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_我去!拉萨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我去!拉萨 > 求索
泥巴 我去!拉萨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06 16:08:44

求索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名利吗?快乐吗?更美好的生活吗?学习吗?交流吗?探索未知的世界吗?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吗?爱情吗?自由吗?奉献吗?享受吗?幸福吗?

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大哲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也就是说,答案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才是正常的幸福的时代。

如今的年轻人却一味热衷于进入体制做公务员、出国留学或者考研,这折射出我们的社会是不健康的,因为体制外的普遍没有体制内的过得好,在国内读书的没有去国外读书的有前途,而学历低的比学历高的在好机会方面差得太多……虽然清理垃圾的比电子工程师收入低一些是合理的,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清洁工理应凭着自己的劳动也能过上满意的生活,因为社会不能缺了清洁工,而我们这里缺乏起码的公平。一个正常的社会,年轻人对于走进社会时的选择理应是参差多态的,当人们的追求过于单一与集中时,很难说这样的社会是正常的、人民是幸福的。

我出生的时候,好多年轻人想着解放全人类。我中学时期(八十年代初)的几次自行车远游,让我了解到农村的贫苦:早花西瓜上市时,城里卖两三毛钱一斤,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好像叫琉璃河,西瓜才卖五分钱一斤,农民已经很开心了(如果不是我这个外来的小孩子,他平时可能只卖两三分钱吧),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运到城里去卖个好价钱,他们说没有车,连驴车也没有;在廊坊,一个农民给我提供食宿,才收我八毛钱,晚上和他躺在火炕上,跟他聊起收入,他叹息着说在生产队里干一年活,结算时扣除青黄不接时借的一些口粮,还倒欠队里十多块钱(不知是不是因为他出工少呢?不过这样的收入,恐怕没几个人提得起劲儿出工吧)……八五年的时候,我跟父母闹意见,只身骑自行车从北京到无锡,这才发现河北省有些地方的房子居然还是泥做的,就是用芦苇之类的草秆编成帘子,两边糊上泥巴,顶上盖着茅草的房子,我想不明白这样的房子遇上大雨怎么办,但是七月份的时候,田里干得土都龟裂成一块一块的,禾苗都已经枯死了……自然,那时候我们都想着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富强。八九年的时候我们曾想改变当时的状况,却没想到被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九十年代,大家都想着赚钱;进入二十一世纪,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进入体制做公务员或者出国、考研……

经历过幻灭,我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朴素实在了很多,我非常喜欢的王小波曾有言:“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而我自己,我觉得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永远是最大的乐趣,旅行是探索的一种方式,即使宅在家里,看一本好书也可以是探索的另一种方式。当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两者结合起来才更完美。

细想一下,其实我想的与小波所言是差不多的,旅行无非也就是期待着遇见些有趣的事,而读书难道不是想要明白些道理么?

因此,有幸读到骑行过川藏线的唐龙写的这本图文并茂的精致小书《我去!拉萨》,我是非常喜欢的。尽管作者因为年轻的缘故,有些想法还未能很成熟,但是已经比一些喜欢在网上表达意见的同龄人想得要深刻得多了。我也非常喜欢作者真诚、坦率、不矫饰、不回避的性格与表达方式,我觉得,如果像作者这样的年轻人更多一些,我们的时代一定能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希望一些。

遗憾的是,在豆瓣对这本书的评论中,受到豆友最多赞同的却是一篇观点与作者相左的文章。之前,在另一篇我很喜欢的讲述一位老妇人孤身旅行南亚、东南亚九国的文章下面的回复里,我也读到了很多豆友与这位评论者相似的观点。我明白,真正的行动派大概是比较少会有空写评论或者回复的,但是很多人把旅行看作是逃避生活、逃避责任、发现自我、自我实现、丧失自我、自虐、探索自我、个人主义……真的让我很迷惑——天啊!我生活在什么样的时空啊?

八十年代开启民智的时候,《读者文摘》上刊登了房龙的《宽容》的序言,正是先驱者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引领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行。三十年后,我们的生活究竟该是有多难、压力该是有多大,责任该是有多么沉重,才能使人们把艰苦的旅行看作是对现实的逃避呢?这是怎样的三十年,今天的人比从前更守旧……

而我国历史上佛教与道教都有云游悟道的修行方法,与大千世界相比,自我是那么地渺小而不值一提,为什么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就一定只是用来发现自我、自我实现、探索自我呢?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真的有那么看重自己吗?

旅行可以与自由、探索联系在一起,但是被与个人主义联系在一起,只能说明我们的家庭与社会对个人的控制有多么厉害。

如果今天我们的年轻人是这样看待旅行的,不知他们会如何看待当年尧茂书牺牲了性命的“长江第一漂”,而缺失了那股精神的这一代人,对于民族又意味着什么?

作者可能是了解同龄人与为人父母者的想法,预知他们对这本书将会有的非议,所以在序言里藉着评论他在台湾交换学习时的铁人队友们自筹经费参加加拿大Ironman 226km比赛“热血不被嘲笑,却被认可”,先打过了预防针,可惜,喜欢在网上厮混的人们,可能注定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观念……

只能说,如同书中果子所言的那样,“不要太看重别人的看法啦”~~

在书中,作者反思比较多的事情之一是恐惧。他分析出,恐惧的来源,一是来源于爱与责任,二是来源于对是否该信任别人的不确定,三是来源于现实中比如路况的凶险,四是来源于前人比如驴友的夸张。

就爱与责任带来的束缚与恐惧来说,唐龙的这本书,其实为人父母者也应该读一读,在我们这里,很多为人父母者(也包括我自己)其实是在自己心理发展水平还未臻成熟时便养育着孩子,他们只是因为生理成熟而成了父母,他们养育孩子似乎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地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地生存,他们太过于重视自己的子女,以至于无法把已成年的子女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在很大的程度上,孝道这种违背人性的要求造成了“父母以爱的名义把子女当成私产来对待”的在国内广泛存在的情况。

唐龙在书中写道:“因为爱的缘故,这个世上便不再有什么一己私事,你的利是你爱的人的利,你的命是爱你的人的命,你的冒险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你怕不怕死伤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你不能死、不能伤、不可以死、不可以伤——没错,就是伤不起。你伤不起自己,因为你伤不起爱你的人。”

爱难道不是无私的奉献吗?爱真的就必须拥有对方吗?爱就意味着控制吗?爱难道不是首先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吗?

唐龙又说:“人若无所牵挂,也就无所畏惧,但若有满脑子的眷念,就注定会有满心的踟蹰。恐惧要么源于怯懦,要么源于爱与责任。”

不知天下为人父母者看到这段话时作何感想?真的愿意自己的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吗?

而在贝克囿于对父母的承诺,尽管无伤无病、状态不错,才到新都桥却不得不打道回府时,唐龙写道:“深爱着孩子的父母,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进行了道德绑架,把对孩子的关爱和自己的个人意志打包在一起,一并输出。他们对你越好,这绑架就越深。他给你一块钱,说,你去买支铅笔,虽然你想买的是一支雪糕,但钱都是他们给的,你还能说什么呢? 连命都是他们给的,你还能说什么呢?”

希望这能让自以为深爱着自己儿女的父母们警醒。

关于信任,我相信“逃票记”这段精彩的故事一定给唐龙,也将给有心的读者带来终身的受益。如同书中所言,“但有趣并奇怪的是,在我狭窄的见闻之中,不幸遭遇了坑蒙拐骗的,往往是那些心中设防的人;没那么多顾虑的人,却基本顺风顺水,没遇着什么坏鸟。相信藏民后的风险与收益,我是这么算的:遇见十个热情的,才会撞上一个冷漠的;遇见九十九个愿意帮你的,才会碰着一个蓄意坑你的。被骗,是选择相信的代价。但我总觉得,相信那九十九个带来的福利往往会多于被坑一次的损失”。

关于现实中的风险比如路况等,一方面,如同贝克从林静坚持骑行登上巴朗山之巅的勇敢行动中悟到的一样,“她让我明白,有时候适当冒一些风险,风景都会不一样。人生,不该想太多的后果”;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守团队的纪律。

在然乌湖美丽、安静、惬意的环境里,作者想写下些什么,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由此产生了疑惑:一路匆匆,看了拍了又走了,到底留下了什么?作者把灵感枯竭、才尽情断归结于知识不够,因此想回到城市里阅读、上网,赶紧充电。我觉得作者的认识有一定的道理,却不尽然。

作者此次川藏线骑行,在我个人的看法,虽强过“到此一游”的旅游,却不能完全称之为旅行。我觉得,“旅行”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重在过程而不是目的。在旅行中,我们了解当地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甚至其“之所以如此”的背景,我们体会人家的生活,从中学习到人家的知识、智慧,思考人家看待事情的角度、面向与由此得来的人生道理,从而学会真正尊重即使表面看起来“落后”或者“堕落”、“怪异”等等的别人的生活,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与人家交流各自的生活体验,让人家也有机会从这种交流中获得一些可能有意义的东西。如此,不用搜索枯肠,一定也会有很多获益在胸中了。

你看西方青年人的旅行,他们多半并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往往会在一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顺便赚一些支持下一段旅行的资金,然后才启程继续下一段旅行。甚至,我在南非的时候还发现,很多有家有业的白人喜欢在同一座城市里每隔三五年就搬家换一个地区生活,所以,多漂亮的房子,也不会没机会住得到。因此,我觉得,尽管明朝晚期的时候,前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通过书信向西方介绍了一个世俗而富裕的中国,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西方的启蒙时代,但总体上来说,当代的西方人比我们更懂得生活。

其实作者在本书中有很多有深度的思考,他悟到了把大目标变成分阶段的小目标,从而避免半途而废,在快乐与幸福中达成远大目标的成功方式,他学到了不要太看重别人的看法,他想明白了简化生活、辨别什么事什么人对自己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有能力随时远离无谓的烦恼,他反思到了教育的问题、爱与责任给人带来的束缚等等。尽管他还年轻,内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还需要通过冒险、征服、标榜来建立自我信心……那很自然,我们都曾从年轻走过,

尽管自己恪守作为骑行者非不得已绝不搭车的信条,但作者也完全不排斥“以旅行为重、以看风景为先”而在必要时搭车的骑友,那么对于作者想要借完成挑战而建立自我信心的典型的年轻人的行为逻辑,我们也无可厚非。但我仍想要指出,作者所云“那些所谓的看破红尘漠视名利,其实都是泡够了红尘玩腻了名利。已经坐享了名利的人,才会又真诚又无意义地说:‘名利于我皆是浮云’”,这种想法很幼稚,所以后面才会有“输不起”的结论。

我想与作者和年轻读者交流的是,是否看得破、输得起,不在于一个人是否一无所有或者什么都有,一无所有不一定就能勘破红尘,说不定只是成为过得一天算一天的乞丐流浪汉,如同“什么都有”的时候,或者仍会有放不下的执念(否则我们这里早就该在满足了一部份人的贪欲之后变得更幸福一些了)。是否看得破、输得起,根本在于你是否拥有强大的内心。内心足够强大,自然就不容易“役于物”或者“役于外”了。

这样的逻辑也反映在作者的这次骑行上,基本上,作者设定的这次旅行只是一段为了建立自信心而必须抵达终点的试炼,作者完成了这次试炼,实现了几个小梦想,也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对将来的人生路肯定会有很多很正面的助益。但是如果失败了呢?

如同作者一开始就写到的那样,人生中是有一些“命运”的,“命运”会使人变得更强还是更弱,端看人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我小时候偶然从《读者文摘》里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

故事的大意是说两个强盗经过一座绞刑架时,其中一个感叹:如果世界上没有绞刑架这种东西就好了。另外那个马上啐道,没有绞刑架的话,还轮得到你我做强盗吗?

是的,困难即是上天帮我们筛除掉竞争者的幸事,而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每一点改变或许正是因为强者永不放弃的坚持。

其实从极端一点的角度来看,或许一次失败的挑战更能使人深刻反省,从而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益处。说到底,人生或许即是一次不断砥砺内心的远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适当地了解一些真正的宗教奥义是有益的。

书中写了一段果子的话:“我发现生活中的好多东西似乎都是这样,并不是非黑即白,有明确的答案。就像问你: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或者是你的追求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太大了,而问题的答案也忽明忽暗,很多时候你认为那就是它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又会发现其实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一回事。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想象的简单。直到你真正上路,你才发现,原来真正的自己和你一厢情愿想象的自己是那么的不一样。”

在此不揣冒昧,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上初二时的某一天,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对于真理的把握,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今天我所相信的事情,明天在一个高一些的水平上 可能会认为是谬误,后天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可能又会认识到这个是真理(即使表象一样,层次已然不同)……如此循环往复,在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人的一生才是有奔头的。是什么机缘让我忽然间有了这么深刻的体悟?我早已不记得了,甚至今天的我对于自己在那么小的年纪居然有此认知,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我觉得,像作者这样会认真思考的年轻人,好可爱,无论是否能想得明白、透彻,开始认真地思索一些问题即是好事。由此,我也对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美好这件事情,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最后再跟作者与读者讨论一下“快乐”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写道:“在我的判断力,人的感受都有一个深度。他做一件事有多快乐,如果做不成,他就会有多不快乐。他能忍受多大的精神苦楚,就能换来多深的精神愉悦。”

我想说,随着生活阅历的积累(尤其在我们目前的这种态势下),年轻人终将发现,恐怕有很多事情,无论你付出多少,最后可能也不会有满意的结果,所以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不要把目标看成所有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努力过,我们尽力去做过了,就不会有遗憾,也不会有不快乐。如果你相信有“命运”,那么,就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我们只尽力去做我们能做的事情,成败不须萦怀。

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至今印象深刻,说一个人被恶虎追赶,不得不沿着青藤往悬崖上爬,抬头却看到老鼠正在顶上啃着藤条。正在他感叹命不久矣时,瞥见崖壁上长着一株莓子,便摘下熟透的果实丢进嘴里,“啊~~”

书里提到了“无解”,这个故事也是个典型的无解了,我想说的是,幸福、成功、快乐这些感觉,其实主要在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理解了“别人的想法没有那么重要”,我们便只需集中精力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

我不是信徒,但对基督教与禅宗稍有了解,我也想推荐给作者与读者诸君,信不信也好,了解一些宗教的奥义,或许对于理解人生以及应付某些艰难时世,能有一些帮助的。我们不该盲信,同样也不该“盲不信”,对吗?

尽管我也受制于现实,有很多东西现在还放不下,不过,总觉得有一份期待藏在心底,或许也会有“聊发少年狂”的那一天,毅然踏上一段或许有、或许没有目的地的旅程。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求索”的回应

猫娘 2012-08-08 22:30:39

真是字字皆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