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摘_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摘
Carrie Lin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13 13:09:21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摘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作者提到,鸭子如果在一场激烈而短暂的肢体冲突之后,会分别往不同的方向游开,然后用力振动它们的翅膀几次,好释放刚才打架时所累积的多余能量。接着它们会继续安详地在水面上游动,好像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荣格: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

真正让我们受苦的永远不是外在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念头和情绪。

杰德.麦肯纳:把世界当舞台,把自己当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但是知晓真正的自己不是角色,而是那个永垂不朽的演员。

每个人都口口声声说要幸福,但他们真正要的是遵循自己的惯性,盲目地过生活。宁可责怪别人也不愿意自我检讨,只会往外看,不会往内看。宁愿因坚守自己的坚持、想法、信念而受苦,也不愿意改变。

你爱自己吗?检验标准就是你一个人会不会感到无聊。因为当你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时,哪怕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挨着他坐着就很开心了。那对自己呢?爱自己要先从当下每一刻好好陪伴自己开始。

孝敬父母有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是财奉养,给他们很好的物质生活;第二个层次是身奉养,能够晨昏定醒省、嘘寒问暖地照顾他们;最高的层次就是以智慧奉养,父母有他们自己要学习的功课,你不可能一味地迁就他们、委屈自己。

我们自己想要成长为成熟的人,一定要和父母“离婚”,或是“断奶”。在情感上,能量上要和他们脱离牵缠,划分清楚。

曼德拉: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其实没有一件不是为了自己,如果承认这点,就为自己所所有的行为负起责任,同时,不要因为得不到感激而失望。

一般人所谓的爱,其实都是控制、占有和恐惧的代名词。一朵花不会说,我们只会好人芳香,不会坏人绽放。太阳不会说,我只照顾好人,让坏人在黑暗里哭泣。真正的爱没有对立,没有条件。

当他跟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要有个清楚的解读。他爱的是爱上你的感觉,他爱的是你让他感觉良好的那些优点。等到你让他感觉不良好的时候,再去看看他还能不能表现出爱你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和自己内在那种不舒服的感受同在,依然表现出关切你、爱你的态度,这个男人就太难能可贵了。

你是否在不了解一个人,甚或是了解他不合适你的状况下爱上他?那你就是有上瘾症,也许对不被爱上瘾,也许对拯救人上瘾,也许对被虐待上瘾,也许就是对痛苦上瘾。这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教你要去爱自己。既然哭是一定要吃的,何不学会自己人生的课题。如果学不会,同样的课题会再度出现,只是换个人来演。

如果碰到让你一见钟情、似曾相识又怦然心动的人,快跑!因为他将会启动你此生最重要的人生功课,他会践踏你的自尊、侮辱你的智慧,让你感到无价值、被抛弃和不被爱。如果跑不掉,我可以给你的最好忠告就是:带着觉知,像演员扮演角色那样观察自己。因为苦是吃定了,带着觉知吃苦至少可以学习到智慧。

你的外貌逐年老去,只有内在才能焕发吸引人的光芒。


当你想要你爱的人跟你诚实地表达他自己的时候,你可能要营造一个你不会批判他的安全空间,鼓励他探索自己内在的感受。

我深切地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看到,自己是否依赖孩子为你去外面挣得面子和光荣,因而对孩子有非常高的期许,或是基于自己的不安全感而在孩子身上强加诸多的限制和要求。我期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成熟的灵魂,他只需要你的指引,不需要你为他定制一个人生。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两个字放在我们最紧密的人身上——“应该”,而这两个字就是通往地狱的捷径。

给痴心女子:当他说“我爱你”,这完全不等同于“我会好好对待你”,我会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我会把你放在第一位。通常“我爱你”指的是“我需要你,跟你一起让我自我感觉良好。”如此而已。

想要找到一个坚强自信的男人,你就得展露自己脆弱、服输的那一面。想要一个呵护你,保护你的男人,你就得让自己不要无止境地一再付出,想要找个男人而不是男孩,你就得做女人而不是女孩。只有放下想要拯救别人的欲望,你才能找到不需要你拯救的伴侣。

他们就像没有意识的机器人,在朋友聚会的场合里,自故自说自己的事情。别人说什么,他都要把话题拉回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人是爱自己的吗?我要说,正是他们太不爱自己,所以才要不断地在外界乞讨注意力和关爱。

《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别的身份,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
如果没有这些熟悉的支撑,我们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一个令我们焦躁的陌生人,我们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不想真正面对他。我们总是以无聊或琐碎的喧闹和活动来填满每一个时刻,以保证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美国作家杰德·麦肯纳把人生比喻成是在做梦,这种比喻古来有之,不足为奇。不过他的独到见解在于,他认为开悟是“从梦中醒来(Awakening from the dream),这样的醒来是大彻大悟的,整个人都脱离了梦境,你梦中的角色都不用扮演了。如果这个地球是一个大游乐场,你就是离开了游乐场,不玩了。
他不建议灵修的人追求这种目标,因为我们在梦中、游乐场中是很好玩的,这是我们来这个地球的目的,不是吗?何必急着醒过来呢?如果你因为梦境太辛苦,过得不开心,所以想醒过来的话,你就是没有掌握做梦的艺术。
杰德·麦肯纳的建议是:在梦中醒来(Awakenning in the dream),你还是在梦中,但是知道自己在做梦,也就是所谓的”清明梦“。如果我们真的看透人生不过就是梦一场,那么我们可以在梦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潜能,把梦境中发生的一切都视为虚幻,但是不影响我们享受梦境。

当炮弹朝你飞来的时候,如果你转身就跑,你会被炸到;如果飞速地朝着炮弹的来处奔去,你会发现炮弹从你的头顶掠过,远远地落在了后方。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