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记是什么?_转山八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转山八年 > 我的印记是什么?
十里红妆 转山八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02 19:01:55

我的印记是什么?


文/十里红妆

仓央嘉措的诗,我最爱的有两首:一首是《问佛》,一首是《那一世》。两首诗里,我最为心动的都是开篇的几阙词。初时,只觉得意境纯粹,空灵高远,洗涤心灵。直到自己机缘得以成熟皈依佛门并潜心修行之后,才懂得那诗后面潜藏的巨大智慧之一二。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很多人都将这首《那一世》定义为情诗,但我总固执的认为这是一种人神对话的诗意境界。他在经殿燃香、转经、磕长头、拜佛塔,都是在与神佛交流,倘若他心中真有爱恋之人,必然他所爱恋的“她”就是菩萨的化身,是慈悲,是圣洁,是神圣。

阅读作者李厚霖的《转山八年》,头脑里一直回响这首诗,不仅因为作者的书中不断的提及转山、磕长头等词语总能让人联想到这几句诗,更重要的是作者明知不可为或者明知极难为却没有办法放弃的那种执着和坚持也总是让我恍惚于诗中的那位诉说者对爱恋的“她”一样的虔诚及执着的心境。

也许,不是佛教徒并不容易懂得那种源于信仰深处的坚持及确定。不是佛教徒并没有办法理解每日磕长头108遍且持续三年之久的坚毅与执着。不是佛教徒也无法体味那种欲语还休却说不清道不明的冥冥之中注定的情结及归宿。作者坦言转山八年,即使高原反应极其严重,多次觉得自己在生死边缘徘徊也没有办法忽略神山对他的召唤,没有办法抗拒神山赋予的吸引。于是,一次又一次,一遍复一遍,转山八年,十六次。

对于那些不曾到过西藏的人,不曾接触过海拔为6721米之高的冈仁波齐的人,这些数字并不具有多大的说服力。至少,于我而言,最为感动的不是作者极力讲述的关于转山的经过中所承受的各种严酷的考验及修行中心灵的洗涤。 而是,作者讲述的在藏传佛教里磕十万个长头是必修的功课之一,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每天磕长头108个,不管是高烧40度的病体之躯,还是凌晨五点之前需要赶飞机的时间之紧,亦或是出门在外,更甚是荒郊野岭之地,无论处于何地,无论处于何时,每天都会完成和自己约定的磕长头的数量。风吹不变,雷打不动。

我学佛三年,皈依两年,每日亦给自己定下早晚功课,初始一部地藏经共13品,读时从晦涩难懂需要两到三个小时之久到熟读背诵需五十分钟完成历时接近6个月之久,稍后便开始懈怠停止不前。之后接触一位小有成就的道友,引领我进入净土宗修行,一声佛号念到底。于是也有类似作者的经历,只是我并没有作者那样的坚持及执着。

从一天一千声佛号,到一天500声,直到现在一天十声,繁忙时便直接省略,想睡懒觉时就主动无视,只有在心绪不佳,迷茫孤单之时才会拿起功课,相较作者而言,岂不是云泥之差,天囊之别吗?

我并不清楚磕长头108个需要多长时间,但是我知道念佛500声一刻时间足矣。一天24时,腾出一刻钟是怎么也不难的,那么难的是什么呢?所以,我最为感动的是基于生活中最为细微处的坚持及执着。

修行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及机缘,得道与否,不是我们能判定的。但是修行人身上都该有属于自己的印记,而作者的便是源于信仰而生出的执着与坚毅。

而我呢,我的印记是什么?这是《转山八年》留给我的思考。

展开全文
有用 7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的印记是什么?”的回应

耶桑 2016-03-05 23:04:22

可惜,你最爱的两首诗都是伪作。

向沐然 2015-01-03 21:30:53

红妆姐姐 最近可勤快啦!

儿歌 2015-01-02 19:33:15

我也喜欢仓英嘉措,喜欢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