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23152741.shtml
对于通过《纽约三部曲》或者《神谕之夜》熟悉保罗•奥斯特的读者来说,《The Brooklyn Follies》这本书也许读起来并不具有十足的“保罗•奥斯特味道”。在这本书中奥斯特似乎放弃了很多已经玩儿惯了的后现代小说把戏,收敛了兴致盎然的实验态度,他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非知识分子的叙事者背后,写了一部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现实,在形式上更加传统的小说。
“我在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死掉。有人推荐了布鲁克林,于是第二天早晨我从西彻斯特跑过去实地考察了一番。”小说开头,我们看到59岁的主人公纳森——一个身患癌症的退休保险公司雇员——回到小时候住过的纽约布鲁克林等待死亡叩门。纳森在布鲁克林偶然遇到了失散多年的侄子汤姆,接下去一个接一个的事件和巧合使纳森和许多其他人物的生活轨道发生重叠,引出一段段滋味不同的历险和故事。
在《The Brooklyn Follies》这本小说中主人公纳森为了消磨时间计划写一本叫作《人类愚行录》的回忆录,而奥斯特的这本小说无疑也是一本人间愚行和不幸的记录:破碎的家庭、破裂的亲子关系、失败的事业追求、贪婪导致的犯罪、吸毒带来的后果、宗教的阴影、性取向的问题、国家前景的灰暗化——这些负面的、令人压抑的主题构成了这本小说的背景图像。不同于以《纽约三部曲》为代表的那些有些虚无缥缈的实验小说,《The Brooklyn Follies》把视线转回到活生生的人间,聚焦在从2000年美国大选直至2001年9月的纽约布鲁克林。奥斯特笔下的人物不再是那些围绕着身份的迷失、命运的偶然性这些抽象概念而塑造出的符号化的人物,而是一群有着各自的困惑和问题的可以感觉他们的真实呼吸的美国人。我们目睹了他们的愚行和不幸,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他们人格上的力量。这本书不是一本消极悲观的小说。
《The Brooklyn Follies》这本书在写作技巧方面值得探讨。虽然读者在此书中仍然能够发现保罗•奥斯特常玩儿的一些标签式的把戏(比如在人物的名字上做文章),但这本书总体风格相当传统。这自然会让那些热衷于解剖奥斯特小说的复杂结构、破解奥斯特埋下的玄机、沉迷于奥斯特小说带来的神秘感的读者和书评者感到一些失望。但不论如何,这本书起码能够证明保罗•奥斯特这种后现代作家有能力写一本中规中矩的传统小说,有能力把握人物和情节,有能力传达感情。当然,以传统小说的标准来衡量《The Brooklyn Follies》,我们不难发现本书的一些瑕疵:例如本书几乎用了前面一半的篇幅交代主要人物的背景和往事,其间几乎没有故事发展,没有悬念,缺乏冲突,读起来略感枯燥,而从故事中部开始,整部小说的故事进程突然加速,此后一件接一件的事情不断发生,令人应接不暇。另外,虽然“命运的偶然性”是奥斯特的一个不变的主题,但在这种传统风格的小说中过多的偶然会让读者产生不信任感。此外,这篇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阅读起来略有好莱坞商业电影和纽约时报上榜流行小说的味道,和读者期待的阅读经验应该说略有偏差。
在《玻璃城》中保罗•奥斯特让一个没有被侦破的案件永远不被侦破,在《神谕之夜》中保罗•奥斯特让一个被误锁在地下室里的人永远困在里面。而《The Brooklyn Follies》是一本有头有尾、所有人物都有各自的归宿的完整的小说。如果你问我更喜欢哪种风格,我会选择前者。但同时也不难理解,不管一个作家如何实验、如何前卫,如何后现代,他同时也是经历过人生酸甜苦辣的普通的人,那么,以个人生活经验作为素材写一本现实主义小说的诱惑永远都会在那里招手,也许当一个作家走向六十岁的时候这种召唤会更显得更加强烈一些。
比目鱼博客:http://www.bimuyu.com/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