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随时都能出发的我们_致总有一天会出发的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致总有一天会出发的你 > 写给随时都能出发的我们
smarttree 致总有一天会出发的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04 16:05:51

写给随时都能出发的我们

从《背包十年》开始(对不起,我绝不是特指这本书),游记型的旅游书便大热。这种书的共同特点就是:大量照片、琐碎的行程(有的时候甚至像“流水账)、作者旅途中的“惊险”,以及点滴的感悟。哦,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以域外游记为主。总之,大量图文结合的、调子柔软的、涉及域外的游记书,与其说是作者的心灵记录,更像是对于没有去过那些地方的读者的一种“攻略”,兼风光指南。
在拿到《致总有一天会出发的你》之前,我对这本书,没有太多期待。(嗯,书名还是令我心动了,只不过不知道这个“出发”究竟开始在将来的什么时候。)

我没有想到,这本书通篇,几乎没有照片。只有寥寥几张“题图“,看上去也跟内文不甚关联,似乎是责编为了不让版面太空而随意放上去的。

好吧,如果是游记,是旅行随笔,究竟怎样的文字与故事,是可以不用图片,就能形成自己的力量的呢?
这本书,居然让我一口气看完——总的来说,是可以归结到过去年代里的,其实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随笔”去的。
这是一本讲“城市”的书(只有一两篇,是纯粹讲述景点如武当山的),大概就因为,城之于村,更具备文化上的丰富感和沧桑感。
与其他图文相配,讲述自己旅行经历的热门旅游书不同,这本游记,几乎不谈作者自身的游历故事,讲述的都是到临的某个城市,彼城的风景与光影,从前与现在的点滴。作者是个沉默而通透的观者、叙述者。似带着微笑,安静漫步、游走于目标之城的大街小巷,是一个人的,思索的,澄澈的。
正因为是(仿佛)一个人孤单的行走,所以更容易进入这座城市的内心。他的体悟,也时刻将景与历史,景与处世,景与人生结合,从而得出淋漓之语,痛快之思。比如说南京:“龙盘虎踞的六朝古都,经历了太多跌宕的历史。一座城的历史,有光辉有阴暗,有成功有失败,这样这座城的历史才会丰厚;一座城的风景,有大气有细腻,有壮观有委婉,这样这座城的风景才会绵长;一座城的文化,既能激动青年人,又能打动中年人,还能感动老年人,这样这座城的文化才更有力量。”“一个城市的伟大就在于它的成败跌宕,一个人的伟大,也许就在于他的顺逆起伏。……若能坚强,即便遭遇不幸,内心也永远不会陷落。”说云南和顺:“如今的和顺,已经不是《北京爱情故事》演绎之前的模样,她多少已背负一些尘缘的色彩;以后的和顺,或许会被施加更多的变化。就如感情路上,你曾失去的、正在经历的、可能遇见的人和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感情和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当你在愿意、可以、并值得经历的时候,一定要全心全意去尝试,因为爱情原本就是简简单单的东西,也因为当时光远去,一切都再也无法重来。”说上海:“人要有包容之心,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种的生活;人要有高速之力,这样才能从容地享受激情;人要有细腻之情,这样才会在生活中时常收获感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先见过世面,再懂得情面,最后驾驭得了场面,这样步步成熟的过程。”……这些形形色色的感悟,都是各个不同的城市教会他的。
其实这些城市,不是那种特别偏远的小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大家都知道,甚至都熟悉,多数人都去过的城市。作者不是个旅游达人,想必那些城市,其实也就是他的公务目的地,“游”只是出差之余兴,恰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因此,看他写这些城市,景色便重新栩栩如生,心境便感同身受,得来的种种慨叹,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共鸣。我尤其喜欢他笔下的成都,锦官之城、安逸之乡,美而闲雅,充满市井人生的喜乐祥和——在这样一个年代,日日都是“打拼”的生活状态里,在那样的地方生活,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吧?起码在我去过了成都之后,真的是时刻会在脑中氤氲起那些色彩、声影和记忆。“在成都这样的地方旅行,还有一层与众不同的意义,就是它所带来的清凉之感有着长长的保鲜期,而且能够持续发酵。某一刻,当内心遇到很多事情的冲撞,似进迷宫,百思不得其解时,忽然想起在成都某处感受过的静心雅致,顿觉心中如饮清泉,甘之如饴。彼时彼刻,也许内心的感悟并未有那么多,但是,所有的影响都在内心预先保存起来,到了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此时此刻,那些影响如锦囊一样跃然而出,给出明镜一般的指引……”说的难道不是吗!
当然,如果没有经历过奋进,是不会体会出成都的好与妙的。成都文化的安逸不在于不思进取,而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的宁静致远。“它就像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磨砺,才懂得稍稍退后一步对于生命的重要。这样的人,不沉溺于最前沿的物质和现代,心中略带隐世的倾向,个性日趋质朴与平静。这样的人,宽厚、温良,会让人喜欢,让人心安。这些,也正是我们旅行于成都时,最应去感受和汲取的。”“成都的慢生活能让我们明白,越是在这个需要格外努力的社会,越是需要一颗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作者没有再写,而我自己的体悟便是:成都之行后,几乎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慢下来,重新思考人生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所谓“值得”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每一天,都应该无愧我心。

这些城市,这些景点,既有西安、成都、南京、北京、洛阳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有上海、香港这样虽然历史不长,但文化的宽度足够的韵味之都,还有桂林、曲阜这样的特色城市。有的城市作者虽然没有去过(丽江),可是他通过别人的描述,感受着别人的经历,心中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神州大地,处处皆风景,也处处有风情。“旅行就是如此的,你心中怎样去想,景色就会怎样给你回馈。你渴望纯净,它给你洗礼;你期待壮游,它给你自由;你盼望涅槃,它给你重生的力量。”怀着欢喜(比厌恶难得多)上路,前方总会给你以欢喜的回馈吧。
不足之处便是议论的地方稍嫌多,有的城市游记,其感叹的句式甚至都雷同(“我想,这是xxx城教会我的”);旅行路途上几乎没有故事,都是看与思,少了作者自身的个性。而一部好的游记,肯定是地点的性格与人的性格有互动,有结合的。过于智慧而隐忍,必然或抹杀几许人间的绚丽,而旅行的目的,起码是最初的目的,不就是要寻回这些绚丽的吗?

是亲切平和的游记,也是亲切又清醒的心灵记录。我也突然明白,“出发”绝不是一个具体的行为,而是某种新境界的开启。那么,带上勇气和信念,我们可以随时出发,随时停驻,随时回顾,随时品掠,然后继续前行。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行步的路途。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写给随时都能出发的我们”的回应

春晖nirvana 2014-05-05 09:54:29

谢谢你!入木三分的评论!很多点评直接洞悉了我在写作过程中的信心和忐忑之处。我想,最极致的书评莫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