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别为面包而活_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 女人,别为面包而活
张躲躲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8 10:08:21

女人,别为面包而活

昆德兰的这本《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可谓文如其名,内容像面包屑一样凌乱,线索也如面包屑一样松散,如果你想看个感天动地的故事,那么恐怕要失望。但是如果你拥有一个晴好的午后,不看朋友圈的各种“晒”,不刷网站各种“头条”,不去想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如果你愿意单纯地倾听一个“老女人”跟你讲述生活的种种滑稽和逆转,这本书将是非常睿智的选择——说不定你将获得一次大哭或者大笑的机会。

故事里的女主角丽贝卡是个六十岁的、曾经红过却已经过了气的、经济基础马上就要土崩瓦解的老太婆摄影师。她最光彩夺目的时候,用摄影图片的版税给孩子交住宿学校的学费,给离婚后的自己购买公寓,去巴黎和伦敦旅行,也靠它来付账单、请发型师。但这是好的时候。一旦人不红了,日子开始窘迫,遭经纪人嫌弃,迅速被业界遗忘,她不得不把公寓转租出去,到乡下租一间顶楼闹浣熊的脏乱差的小木屋。她曾经是矫情地花几千块买炊具的人啊,如今却为一份免单的甜点暗自庆幸。还有谁比她更有资格自嘲?

昆德兰是太懂得女性心理的作者,也非常善于细腻地展现女性的丰富世界。蒙太奇一样的故事画面不断闪回,丽贝卡的前半生像一场女性励志电影。

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认认真真努力做事的人才会成功,女人更是要贤良淑德、任劳任怨。丽贝卡曾经是这样的模范标兵。她勤俭持家,敬重丈夫,爱护孩子,但随着时间从灶台、餐桌、摇篮边溜走,她内心有一种蒙尘已久的情感渐渐苏醒。她不知道怎样描述这种复杂的心情,于是拿起相机,对准了那些洗不完的盘子碟子和酒杯。她渴望倾诉和关注,然而丈夫冷淡地说,谁会对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感兴趣呢?

然而,丽贝卡偏就红了,就凭借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除了锅碗瓢盆,她还拍摄玩偶,拍摄孩子,素材都源自家庭主妇的日常。于是,无数家庭主妇被她的图片打动,无数人又被这些家庭主妇打动。他们不懂构图,不懂摄影,他们只是感性地通过图片感受到一种共同的落寞和怅然。是啊,大家期待的都是丰盛美好的生活,是一块喷香美味的刚出炉的面包,谁都没想到迎接我们的不过是一地碎屑,和永远看不到尽头的重复。青春和生命在日复一日的无意义损耗中逝去,女人们心中那无处言说的积郁,日久成疾。

有了自己的事业,女人终于觉醒了,作者的笔调也变得轻快起来,她甚至开始嘲讽丈夫了,虽然他事业有成可是他对家庭关心甚少,昆德兰借着丽贝卡的口吻来揶揄男同胞:有两种男人,一种想要个按套路出牌的老婆,另一种想要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可问题来了,女人成了男人的老婆,时间一长,自然就会按“老婆”的套路出牌,那么丈夫就会觉得她乏味;少数一直不按套路出牌的,又会被丈夫称之为神经病。女人的自我认知一苏醒,男人就觉得她“神经病”,这到底是谁的病?昆德兰毫不留情地给了“直男癌”们一个耳光。

可惜励志大片的调子病没有贯穿始终,六十岁的丽贝卡几乎要被业界遗忘了,存款快花光了,不再有新的版税收入了,可她每个月还要为母亲缴纳高额的养老院费用,还要维系自己的日常开销。说完全不后悔,那恐怕是骗人的。每个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都免不了会有几句没出息的“悔不当初”。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日子是回不去的,解放了的驴子不会再主动回到磨坊。丽贝卡依旧钟情于摄影,依旧从她细腻的女性视角出发,钟情于那些因为太平凡而被人们忽略了的东西,并最终因此而得到救赎。

现在的社会不再以力量为主导,但以力量为傲的男性并不愿在王者美梦中醒来。他们理所应当地享受着更多资源,然后以施舍姿态给女性一点边角料,美其名曰“保护弱者”。我想,这是昆德兰的书名“面包屑”的寓意之一。

法拉奇在她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中对腹中的宝宝说:“你必须做好准备,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敏捷而强壮,学会把别人从阳台上推下去。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女人,就更应该如此。这也是一条法则,不成文但却更有效力。”看似凶狠决绝,却带着悲怆的宿命感。

这个社会渴望女人制造面包,却把她们碾压成一地粉末,并且彻底无视。丽贝卡这个角色,恰恰是在要在最凌乱不堪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丰饶的天地来。

不要在歧路上浪费时间,不要再被弯路迷惑心智,不要像拉磨的驴子一样在原地打转,而是要积极思考怎样尽快脱离困顿,并从中得到教训。这是丽贝卡后半生的选择,也是所有女人很早就应该思考的一课。女人需要面包,但绝不是为了面包而活。

展开全文
有用 24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