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2本,一本送给姑父了._人体使用手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人体使用手册 > 我买了2本,一本送给姑父了.
robin1123 人体使用手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6-11 12:06:13

我买了2本,一本送给姑父了.

网上流传的版本,其中一种,是缺少图片的,没有教我怎么按摩心包经与敲胆经。

于是,试着买了一本。
敲胆经,对于我来说,比较简单,至少,大学中一学期的《中医学》不是白学的。

学校期间,就曾经与同室争论过中医的是与非。
同学们,大多机械地理解西医理论,认为中医是胡说八道。
我却反驳他们说,西医是传入中国的,西医在解剖学上就需要给我们的身体脏器予以定义,换句话说,西医的脾脏只是那个器官,如果当初翻译成“黑板”,我们现在仍然会将脾脏叫做“黑板”的,而不是借用中医的“脾”。

另外,如果要想明白什么是中医的脾,
就应该想到,中医的脾是几大系统的综合(而且不是全部功能的)。
中医的脾其实是包括西医系统中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的汗腺及其他体系、呼吸系统的排泄水份系统、循环系统的血液运送营养物质及排泄废料系统,等等。而不只是一个脾脏。这是两个概念啊。

92--95年,在西医医学院中读硕。获得医学硕士后,不再想去读博士了。
一则是因为中国的科研界,医学界的风气,我觉得自己不是那种说谎话的人。
二则是觉得自己的个性,不喜欢小白鼠,更喜欢与人打交道;对于名利也很淡漠。从而放弃进一步读书。

毕业后进入西医医院,常常将心理疏导运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98年年底,进入企业。

走过的道路,一直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包括目前在企业中的位置。
一直,在想着,如何有一本书,能够教育中国民众,
让大家直白地知道中医的好处,浅显地介绍中医中药原理。

自己因为对中医实在了解甚少,对于《易经》也是读不下去。
所以,领悟觉得仍然不足。
如今,倒也是在生活中,发现一位同事,在39岁-40岁这二年,老得特别明显(而且肥胖不少,男性)
他的生活特点是:每周一、三、五晚上到办公室,加班或上网至23:59时。

我想,睡眠的不足,睡眠时间的过迟,精力(营卫气)消耗多于补充,
从而造成肥胖与苍老。

终于有一天,接触到这本《人体使用手册》。加上以前我对自我按摩知识的理解,
我觉得,这本书的优点是:
1、说明人体的智慧,简单直白。
2,即使没有直接的西方医学的证据,但并不妨碍大家对于自我按摩的尝试。不管该书的内容如何,至少你可以敲敲胆经、按摩一下心包经(说明一下,心包经,只有右侧。对面对称的,不属于心包经)
3,坚持按书中的养生方法,你会觉得自己的精力有所回升,不再那么易疲劳了。那么,这本书的作用已达成,何必斤斤计较于其中 的理论是否是“科学”的呢?

(我个人坚持认为这本书是科学的。因为,科学 就是符合规律的,规律人体规律,并能给人带来真正益处的,而不在于这本书的用词是否严谨(你不能要求一位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写中医书写得像西医医生一样严谨),而不在于他所分析的理论是否是凭借想像——中医在传统几千年来,一直保证着中华帝国的绝大多数人,能够从很多次瘟疫中幸存下来!!!)

至于书中对西医的批评,其实,这些内容,我们作为西医医生、西医医学生,
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我个人认为对西医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

国人应该反思对西医、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的观点。
反对盲目崇拜,并不表示,西方科技就没有可取之处。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3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买了2本,一本送给姑父了.”的回应

不如相忘于江湖 2007-06-27 13:21:37

给您推荐一本书,魔鬼出没的世界

robin1123 2007-06-14 15:50:42

其实,对西医进行中肯的批评,不等于 说中医就是说得很正确。

但是,这本书中,可以汲取营养的是:
1,强调早睡早起。
2,自我按摩

3,足够浅显易懂的比喻。

不足之处,一位学人工智能的工程师,
他的师傅也是自学成材的,另一师傅则是非医学人士。

刚才与一网友通电话。
提及此书,她说了一个观点:

她在跟不同的老师出门诊时,常常发现有趣的现象,
往往在治湿热方面很厉害的老师,而前来就诊者,也以湿热病因 的为主,从而得出一点经验性结论:岭南多湿热。

另一位老师则总是接触到 “脾虚”的患者。
那,从经验上得出结论,岂不是“岭南多脾虚”?(这是指患病类型,而不是指正常人群中大多脾虚!)

她说的观点是: 病人往往会下意识地自动分类来求治,

脾虚的病患找第二位医生后,治疗有效,就不会换医生,再到第一位医生处,甚至有近似症状的,也常常来找第二位医生。
同理,找第一位医生治疗非常有效的湿热症患者,则不会找第二位医生。

而这2位大夫的病患就诊其实是不同的病患人群。
这也是给西医们留下口实的一点证据(说中医医生不注重统计学)

但如果真要是统计,而统计出来的结果,却仍然不是正态分布的。

robin1123 2007-06-12 09:11:54

西医医学,的确是如这本书的作者所言,过度轻视人体自身的智慧,
同时,也是断章取义般地通过人体解剖等割裂方式来理解人体的,
当然会出问题.

美国的全国的医疗保健费用日趋增高,
但是,美国的卫生医疗并不能代表我国应该走的道路.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在改革之初,就是为了甩包袱,这一出发点是错误的,
所以,改革是失败的.

不如相忘于江湖 2007-06-12 00:35:26

很难想像您是一个受过严格科学教育的人。不过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根本不懂逻辑学,到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