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社区,加入而非退出_未来的社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未来的社区 > 人类需要社区,加入而非退出
湛庐文化 未来的社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02-27 15:02:20

人类需要社区,加入而非退出


“人类需要社区。”早在1887年,费迪南德•腾尼斯(Ferdinand Toennies)就在《社区与社会》中提到了此观点。100多年以后,腾尼斯所希望保留的社区,也就是那种传统乡村社会中的“有机制”(organic)的社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按照彼得•德鲁克的预见,今后,人们的任务将会是创建一种前所未有的城市社区。与历史上的传统社区不同,城市社区应该是自由自愿的,并且也要为城市中的个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取得成功,做出贡献,脱颖而出。

至此,我们可以获得对社区的几个基本认识。首先,社区不是我们日常语境下的住宅社区(前者的范畴要远大于后者),它有点类似于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当公众就有关公众利益的重要事件交换看法观点时,公众领域就出现了。它是公众意见形成的地方。当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重要的政治话题时,公众领域就变成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其次,社区更多是一个抽象概念,像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中对民族国家的分析那样,“诸如民族国家这种实体是抽象概念。通过对惯例、民族、神话、传说、旗帜及其他象征的信仰分享,人们连接在一起”。社区也是如此。它并没有实体,如同武侠小说中“江湖”一样,名词称谓的外在多过它具体实际的内涵。戴维•乌尔里克(Dave Ulrich)就指出,塑造强烈而鲜明的特征,建立明确的准入规则,用标志、传说以及故事建立和维持价值观等在社区创建中是极为关键的。最后,社区的未来样貌可以从目前全球化浪潮中部分组织的发展中一见端倪。正像经济一体化带给许多跨国公司的契机那样,未来的社区可以轻松跨越各国边界,国籍民族或许不再是限制“走到一起”的障碍。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职业习惯、奋斗目标等要素会取而代之成为人们选择跟谁共同生活、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标准。当然,考虑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现实距离,信息技术地位举足轻重。詹姆斯•巴克斯戴尔(James L. Barksdale)《动态组织社区中的通讯技术》、马歇尔•戈德斯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全球化通讯与社区的选择》和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虚拟社区》等文章提到的一个相同观点,使用新通讯技术对帮助建立社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8年前,也就是1998年,美国德鲁克基金会已然意识建设未来社区这项课题的重大意义。于是,他们组织了18位享誉世界的管理大师(学家)各自写了一篇命题作文,文章围绕“未来的社区”展开。18篇文章后来汇集成册,便成了《未来的社区》一书。书的开篇照例是彼得•德鲁克提纲挈领之作。在名为《城市文明化》的引言中,德鲁克提出了一个观点,在已经到来的21世纪,最需要的是非营利性社会部门组织的蓬勃发展,在城市这一新兴的社会主导环境中进行社区建设。“只有社会部门的机构,即非政府、非商业、非营利性组织,才能够创建社区,满足现在市民、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工作者的需要,而他们正成为发达社会的主流。原因之一是,只有非营利性组织才能提供我们所需的社区多样性——从教堂到专业协会,从照顾无家可归者的社区组织到健身俱乐部。非营利性组织也是惟一能满足城市第二需要的部门,即城市成员实现市民价值的需要,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这部分人正成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群体。”把这一些功能转嫁到企业公司,希望它们帮助实现,其实是种自欺欺人的想法。

引言之后,本书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社区演进的潮流”,四篇文章中莱斯特•梭罗(Lester C. Thurow)的《经济社区与社会投资》值得推荐。作者提出:未来的社区不会由经济纽带联结到一起,也不会有重要的经济维度。但与此冲突的是,市场经济背后需要一个社区,去完成它不会完成的长期投资。简而言之,我们的社会将会做一个有趣的试验。没有社区概念的经济有可能运转吗?不去理会经济问题的话,社区有可能运转吗?根本的问题很简单,谁在今天代表着未来的利益?显然,莱斯特暂时给不出答案,作为学者的他更多是提出问题的。

第二部分是“社区的价值”,探讨的是各种社会的伦理尺度。其中,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的《理想社区》。他对于他心目中理想社区的构建倒是举重若轻。正如他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诸如此类励志书当中,用“数字管理”说事那样,他在该文中又用了一些原则,譬如创建联系、投身于一种事业、做志愿者、奉献1/10时间参与社区服务、接纳一项事业等等。第三部分“新的通讯技术对未来社区”和第四部分“创建组织社区”其实可以并为一个部分,那是对社区建设若干方案的探讨。除了要重视电子通讯技术外,其他的方案还有吉福德•平肖(Gifford Pinchot)《在工作场所创建社区》中提到的,确立共同的目标;利用好激励;建立一种共享的氛围;朝着平等的方向努力;在内部建立非营利性机构;给予安全感和爱。詹姆斯•赫斯克特(James L. Heskett)在《未来社区中的成效管理》认为首先社区成员对服务部门的评价越来越多地以成效而不是勤勉程度为依据;其次,依据事实而不是主观看法进行管理,成为一项对社区服务部门极其重要的要求;第三点,对于成效管理来说,考核方法仍然是一大难点。第四点,在那些依靠公共财政预算的非营利性服务部门进行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五点,要想收获丰硕成果,总要付出艰辛努力。戴维•乌尔里克《创建价值观社区的六个要素》中提出塑造强烈而鲜明的特征;建立明确的准入规则;在不同的区域间共享信息;形成连环互惠;用标志、传说以及故事建立和维持价值观;找出相似点,使整个社区有亲切感。苏珊•摩尔斯(Suzanne W. Morse)在《构建成功社区的五大基石》中认为“决策机制”、“社区工作组织”、“和谐的社区生活”、“创建公众领导力的广泛途径”和“培养下一代的策略”在成功社区构建中是贯穿始终密不可分的。

最后一个部分由理查德•舒伯特(Richard F. Schubert)、里奇•利特尔(Rick R. Little)的《孩子就是未来的社区》和阿亚拉二世的《展望未来的社区》两篇文章组成“全球化社区”。该部分从全球化角度预言了一些趋势,譬如“未来社区不如传统社区关系紧密和亲密,因为人们将把他们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当地社区中去”。“更多的志愿和公益事业,因为人们将联合在一起,不再有意识形态和阶级的区别,而是为了推进公共福利事业”。

不管是否能被言中,在距离21世纪还有几年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市民社会、社区生活,这种洞悉时代潮流的先见在我们汗颜的同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知道,这本1998年出版的书,在中国问世的时候已经是21世纪后的2006年了。一次,在某学术交流会上,某教授对我的论文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提到的中国行为科学的文献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我知道的,国外从五、六十年代就有专题研究了。我答,是的。因为人家从那个时候开始,然后己经翻译、引介、传播、接受,到我国80年代末也是正常的。我应该没有误解他的问题,这样,他在学术“本土化”的同时,或许是忘了“放眼看”了。如果对未来社区提点看法,我只补充一点:我们可以站得更高一些,走得更远一些。

【美】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定价:32.00元。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日
作者:杨吉
地址:浙江宁波尹江岸二村2幢8号601室
邮编:315012

展开全文
有用 1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人类需要社区,加入而非退出”的回应

身临深渊 2007-04-25 11:49:49

多谢您写了这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