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书名已说明一切_断舍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断舍离 > 同意书名已说明一切
陌雨夕 断舍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27 17:04:09

同意书名已说明一切

《断舍离》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很日本的小巧口袋书。作者山下英子一再强调“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核心是让人思考“物品和自己的关系”,而时间轴永远是现在。这不单单是一种家居整理、收纳术,而是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 。断是从源头开始,断绝那些想买回家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物品,“舍”是舍弃那些堆积在家但未被利用的物品,“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在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运用在生活上,比如在超市购物的时候,面对促销和多买多划算,我们不是思考“这个东西真便宜”而是思考“我现在需不需要”,在家里整理收纳的时候,面对搁置的衣物、化妆品或者其他家居用品的时候,我们不是思考“这东西没坏,还能用所以就留着吧”而是思考“我现在还需不需要,喜不喜欢,还会不会再用”。断舍离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他会带来行动的改观。有时候甚至会让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换工作、辞职、迁居、结婚、离婚,简直就像打开了盖子不知不觉把封存起来的内在力量释放出来了一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生活中很多人都苦于自己当下的状态,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入手,结果时时聚焦当下的苦闷而不得结,或许我们跳出自己的封闭的思维,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就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这是这本书传递的核心思想,过多的物品令人心烦不已,内在的智慧就会变得迟钝。
除此之外,作者对物品的态度也格外令人敬重。物品应当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所以他应该出现在此时、当下最需要他的地方。对于自己用不到别人可能用到的物品,转送给朋友时,不要说“我不要了,给你。”而是要以对方为中心考虑,换成“能否收下,我觉得你会更珍惜使用他。”在仍东西的时候,也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会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阅读完《断舍离》,最合适不过的就是行动起来,给自己的生活环境来个断舍离。参考一些小细则,橱柜、衣柜等看不见的收纳空间,不能塞得满满的,要留出三成空余,让人有想要收拾的原则;玻璃等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则要遵循“五成收纳原则”;收纳起来的东西要尽量方面拿取,不需要盖子和橡皮筋,让人不会找借口说“好麻烦”。当我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断舍离自己的居住环境,仿佛经历了一个仪式,被自己喜欢的物品包围着,使用着和当下的自己最贴合的东西。以后的整理也不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告诫以后的自己购买物品选择标准款经典款和适合自己的同时,我脑海里想起一句话和一个场景,Less is more还有奉行极简主义的乔布斯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坐禅,他该是我能想到的在断方面做得最极致的人。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