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的转变-数字敏感度_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 > 思维方式的转变-数字敏感度
苏格兰的风笛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2-18 16:12:04

思维方式的转变-数字敏感度

什么是会计呢? 这本书是这样阐述的:把眼睛看不到的事物变成具体的数字,让它能看见(利润、机会损失等),以及把事物联系起来或换个角度来看,使其变得简单易懂(连接经营、周转率等)的思维方法就是会计。会计是不断向“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这一问题挑战的学问。其实,在判断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金进出与得失,计划未来的人生都可以用得上会计。 家里晾衣服的竹竿恐怕五年也不用换一根,竹竿的价格那么便宜,替换率又很低,那么沿街叫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闭呢? 从这个问题,作者引出了对“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前提”的思考。 进而讲解了一下“利润&现金流”的问题。 作者又从卖竹竿到介绍修理阳台晾衣支架赚取佣金的收入来源给我们解开了竹竿小贩不倒原因之一,同时提出“提高单价是恢复业绩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接下来给我们解开竹竿小贩不倒之谜的原因之二是卖竹竿只是小贩的副业,小贩只是在给客户送货上门时顺便沿街叫卖,如果有人买就赚钱了,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主业,真是一石多鸟。在这时,作者提出“增加利润的途径只有两种:1.增加营业额2.降低成本。与增加营业额相比降低成本的做法更加明智”。判断节约,不应该通过百分比,而应该看绝对值。如果不从会计的角度看,会出现貌似节省、实际上并没与节省的情况。当信息不对称时,无法看清楚真正的花费与效果。通过以上的作者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懂一点会计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节俭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作者在书的第二章中提出,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发展副业增 加营业额,或者炒股;寻找自己熟悉的行业做,就是低风险高回报。 第三章中介绍了库存与资金周转;为了减少损失应该降低库存。生活中,只在必要的时间,买必要数量的必要物品;不要被商家的买二送一,卖五送三给欺骗了,除非你的确正需要这么多数量;不然,你多买的就会形成库存而积压你的资金,让你资金链断裂。现实的倒闭公司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大量进货造成库存积压资金断裂而亡。其实,有时候即使贵一点,也是选择单价高的划算。 第四章从机会成本、机会损失,引出管理会计。强调“会计是一门不仅针对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而且将浸在水面下看不到的那部分也数字化的学问”,将大家看不到的事物数字化、直观化的呈现给经营者;把风险和差距等等看不见的事物以“用数字说话”来让人“看见”。 第五章介绍了周转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虽然寥寥数语,但是却一语中的的道破了周转率的核心秘密。 第六章的重点在CASH FLOW,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无法不重视现金,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日常更加看重现金流。作者提出思考现金流的思考方法:1.如何保证手上始终有充裕的现金,2.如何为了确保资金运转流畅而对现金进出进行监控,通过现金的动向观察经营。对于企业来讲,有钱和赚钱是完全的两码事。对于个人理财,作者提醒人们重视现金流为正的至关重要性。 第七章,培养数字感觉。何为数字感觉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能否很好的利用数字来衡量事物,这就是数字感觉。例如:如果看到广告说50个人中就有1人免费;就会想到,那么100人就有2人免费,不过相当于打了2%的折扣。很多的聪明的家庭主妇的数字感觉就非常好,她们每天研究超市的宣传单就能自然得出“和昨天的比较”、“和其他超市的比较”、“物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证明她们很好的掌握了“对某一特定数字进行定期把握”这一数据分析的要领,这时培养数字感觉的基本方式。如果想培养自己的数字感觉,就像这样,先从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数字”抓起。留意这些数字是培养数字感觉的第一步。数字不单单是记号。所有的数字背后都相应存在着某种意义。如果能读出隐藏在数字后面的意义,自然就会变得有数字感觉了。作者最后讲:仔细想想,“这个数字有什么意义呢?”“对现在的自己来说哪个数字有意义?”只要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就好了,数字感觉就会慢慢培养起来了。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