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一名特别的女子_山旅书札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山旅书札 > 维多利亚时代一名特别的女子
潘妮洛蒲 山旅书札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05 16:12:46

维多利亚时代一名特别的女子

山旅书札序
詹宏志

如果你年轻时没有勇气享受流浪或旅行的激情,你也许应该读一读伊莎贝拉•博德的故事。
她四十岁才开始旅行,一般认为似乎是过了追求浪漫与冒险的年纪,但她却一次又一次漂洋过海,深入异境,越走越远,足迹来到即使是欧洲男人也罕见的地方,涵盖的地表面积也可说是“亘古所未有”,在七十岁的高龄时,她还能骑马千里横越摩洛哥,一直到七十三岁她死于爱丁堡之际,她还刚刚收拾好行囊,预备再进行一趟中国的冒险旅行,只是这一次上帝临时拦住她,她不再从心所欲,走不成了。
她从来不是一个路上的年轻人,因为她出发时已不年轻。
伊莎贝拉•博德身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的女子以居家持家为尚,一般也不外出,更不强调体力活动(持扇掩口而笑或者瞪眼惊呼昏倒,都是这个时期淑女的形象),多数的女性是没有旅行机会的。伊莎贝拉年轻时的情况也是如此,她多半时候在家以照顾病痛的父母为己任,她自己也为体弱所苦,她脊椎有病,又患有不轻的沮丧症,常年失眠;父母过世后,她年已四十,医生建议她吹吹海风,换换环境,也就是开立了“旅行”作为药方(这是维多利亚时代另一个令人羡慕的医疗处方)。
当时的女士旅行,指的是搭乘载客邮轮,裹着毯子、戴着遮阳帽在甲板凉椅上晒晒太阳,往地中海一带散心的贵族文明式旅行;但伊莎贝拉野心大得多,一八七三年夏天她航往澳洲、新西兰,再转赴还相当荒凉的夏威夷(即当时通称的“三明治群岛”),她的病痛在夏威夷奇迹般的不医而愈,不再背痛,也不再沮丧;在夏威夷期间,她成了第一位登上世界上最大火山莫纳罗亚(Mauna Loa,标高四千多米)的女性;更在这里,她找到一种后来她主要的骑马旅行装扮:及踝长裙之下是一条土耳其长裤,以及墨西哥式马鞍(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装扮也有很多戒律,有一次英国报界错误报道伊莎贝拉穿长裤骑马,伊莎贝拉大为震怒,不但在书中加绘插图显示她的淑女合宜装扮,更要求出版商向报社提出抗议)。
这一趟旅行不仅让博德女士从此三十年醉心于旅行,也诞生了一位世人爱戴的旅行作家。她在三明治群岛旅行的过程中,持续写信把旅行见闻与心境描绘给她的妹妹亨丽埃塔,这些信札后来改编结集为《在三明治群岛的六个月》,该书在当时受到的关注并不多,但它透露了作者独特的才气,一种热情洋溢、充满感染力的写作风格,也开启了一个广受欢迎的旅行写作者的道路。
伊莎贝拉在三明治群岛的旅行之后,尝到旅行的滋味;她曾经在论及旅行时说:“它像活在一个新世界,如此自由,如此新鲜,如此生机勃勃,如此无忧无虑,如此无拘无束……你连睡意都不情愿有。”她是真正爱上旅行的人,此后的三十几年,她几乎没有太多时间是放下行李的,她回家好像只是为了把旅行记录下来,联络一下出版社,除此之外她总是在路上,先是在美国落基山脉,然后是当时鲜少有外人旅行的日本,接着是马来西亚、波斯、埃及、中国,最后是环游世界。中间她曾经停下来完成婚事(嫁给了一位比她小十岁的医生),家庭生活把她拘束在家里几年,她曾经计划探访新几内亚,但旋即作罢,她开玩笑说:“这不像是个适合带丈夫去的地方。”
她后来的旅行成就是巨大的,她走的道路不仅不曾见过欧洲女性,有时连男性也不曾出现。譬如她在一八七八年游日本,取道日光,走里日本东北区,进北海道,历时四个月,骑马一千四百英里,写成她的名作《日本辟径》,这都是西方人前所未见的行动。这些成就使她成了第一位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邀请演讲的女性,也成了该学会第一位女性院士;而在英国女性还没有投票权时,她已经应英国国会之邀,在国会殿堂上向国会议员讲演她的波斯之旅。
但伊莎贝拉•博德对旅行史更大的影响,我怀疑不是旅行本身,而是她对旅行的追求热忱以及对女性同胞的鼓舞。
相对于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角色的局限与禁锢,伊莎贝拉的确是在异乡旅行中找到个体的自由与个性的发挥,她自己就曾经说:“旅行者有特权去做最不合宜的事。”伊莎贝拉也描述自己的旅行是以一种“无所不宜,行动自由的风格”,这样的处境毋宁是对她所身处时代的一种反动,一种隐性的对抗,一种不明显的争自由、争女权。
伊莎贝拉•博德的这个风格,在她的《山旅书札》一书中大概表露得最为明白,这本记录她在一八七三年美国落基山脉漫游的书信集,不但使她成为十九世纪举世爱戴的旅行作家,也被史家看作是最足以代表伊莎贝拉的经典之作。
在夏威夷初尝旅行滋味时,伊莎贝拉已有游落基山的计划,一八七三年自旧金山登岸而成行,她一如既往,行程中随时以长信向妹妹描述旅行的所见所感,这些信札先是在杂志上发表,后来才结集成册。这本书记录了美国西部仍然狂野不羁的大自然景致,粗犷的人情与村俗,以及身为一个英国女子的旅行遭遇,更有意思的是,这当中还包含一场与亡命之徒的浪漫恋曲(这是后来伊莎贝拉的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当时的落基山脉还是一块未被驯服的野地,铁路才刚建好,处女地上住的是各种干粗活、喝烈酒的硬汉和拓荒者,那里有一种尚未为文明所软化的纯朴强悍的民风,而大自然更是绚烂多彩,粗犷、危险但美丽,伊莎贝拉的坚毅和优雅闯入了这么一个环境,让整个环境与住民(多半是男性)都起了微妙的变化;而在伊莎贝拉的细腻捕捉之下,这些情境与情景都被呈现了出来。伊莎贝拉在这些书札中,不管写夕阳、写山色,还是写雪落、写草长,都让人读得心醉;这其中,又穿插了她结识的“亲爱的亡命之徒”吉姆,独眼,英俊,性格暴烈,歌声甜美,却又酗酒。伊莎贝拉毫不保留地写出自己心中的激情与挣扎,一方面她觉得他“如此可爱又如此恐怖”,另一方面则自我分析说:“他是那种所有女人都会爱上,但没有一个理智的女性会下嫁的男人。”毕竟,伊莎贝拉是维多利亚时代教养出来的理智女性,她终究没有答应他,她与这位亡命之徒并肩骑行于草原之中,共同观赏断崖绝景,一起克服野外生存的困难,但她仍旧艰难而黯然地拒绝了他。
落基山的壮丽景色加上柔肠寸断的恋情,何等浪漫的邂逅遭遇;但也不能掩盖这位奇女子融入粗犷环境的毅力与坚忍,所有的村民最后也都尊敬并认同这位“英国女子”,当伊莎贝拉一次托人向驿站借马时,站中驻防员就说:“如果是那位在山中旅行的英国女子,我们可以给她一匹马,其他人不行。”
这本书的出现几乎感动了所有的读者,也激励了所有的女性,在伊莎贝拉•博德之后受启蒙、鼓舞的女性旅行者不知凡几;在众多女性旅行者当中,不断被阅读、被讨论,或者研究她的意义,追踪她的足迹,她的传记恐怕也是女性旅行者最多的,她是一位永远引人兴趣的人。如果你有机会前往日本旅行,在日光注明的金谷旅馆走廊里,仍然挂着她的画像,这是一百多年前她下榻的地方,你会觉得典型不远,一个奇女子仍然活在众人的心中。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