每月15美元,最贵的套餐是 “网站+手机+平板电脑”,每月35美元。传统纸质报纸订户,自动享受最贵套餐,不必另外缴费。[2]同时,《纽约时报》计划在未来(有人说为2015年)停止纸质版本的发行,进行全面网络化经营。[3]
《纽约时报》一系列的数字化战略调整是因为大势所趋还是作者通过本书提前为报纸的未来发起的号令枪?作者在前言抛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活在未来”、“很快地,你也将置身于未来”来表明媒体未来的方向和读者未来的角色。然后,作者用了八个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
2 本书的内容
在第一章《兔女郎、市场与底线》中,作者首先提出“色情产业为科技指引方向”的观点,他认为色情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无论是从纸质的图书和期刊,还是电影、互联网、DVD、3D技术的电影、个人化的影像等,色情产业总是走在科技应用的前方,用一位从业者的话说:适当的价格、品质、分众性以及即时性是人们愿意付钱换取的服务。因此,作者认为未来的用户既追求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同时也会对具有鲜明特点的业余产品感兴趣,个人化的服务很重要,而且最好的服务展现并非应用相关科技,而是去创造出这种科技。
如果说第一章是抛砖引玉,借色情产业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来表明传媒产业不要固步自封的话,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开始从不同的方面分析数字时代是如何影响我们以及我们又如何促进科技的发展。在第二章《抄写的僧侣与漫画书》中,作者对“世界即将在进步的名义下被搞砸”这样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这种观点在任何一项科技产品的产生下都会存在,比如有人认为电话的出现会使“音乐厅和教堂变得空空荡荡”,“电话可能真的是美国的敌人所发明的设备”。作者认为对新事物的恐惧以及对未知的恐惧,都是常见的折磨。而且,还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带着新经验往前冲,害怕自己可能错过什么;另一种则是因为恐慌而感到迷惘与落伍。
一般说来,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摧毁一部分旧有的秩序,比如印刷术的出现,加速了宗教改革,并让文艺复兴成为可能,这必然削弱了神职人员、政客等的掌控范围和权威性。恐惧甚至抵制新兴事物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旧有秩序的掌控着,他们害怕失去原有的利益。现在的互联网同样担负了打破旧秩序的任务,它让每一位用户化身内容的制造者、传播者成为可能。以前的文献是由上而下衍射的,比如《大英百科全书》,专家们对词条进行撰写、修订、发布,而在数字时代,像维基这样的百科网站除了全民参与,也呈现出自下而上的影响。维基百科的词条被新出版的诸多辞典所借鉴和收录,比如Google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网站已经被《韦氏大辞典》(2006年版)等多部辞典所收录,而自从维基百科创立之初就已经有Google这个词条。
在第三章《你的认知路线图》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叫做“四方”(Foursquare)的网站,如果我们在某个地方,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在这个网站签到,可以看到附近其他人的情况,并共享相关信息。作者由此开始对社交网络的兴起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如同现在很多人对此的鼓与呼,作者对于社交网络赞赏有加,并且引用了一个他人的调查发现,来说明“没有证据显示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人变得遗世独立”。
第三章和第四章《建议与群》都是在讨论颠覆传统的社交网络,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Facebook已经有了超过6亿的注册用户。我们可以在此获得其他人推荐的信息,也可以共享自己的认知。这一切比起传统的社交方式来,不仅快速便捷,而且与以往获取信息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获取非同质化的信息更广泛一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基本上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但也会看到很多之前根本不会或者不屑去看的资源,比如左派的人士不太会看右派的报纸,相反亦然。互联网打破了不同观点间的藩篱,让信息流通的多元化更加充分。
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网络上,建立个人知名度与信誉,可能比依附在有名声的机构来的重要。”他认为如果网络作为一个信托社会,我们可能会更相信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大公司。他引用了一个数据:1985至2009年,一般大众对新闻媒体正确度的信任,从55%降到29%,并评论说如果受访者是新闻从业人员,这个数字会更低。
我们可能因为一个朋友在网络上写的书评而去购买此书,这是基于我们对于这个朋友的信任。通过豆瓣的图书排行榜,我们能够找到自己可能心仪的图书。豆瓣还可以把你曾经读过的图书进行相关主题的推荐。而这些都是传统阅读环境下很难实现的。
社交网络与传统的社交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自己有更大的主动性来交友。在现实的环境下,我们的朋友可能是意见相左的同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更多地是在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网络中的角色。Google的前任CEO表示,Google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改变搜索系统的筛选和排序功能。他们通过整理社交网站的个人观点、兴趣,将搜索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社交圈的成员。
第五章《当外科医生玩起电动游戏》和第七章《警告:前方危险》从两个方面来谈论网络对于人们可能的“危害”以及人们面对网络的恐慌。作者提到了一篇名为“电子邮件对智商的损害比大麻还严重”的研究报告,这份研究调查了一千多名英国人,发现那些同时接收讯息和工作的人智商会降低10%,这比吸食大麻后智商下跌的数据要高出两倍多。还有不少专著也对于互联网持保留观点,比如有一本热卖的图书:《最蠢的一代:数字时代如何让美国的年轻人变笨并危害到我们的未来》,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所持的立场。作者针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我们生来并不会阅读,我们的大脑并不会因为使用电脑和相关技术而演变。一些神经科学家也证实一颗五百年前,甚至一万年前的大脑,和目前人类的大脑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且,我们的大脑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的周期约两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只需要一周。人类的大脑可以有效地征服这些新科技,然后以创新和多样的方式运用它们。
作者其实是在表达一种“一心可以二用”的观点,有人称之为互联网下的“注意力不足”。当你一边看着新闻或者读书,一边与朋友进行网上聊天,看到精彩的段落,还会通过社交网站发布出去,这种“一心多用”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明显了。没有持续性的注意力,这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焦虑。作者并不否认这种现象,但他引用了杜克斯和马华的发现来表达他的观点:“虽然人们绝不可能同时进行两项工作,但可以透过重复训练来改善他们多重工作的能力,进而改善处理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一直以来,我们基本上认可阅读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且在阅读的空间里会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力,心无旁骛地在书海中遨游。但数字时代环境下,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深阅读”、“浅阅读”的出现和争论印证了这一点。在作者看来,深阅读是脑部成长和心灵成长所必需的一部分,“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阅读或学习都以这种形式进行:它可以和其他媒体方式取得平衡,让大脑有不同的学习工具。”
第六章《我在中心点》和第八章《未来的面貌》中,作者提到了目前我们在数字时代的主动性以及未来的种种可能,比如他对媒体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新闻的未来是什么,还会有新闻存在吗?”他认为我们作为信息时代的个体已经不能满足于等待信息,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地参与到其中。我们与其说是购买信息,不如说是对信息的体验,而价格、质量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和iPad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Kindle中的电子书籍更为便宜,而且60秒内即可下载完成,而iPad的图书应用程序将传统的书籍体验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层次,里面不但有文字,而且还有音频、视频、超链、社交分享等,这都是对传统阅读的颠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阅读的体验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而且是我们生活的延伸,就如同汽车是我们双脚的延伸一样。
作者在后记中以给“执行长、出版商、制作人、编辑、记者、广告部主任、导演……”等的一封信来表示我们应该向传统的媒介告别,就像是提前为其所作的墓志铭一样。他认为媒体将无处不在,它将是业余的、专业的、无限的,而且会以“一口、点心和全餐”等形式存在。同时,信息的权力已不再神圣,并不是由媒体巨头在把持,信息的消费者也具有同等的影响力。“我们需要驾驭这种学习,并共同协助探索未来。”
本书讲的是在数字时代,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走向。所以,本书除了发行电子版外,也在纸质版中加入科技的元素。在每一章开始,都会有一个QR码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的应用程序拍下QR码的图像,通过QR码的信息转化,可以看到如同彩蛋一样、纸质版没有的内容,这包括视频短片、其他相关文章的超链、互动式的体验等。
3 本书带来的思考
本书的作者虽然自称为“数字移民”,但他更像是“数字原住民”。1996年出版的《Being Digital》(中译本名为《数字化生存》)和2008年出版的《Born Digital》(《生于数字时代》)正好反映出这两种群体。而这两者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享有趋同之势,作者的思考的确会给读者带来很多借鉴。
自从Michael S. Hart于1971年在古登堡计划中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图书以来,40年过去了,人类文明成果展现的载体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悄然地进入到了数字化平台,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阅读已经不再囿于图书及文字,而是多平台、多资源类型的展现。
3.1 技术发展改变了阅读方式
本书作者抛弃纸质版的《纽约时报》,这并不是个例。有人说昨天的报纸一文不值,在互联网时代,一进印刷机,报纸就已经成为了废物。所以,“没有什么能比昨天的报纸更加一无是处,除了被销毁的过期报纸。” [4]
当我们在阅读新闻的时候,网页中会出现一个嵌入的音频或者视频来还原背景;当我们在iPad上阅读一本图书的时候,里面加载了几个视频,作者在讲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当我们在做家务的时候,打开电子书阅读器,用文本朗读功能将耳朵唤醒,使得我们的眼睛得以放松。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读者来说,这就是他们了解世界、洗涤心灵的古登堡。
3.2 技术变革改变了信息结构
本书作者谈到微博Twitter对于人们的影响,我们不再通过长篇阔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短短的一句话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数字时代的信息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及其长短,是利用一切IT技术进行内容的多样化展现。我们既读“书”、读“图”,也读“网”。根据comScore公司统计[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在2008年12月份的访问量为59亿次, 2010年五月份的访问量就达到了146亿次,而这个庞大的数字仅是由美国网民贡献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片分享网站,Flickr在2010年9月存储的照片总量达到了50亿张[6]。2010年10月,亚马逊又推出一种叫做“Kindle Singles”的计划[7],吸引作者在Kindle平台发布篇幅介于短篇和长篇著作之间的“小册子”。在传统出版的模式下,这种篇幅的作品也不常见,而Kindle的此次举措正是适应用户阅读习惯变化的一招妙棋。
3.3 技术进步改变了传播范式
本书作者是技术改变世界的极客,他现在的工作是展望未来,试图预测科技与媒体在接下来二到十年间如何运作。在数字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呈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免费资源,Google引领的“免费+广告”模式甚嚣尘上。同时,从互联网之初的Web网页浏览到平板电脑、手机的应用程序查阅,信息的传播平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只需要随身携带一个阅读的终端,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查询信息。
作者重点提到的社交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是Web2.0技术下较好的例证。社交网络所具有的信息发布和分享特征使用户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某些资源,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去进一步的阅读。传统的口耳相传移植到网络中,使得少人问津甚至是历史遗孤的资源游入“蓝海”中,甚至跃入“红海”。就连我国的购物网站淘宝网也将计划推出社交功能,通过用户购物类型的相似性进行关联物品和人群的推荐,达到促销的功能。
4 本书的遗憾
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摩尔定律”都要失效。我们面对这些变化,也需要思考是否能够适应技术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伦理是否也是混乱与无序的。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用这句话来讨论今天的数字时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惜的是,作者就如同拿着长矛的堂吉诃德,对于这方面的反思较少。
作者提到的“注意力不足”还有一个相应的专业名称“互联网注意力缺乏症(IADD)”,虽然他认为人脑有着对事物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但不可否认这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深度。一项研究表明,读者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的时间大大高于通过阅读查找文献的时间。读者容易把在网络查询信息的过程误作为阅读学习,满足于在深度阅读的大门前徘徊。[8]
我们的阅读时间变得越来越碎,阅读的篇幅变得越来越短,这会渐渐影响到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深度。爱泼斯坦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阅读所塑造的。诚哉斯言,如何进行阅读,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个体的思维方式、创造力和人生观,而社会的未来将会由这些个体的集合组成。我们有理由静下心,少一些信息焦虑,多一些理性思考,深入探究这些发展中的科技如何吸引我们的大脑注意,而我们的大脑又如何逐渐适应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大量信息。

参考文献
[1] 尼克•比尔顿著, 杨雅婷等译.一位数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 Twitter e-Reader如何翻转我们的世界. 台北: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2011
[2] 纽约时报电子版收费的贵与乱.http://www.donews.com/media/201103/403556.shtm
[3] 纽约时报将停印刷版.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edition-view-160280-3.html
[4] 罗伯特•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29
[5] comScore:5月YouTube视频访问量创历史新高. http://tech.sina.com.cn/i/2010-06-25/08284350288.shtml
[6] Flickr网站用户上传照片量达50亿张 年增10亿. http://tech.cn.yahoo.com/yxk/20100919/4c26.html
[7] Kindle Singles Will Bring Novellas, Chapbooks and Pamphlets to E-Readers. http://www.wired.com/gadgetlab/2010/10/kindle-singles-will-bring-novellas-chapbooks-and-pamphlets-to-e-readers/
[8] 利求同.互联网大脑,能阅读思考?.书城,2011(4):18-22

本文作者张洁,发表于《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八期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