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全书重点梳理_断舍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断舍离 > 《断舍离》全书重点梳理
刘笛D 断舍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13 17:08:23

《断舍离》全书重点梳理

§ 断舍离:不收拾的收拾法。

     让“收拾”不再是一种“不情愿、不得已、能不做就不想做”的事情。自愿的维持那种没有多余物品、神清气爽的感觉。让“仓库”变为“住所”。

两个维度: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 + 当下这条时间轴。
     即: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否有关系,进而取舍。

—>彻底的’舍’掉不需要的 + 拒绝非必需品

     a) 果断的扔掉“垃圾”。觉悟和勇气是关键词,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对未来的乐观心态。不管多贵,多稀有,都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

         e.g. 阿香小节发现自己的房间装满了不需要的东西,连看的电视节目也是如此。没什么节目是自己真正想看的,只是茫然的打开电视,随便按着遥控器,看见还算有意思的就茫然的看着。觉察到这种状态时,她想到,“对啊,既然如此就把电视扔掉不就行了!”昂贵的(十几万日元)的大画面液晶电视就被她果断的当做礼物送给了朋友。扔掉了电视,她才发现电视一直占据着她公寓的一等座位,如今那个地方已经成为她最喜欢最放松的位置了。

     b) 买的时候反复思量,精挑细选,确保将会物尽其用、一直用到完。

注意,“我”才是主语。
     “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种想法,就是把物品当做主角。为了冗余的物品而心烦,就是让自己成为了物品的奴隶。
     

§ 与物品的关系 ~ 人际关系
     cluttered room = 被各种人围绕着的生活状态。满屋子的陌生人,或者曾经亲密如今已形同陌路的人,不可能心情舒畅。
     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要心平气和的接受这种流动性。而物品不会像人一样从你身边溜走,需要你来主动决断。
     不仅要让物品都在自己的支配下,更要和物品成为好朋友——只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只留下适量的、性能高又美观的、最重要的东西。
     反复几次,人的“内在智慧”“感应力”就会增强,逐渐发现对当下的自己来说,什么是不必要的。这种状态下,很多人都描述,连街上卖的东西看起来也几乎全都是垃圾了,这大概就是“对破烂儿的IQ”的提升吧。


§ 从筛选物品到形象(自我察觉、他人眼中的你)

要得到“这样东西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必须要清楚的了解自己。不断的筛选物品的训练,也就是明晰自我形象的过程。

e.g. 假如别人送你一套Meissen的杯子,你却舍不得用,用一个普通的赠品杯子,那说明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认为自己配不上Meissen的杯子,还没到那个水准。要认可自己,允许自己用更高级的东西,一旦开始使用,自己就会和那样东西逐渐相称,你的视角也会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活着用一个东西,那么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就行了”。这不是势利、不是恶意,而常常是人的无意识。

通过断舍离提升自我形象,别人也会自然而然的觉得“他生活得那么精致”,要用体面的方式来对待。


“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 —歌德
与其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而波动,不如让自己快活起来。再把周围的人拉倒自己的快活引力圈里来。
断舍离 = 从住所、办公室这些近距离的场所开始,让自己快活起来。

§ 断

一旦试着断食,就会发现,“原来食物是如此值得被人类感激的!” 通过实施“断”,人才会意识到日常生活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是应该被珍惜、被感激的。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位库尔德族(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少年,住在难民营的帐篷里,穿的短袖衫是来自日本的救援物资。这件旧衣服,竟然是小学生的运动服,胸口上还有姓名、班级和学校的标志。我震惊极了,已经穿的这么旧的运动服,被这位生活在严寒中的少年怀着感激之情的穿着。而我们,身边充斥着那么多能用却根本不用的东西,多到用不过来,

我所居住的日本,人们想的是怎么更有效率的收纳物品,推崇整理术,而在远方的世界里,面临着窘迫生活和严重的物资匮乏的人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物品来收纳。

生活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中的我们,有什么可做的呢?这种想法,促使我想到了断舍离的基础——与物品相处的方式。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斩断多余物品的流通——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以前用过而如今不再需要、或是怀着“说不定将来有一天能用上”的心情,都舍掉——是为“舍”
适量的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不断的拷问、筛选、让物品各得其所——是为“离”


§ 术
一到换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可衣柜里明明已经塞满了衣服。这就是典型的“明明是已经不会再穿的衣服,可却因为有感情,所以只能收着”,也是一种“也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没有”的奇怪状态。去除执念,从衣柜开始。

“要收拾房间,必须得留出大块儿的时间才行”,这种感觉会让人不断拖延。堆满东西的房间,就好像是让人溺水的大海。—> 不管多小,先找到一块儿与陆地相连的地方。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多少时间,来计算要清理的场所。哪怕是一个抽屉,或者一个塞满小票的钱包。这样,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

看不见的空间,最多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最多放五成;给别人看的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也就是最低限度的放东西。想想美术馆里名画是怎么展示的。再漂亮的画,要是贴了满满一墙也会显得杂乱平庸。


---------------------------
张德芬序: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台湾的老三台担任新闻记者和主播,当时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工作,可是后来我申请到美国大学,就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工作,出国进修了。很多人佩服我的决心和毅力,然而对我而言,我只是followed my heart. 现在回头看,我很高兴自己没有一直待在台湾报新闻,否则就没有后来那么多生活阅历和见闻;并且后来媒体开放,电视台多得不得了,我可以随时回电视台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当初的顾虑完全不存在。

后来我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国际大公司,承担他们一个重要软件的亚太地区营销工作。我进去的时候是合约制的员工,因为我一点相关工作经验都没有,从主管的 特别助理干起,三年就升到一个不错的职位,非常不容易。可是后来我非常不适应那份工作,犹豫了很久,终于辞掉了工作。搬家到北京后,其实可以轻易的回到那个大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但是我没有,我为我的人生留了白——那几年,我作为一个单纯的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忙着看灵修书籍,上灵修课程,研究“到底什么可以让人幸福”。就这样,沉潜了四五年,我写了第一本灵性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大陆卖了一百多万本,到现在还在畅销中。

有时候,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没有勇气割舍眼前的幸福,而去顺从自己的心的话,可能会失去更多更美的风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总是勇敢的追随自己的心,也活得越来越快乐。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