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_求医不如求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求医不如求己 > 灵与肉
铂程斋@喷嚏网 求医不如求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1-01 16:01:39

灵与肉

(一)

 2007年重阳节的那天,我教了父母一个金鸡独立的健身法子。这法子是从一本叫《求医不如求己》的书上学来的。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随便找一平地,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不能将眼睛睁开!

 这听起来不难,试试看就知道,跟往常的感觉不太一样。平时,眼睛能帮助你看到参照物,你可以很容易调节身体的平衡。但闭上眼睛后,靠的就是大脑来调节平衡。

 从中医的观点来说,在脚上有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通过脚的调节,虚弱的经络就会感到酸痛,同时得到了锻炼。这种使人意念集中的法子,有助于将人的气血引向足底。

 我自己也试了试,站立了一会儿后,两只脚热乎乎的。


(二)

 中医看待身体的方式,是非常独特的。常常有悖于科学的“常理”。

 科学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科学对于这样的事情是比较擅长的:

 【1】大数系统:比如统计、平均之类的;

 【2】机械系统: 局部的精确认知和约定俗成的解决方法;


 科学导致了精确的思维和方法,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1】分类过细,有时会导致局部的问题被充分放大,一叶障目;

 【2】忽视对全局的梳理和直觉,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因果关系的关联过于强悍,造成了冲突和战争的心态,而不是耐心等待和协调;

 比如说,你去医院体检,查出了某项指标超出了常规的范围。在确认指标这件事情上,科学和专业能做到很棒,这毋庸置疑。

 这说明了你的身体有了麻烦,但不能说明其来源。

 在这方面,西医一般会让你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来再次确认和定位疾病。一旦再次确认指标属实,他们会大致给出相应的方案:例如一个前列腺患者,如果psa超标,会给出开刀根治的建议。

 psa超标确定病患,这是专业知识,但它能否说明什么治疗是对患者最佳的治疗吗?大概不能一概而定!

 从科学的习惯来说:按照逻辑往前走,是一种本能。但这种逻辑有时也是很可怕的。因为它忽略了很多重要的,还可以利用的东西。

 其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医疗的进步增强了人类及早发现疾病的能力,发现疾病的时间被大大提前了。但是,遗憾的是,人们发现疾病后的做法让人生疑:更多的人被太早地推向了手术台,而不是用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科技越快,人们动刀的速度也越快,解决麻烦的速度也越快。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解决得越快越好。

 最后,你发现很多病都变成了富贵病,在还没有真正开始触及治疗前,人的精神就崩溃了,放弃了对病源的探索,过早地进入了复杂的治疗疗程。当然,我们知道,很多做法只是拖延时间,我们一开始就彻底放弃了痊愈的想法。

 人们没有意识到:科技存在着普遍的滥用的情况。只要我们看一看身边的治疗方式就可以感到这一点:如果你有扁桃体炎的患者,有不少医生会建议您最好割掉它;有点小感冒,就开始输液,用抗生素。

 在很多时候,对疾病的害怕和忧虑,让我们放弃了重新思考的可能。很显然,治疗的方式变得更加主动,也更加激进。但解决疾病的思路并没有真正进步。

 有资料显示,也有很多科学家在搜集和研究了大量的病例后,发现:治病的阶段和策略并非是越早也好,也不是越快越适合。很多的手术是跟一个最坏的结果的想像联系起来的,而不是跟一个具体的病例不同的阶段联系起来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否定西医。我只是说,如果我们来看这种治疗的思路,我们会发现它的思维的惯性,我们会发现它假设了些什么,它依据什么做出了必然的结论。

 最后,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唯一的有效的方法吗?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可行方法?

 或者说,我们会看见,在什么样的角度或观点下,它是最有效果和价值的。而它笃信什么,而不太相信什么呢?


(三)

 说到精神的力量,没有人怀疑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即使是医生在大多数时候,也会让病人的亲属给予病人无限的关怀。

 精神在科学面前,是一种添加剂,不是必需品。但对于生命这样的复杂系统而言,两者的作用,刚好相反。

 很多年前,韩国有一座百货大楼因设计不当而倒塌,有一名女士被埋在废墟中16天后得以生还。从科学的角度,你无法解释:人如何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能活了下来。这种情况超越了人的极限。当然,其实,也反过来说明了另外一种极限的可能。

 后来,那位被营救的女士不到1个月就恢复了健康,她说是坚定而乐观的情绪帮助了她。她自己感觉在地下的日子好像只过了5,6天那么长。

 还有一位母亲不接受自己的孩子是盲人的事实,她坚持用正常人的习惯来教育孩子。终于把孩子培养成音乐学院的高材生。

 按理说,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就应该按照残疾人的方式去对待他。然而,这位母亲并没有选择这样去做。她认为:人的残疾只在心里。身体的不便是可以有办法克服的。但如果你认为你没法了,那么,你就只能认命了。

 很多年前,我认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当他知道自己患癌症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去世了;而另外一个也是患了癌症,先是得了鼻癌,后来又听说得了皮肤癌。不过,她成天乐呵呵的,看到热闹就去看,有舞就去跳。从查出癌症后,17年后,她仍然活得好好的。

 人的身体是一个奇迹,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这样想过。不闻不问的做法,和过早放弃修理的做法一样,使我们陷入恐慌之中。

 生命是由偶然而来的,我们却不太信任它,人的结构和组织是多少年进化来的,又是用很短的时间暴露出问题,或者总是有什么东西破坏它。

 问题出来了,我们不认为这是好事,而是想立刻处理完事。象对待敌人一样,水火不容。而不是像朋友一样,互相照料。

 这是思路的问题。当你习惯了一种思路的时候,你会忽略另外的一些极有可能有效的思路。


(四)

 中医看待身体的方式,是有自己的角度的,总的来说,比较谦和,不是一个家长,而是一位教练:

 【1】复杂的系统,自有其智慧,如果它有能量,它就有自愈的能力,治疗的时候,要善待这种能力;

 【2】器官上的毛病,往往来自于精神的变化;

 【3】经络就是看待人体系统的一种方式,所以经常按摩穴位,就是梳理人体,排除体患;

 【4】好的能量和意识能带来健康;

 很显然,中医在对人体的系统的整体上,有一种和谐、平衡的思维方式。而且,千百年来,它也积累了很多办法,用简单的方法来看待复杂的问题。

 借助于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我们也可以靠直觉感受一下如下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现如今的疾病增多?为什么很多疾病的年龄提前?

 我们吃得什么?充满了各种添加剂的食物,从动物的嘴,到动物的肉,再到我们的嘴和身体,一条食物链传过来;

 我们焦虑什么?房子、车子和教育。我们和所有的人一起抢钱,害怕自己不够富有。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趋势:我们的常见疾病,跟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有关?

 为了富有,我们计算GDP,计算CPI,计算时间成本,但是,从来没有计算过健康成本。

 如果是这样,回到起点,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可能的恶果,得出如何预防的结论来呢?

 健康的状态,是一种结果,是一种表象。如果能在来源的路上布置好刀斧手,很多疾病就能遏制或控制住。

 我们只是很忙而已,没有时间了解而已,没有时间去照顾身体而已。

 其实,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应。也是这个时代的焦虑和短视。

(五)

 所以,毫不奇怪,为什么2007年,有那么多的养生类书会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这是一种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在越来越焦虑的日子,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日子,人们需要重新评估健康的价值,其实,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总会得到更多:

 我们是人,我们和动物不同是因为我们有思想。但是,因为思想,我们却忽视了物质基础的健康:我们的身体。

 我们去工作,不是为了好好活下去,而是为了扬名立万。这听起来多少有点荒诞。

 还好,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还有觉醒的一天:

 不要等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去珍惜健康,不要等到孤独无助的时候才去寻找帮助。不要借口我们忙就无暇顾及身体,那样,你永远不会有空闲。

 学会关注健康,而非疾病,学会灵与肉的平衡,用积极的心态面向未来,这才是人的福气所在,才是生活的智慧所在。

 

首发:喷嚏网 www.dapenti.com

展开全文
有用 26 无用 9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灵与肉”的回应

猪啊 2009-02-22 11:59:37

这些大众流行的东西,也许十年之后才能知道好坏。当然也未必,脑白金也十年了,史玉柱也发了,黄金酒都出来了,脑白金照样在今年过节不收礼
唉,这就是咱中国的国情

拾荒者 2008-11-28 23:00:49

买了还没看,看了你的评论觉得还是要看看

cincia 2008-11-06 18:17:53

这个方法在美国人写的《You身体使用手册》里也有。是测试大脑年轻的一个方法。不需要写的玄而又玄。
用西医的例子,再为中医作注脚,感觉不是很好。

KindleChen 2008-05-18 22:09:56

楼主说的很好。

Agaguk 2008-04-18 23:14:34

说得好,求医不如求己,求己不得不如不求

一瓢香 2008-01-04 14:28:35

或许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人的健康和不健康状态都是一种平衡态,只是人出于自身原因把非健康状态视如死敌,要趁早赶尽杀绝?不可否认,人有追求健康状态的权利,不过要是从大我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想会少一份急功近利,多一份豁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