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d产品大卖,乔布斯仍屹立神坛_iGod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iGod > iGod产品大卖,乔布斯仍屹立神坛
古稀Hyde iGod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03 12:02:50

iGod产品大卖,乔布斯仍屹立神坛

古今中外有不少乔布斯的传记,以乔布斯为主题的书籍和文章至今仍层出不穷;作为君主式的人物,更有乔帮主亲自授权并监督的官方传记。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在世之时他的确做到了改变世界,去世之后他仍通过他创立的苹果和他留下的言论影响着整个世界。与其他书籍和文章极尽夸奖之能事不同,《iGod》一文对乔布斯提出了诸多质疑,意图将他拉下神坛。叶夫根尼·莫罗佐夫是以唱反调著称的,经常给科技界、互联网界的乐观情绪泼冷水,本文也不例外。

文章依托艾萨克森的传记和乔布斯在各大媒体上发表的言论对乔布斯进行了分析。莫罗佐夫认为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极为详细却也很是平淡,从他的书中我们并不能了解更多关于乔布斯的东西,“这本传记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新发现,这不一定是艾萨克森的错。”此言大概意指传记受到乔布斯监督,只能写乔布斯想要表现的内容。乔布斯享受对苹果和他本人的密切关注和报道,但是他希望一切都按他的规矩来。文中多处对乔布斯的独(?)裁性格和暴君脾气进行了叙述。

乔布斯在产品设计上有着对纯粹的执着追求,苹果前设计总监艾维也热爱纯粹——当然如此,否则乔布斯也不能让他担任设计总监。乔布斯强调产品的形式与本质契合,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追求简单实用,这从早期设计的拟物化可以看出。“包豪斯的理念启发了乔布斯的整个职业生涯。”莫罗佐夫说,苹果的设计理念是继承了包豪斯风格并对它进行了修改。乔布斯是喜欢包豪斯风格,设计是有艾维来做的,艾维对包豪斯风格的着迷缘于其父母购买的一台博朗榨汁机。

在包豪斯设计理念下,苹果追求产品的功能性和美感,与此同时,乔布斯也痴迷于营销。做好产品和营销是矛盾的,营销是对消费者的诱导,甚至带有阴谋成分,而乔布斯似乎丝毫不担心营销冲淡产品的原始本质,并且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这让莫罗佐夫也觉得十分“了不起”。

所有的公司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在创立一段时间后突然变得不酷了,缺乏持续的创造力。连乔布斯十分敬佩的惠普也没逃过这个厄运,为了不重蹈以前伟大现在平庸的那些公司的覆辙,苹果积累了1000亿美金的现金流,以保证能够在遭遇危机之时撑过去。一个更大胆的举措是,苹果敢于自我颠覆。在iPod成为王牌产品后,苹果推出的iPhone便对iPod进行了颠覆,iPhone能够做到的没有一台iPod能够做到,但前者却能做到后者能够实现的一切。尽管iPhone会蚕食iPod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但乔布斯认为能够用创新补回来。

乔布斯对细节的超强控制欲体现在苹果对产品生产和售卖的过程中,苹果的系统是封闭的,自成一体。虽然苹果没有一条龙式的全产业链,但是它与诸多供货商合作,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把关,尽管这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因为合作厂商过多,苹果也承受着对供应商劳工工作条件的舆论压力。为了保证不出问题,苹果绝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谁能够保证苹果的产品线谁都可以是合作对象。到了最后的销售环节,苹果不惜工本在世界各地建立专卖店。苹果如此小心翼翼,所以莫罗佐夫对苹果与富士康的全面深度合作感到不解。

乔布斯曾对洗衣机进行了一番哲学思考,在洗衣时间、洗涤质量和用水量等方面和家人进行了长达两周的讨论,拆分蕴含在不同洗衣机中的价值,乔布斯也乐此不疲地强调苹果产品具有的价值,然而他却从不像思考洗衣机价值那般要求自己的产品,莫罗佐夫批评道。乔布斯公开宣称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只需接受他——乔布斯创造的产品即可。莫罗佐夫认为,乔布斯在产品生产上实际受到亨利·福特的理念影响,苹果产品就好比福特T型车,是普适的,每个美国家庭都值得拥有。

正如T型车造成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莫罗佐夫认为苹果产品也在造成破坏,阻碍互联网发展,当人们越来越多使用App访问网络服务时,浏览器便变得可有可无了,而这是对万维网的极大破坏,使得群体分解为个人,影响到团结、平等等价值观在互联网世界的推广。莫罗佐夫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世上的确存在拜乔布斯教、拜苹果教,作为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仍对世界产生着巨大影响,不过他有些太高估苹果的影响力。苹果并不是统治世界的具有政治性的跨国寡头企业,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和苹果是竞争对手,他们的市值并不低,影响力也不可谓不大,许多与苹果相反的理念和产品也受到欢迎。

苹果以封闭而著称,谷歌以开放而出名,两者都不乏拥趸,他们正以自己的影响力塑造着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作为白俄人,我想莫罗佐夫是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所有伟大的人物都必须顺应历史趋势,大公司也不例外。乔布斯去世后,我们看到苹果正在发生改变,推出了小屏iPad和大屏iPhone,以迎合消费者口味,苹果也因此饱受诟病,被认为创新乏力,不像以前那么Cool了。我们目前不知道按照现在的进程发展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苹果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信息成为人人唾手可得的东西,世界正因此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席卷突尼斯、埃及、叙利亚等过的阿拉伯之春是最好的明证。

即使在用词上对乔布斯持一种批判态度,整篇文章却是对乔布斯的另一种推崇。乔布斯确乎是某种意义上的神,但它和宗教上的上帝、我们中国所谓的圣人是有本质区别的。消费者看重的是产品是否好用,股东看重的是创造了多少利润,商人想要学习他经营公司的能力。商业就是售卖产品,到达终极地步便是售卖理念。或许乔布斯有改变世界的梦想,我们也相信他有这野心,假设他意图留下的形象鼓舞着广大有梦想的青年去追寻梦想,这也是大功一件。

莫罗佐夫的文章不会破坏果粉心中乔布斯的形象,实际莫罗佐夫根本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来“诋毁”乔布斯的形象,反而“沦落”到对个人私德的攻击,说乔布斯言行不一:宣扬自己的佛教信仰,实则在1985年便失去了对灵性的追求;为数百万美元的利益倒签期权,陷入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纷争;作为有禁欲倾向的简单主义者,却要求公司为他带家人去夏威夷度假提供私人飞机。将这些写在文章开头是很狡猾的,从一开始便颠覆形象,让读者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乔布斯,去读后面的文章。

除非有乔布斯的才华,否则不要拥有如他一般的暴君性格;除非制度改变,否则中国永远不会出一个乔布斯。人们对很多事还是很清楚的,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并不盲目崇拜乔布斯。莫罗佐夫的文章倒是能给不理性者提一个醒: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阅读一本书,带着独立精神去崇拜一个人。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iGod产品大卖,乔布斯仍屹立神坛”的回应

德瓦力 2015-02-07 01:47:15

iPhone拜物教是我们时代的隐喻,它表明科技已经取代上帝,人们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并对它进行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