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师土豆姐_藏在这世间的美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 > 偷师土豆姐
Yu_Kuri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19 22:05:04

偷师土豆姐

我知道土豆姐的时间并不长,在豆瓣上关注她也不过是这半年的事。当初不记得是邻友转播还是豆瓣推荐看到土豆姐的文章,说实话,一开始看见时候以为是网上常见的鸡汤文,后来多看了几篇才渐渐感觉她的文章不一样呢。你说怎么不一样,其实我也说不好。因为她的文章里写的大多也是我们早已听腻却难以付诸行动的大道理,但不知为何我在读她的文章时总觉得能“听得进去”。这个“听得进去”很重要,它不是听了记住了就完了,而是听了感到认同想要自己亲自去尝试。对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土豆姐特有的魔力吧。

这两天读完了土豆姐的这本新书,虽然很多是豆瓣日记里发过的文章,但重新读来还是有很多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地方。那么,就以此为契机,记录下到目前为止从土豆姐这儿学到的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两件事吧。

想要的一定要自己去争取

土豆姐在二环租住平房时候,拜访的朋友纷纷表示也想要这样的房子。同住的大姐很早就洞悉到:她们只是想要这样温馨美好直接拎包入住的环境,却不想经历将简陋平房一步步改造成温馨小家的过程。事后证明果然如此。其实这是大家的通病——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每个人都想要享受那美好的果实,而真正愿意付出努力灌溉施肥的却没有几个。

最近听同事说起她婚礼时的伴娘,她是个妙人,每次入职不出三个月就开始喊着“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然后折腾着离职。可你要问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时候却又说不出个具体的来,你要是问她是不是想“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男友高大帅气会疼人”,她保管忙不迭点头。问题是这样的生活谁不想要啊,想要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但你什么都不愿意做想等着天上掉馅饼,是不是应该先问问自己配不配或者凭什么呢?

其实交换原则不仅体现在商业经济中,还隐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你想要的东西就在那里,不论你如何祈祷都不会挪动一步。而树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它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迈开腿朝它前进吧。

用心去做才不会辜负每一次的机会

土豆姐曾在书评群里说过一个事:某个人就是当初从她那儿要了本书写了一篇书评,现在已经给某杂志写书评专栏了。据说那人书评写得用心质量也高,发出来以后被杂志一眼相中,就邀请去写专栏了。书评群里提供的写书评机会很多,为什么只有他将这个机会发挥得这么好呢?

我刚进书评群那会儿,心很急,总想着多写点,相对来说更看重数量。有一次约了一本书,书评还没有写出来。那个时候又看到新的约评信息,也想写。土豆姐跟我说:“先把之前那本写出来再说。不能同时约两本。”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这个规矩,但很快就想明白原因了。书评一般都是收到书后两周出评,虽然只写一本也未必能保证质量,但同时写两本质量都不好的可能性要大点。编辑出于这样的考虑自然是对的。

再来反思我自己,本来写书评的初衷是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也是期望有一天能写出高质量的书评来的。但在看到那么多人获得纸媒采用、专栏写作等成功时,还是忍不住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起来。而每一次写书评时却没有那么用心,匆匆下笔写不顺的时候再翻翻书。不仅是书评,你做的每一件事反映出来的不仅是能力的高低,更是用没用心的态度。每一次获得书评的机会都是宝贵的,可如果只一味贪多最后写书评时敷衍了事的话,最终毁掉的还是自己的品牌(嗯,以前被教育过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品牌)。每次出来的书评质量太差,就了以后大概也会榜上有名,不过会是黑名单的那个榜。能力不够可以锻炼提高,但不用心就是个大硬伤,不用心的人别人难以信任,下次就算有机会也不会被优先考虑。


其实,从土豆姐那儿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对自己的投资总有一天会以复利的形式返还给你,比如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专注去过自己的生活,比如不要妄下定论凡事多想多琢磨,比如慢下来踏踏实实去做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土豆姐的这本书会是我最好的伴侣。意志消沉时翻翻它以重获勇气,欣喜欢悦时翻翻它以不忘初心,闲来无事时翻翻它以感受美好。

我一直认为有种人自带幸福气场,旁人看到TA都会觉得舒服而羡慕(绝不会掺杂半点嫉妒)。在我看来,土豆姐就是这样的人。而我,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偷师土豆姐”的回应

鼹鼠的土豆 2015-05-20 07:34:54

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