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同一个_鲜花的废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鲜花的废墟 > 另一个,同一个
短章 鲜花的废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6-26 00:06:37

另一个,同一个


没有胜者,除了真主。

这是布满了阿尔罕布拉宫的一句铭文,表面看起来洋溢着一股戾气。但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古兰经的教义。

在这本书里,作者的心头萦绕的倒的确是阿拉伯人高歌猛进伊比利亚半岛的狂妄,甚至断言历史上东方只有两次战胜了西方(竟然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一次是阿拉伯人占据整个西班牙乃至地中海,第二次则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种自负和狭隘真的不该成为榜样。面对着这些文字,我开始怀疑,伊斯兰的教义是否真的很容易让人走向偏狭,抑或这种偏狭只是在长期的压抑中被迫形成的保护膜。但无论是哪种原因,这都让人很不舒服。

与之相反,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则时时牵挂阿拉伯人落败后的悲怆,那种凄凉和历史上的所有失败者一样,是一种日暮西山的境况。但是吊诡又有趣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感所赖以寄托的意象却是完全一致的:直布罗陀、格拉纳达、弗拉门戈、阿尔罕布拉……这些事物全都沾染着一股接一股的悲凉,而它们无不来自穆斯林的胜利与溃败。读这些书,仿佛能够闻见西班牙的空气中那充溢着的沉重的历史气息,在那里阿拉伯的基因仍然在深刻地改写本土文化和生命。

阿拉伯人的影响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甚至想到,拉丁美洲的那动人的生活与作品是否也在冥冥之中得到了他们的启示?或者也许,在事实上侵入拉丁美洲的西班牙人的确已经过阿拉伯人的改造,并成功地将那种独特的悲凉和闷热的情感传递到美洲大陆。最后的最后,这种间接的传染便造就了拉美的迷人风情,和人们的独特的生活态度,乃至魔幻现实的作品——它们的主要功用不是创造什么,而是展示着已经存在的那个世界,那个难以为外人真切认识的世界。

历史在偶然间被造就,并顺带着生产出必然性这个副产品。然而当我们在苦心寻找必然性时,可能偶然正在动用强大的力量对前者加以改造,来造就新的历史。正因为此,我们无法认识什么,更无法评判什么;我们只能观察那些曾经或正在存在的事物,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无论如何,我真的愈发向往西班牙和拉美——或许后者并非另一个,因为它们其实是同一个?

没有胜者,除了真主。

也许这并非自负与偏狭的表现,而只是臣服于命运的哀叹。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和他们也就成了“同一个”。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另一个,同一个”的回应

暮雨外的子规 2015-06-04 00:25:39

西班牙和拉美有很大的不同,不应该视作一体。拉美有丰富的原生文明和来自黑非洲的文化基因,同时几乎没受过伊斯兰教的影响。拉美各国的天主教信仰普遍比西班牙浓厚得多。此外,拉美各国之间差异也非常大,放在一起讨论其实并不合适。

lucinda 2011-10-05 15:54:04

当大家都在回避各种与穆斯林有关的问题时,他却努力的去寻找,记录着,体验着穆斯林的一段段独特的时期,历史总需要有人去记录,有人用心去记录。

竹直梅孤 2011-06-26 09:28:51

他好像只是习惯于站在少数派一边,去了美日就改口大骂帝国主义。看他的书的最大好处是能增长点不知道的穆斯林知识。

短章 2011-06-26 02:01:36

是,太过于执着的纠结了,整个身心和精神仿佛都被笼罩在一个密闭的外套里,方向和思路都成为固定的东西。他们关系好我倒不知道,不过想想也不足为奇,毕竟张也算半个搞历史的,又常在内蒙跑。

竹直梅孤 2011-06-26 01:40:28

读张承志的书,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穆斯林情结太深,无论说哪里,走到哪里话题永远离不开穆斯林,得也在此,失大概也在此。可能我这样很难对一种东西有绝对信仰的人永远不能体会。说起来他和历史地理中心的唐老师韩老师都关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