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_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把时间当作朋友
陆莹-项目思维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7-10 14:07:50

把时间当作朋友

书评基于“七分钟悦读会”的口头分享,小组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seven_minutes/

想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已经很久了,最有名的部分是记录时间开销,然而,那只是该书的冰山一角。

本文的构架是我对全书结构的理解并从个人角度建议如何阅读;精彩片段:与我有共鸣、或者是我认为多数人会遇到的问题。

全书概览

全书分成困境、醒悟、现实、管理、学习、思考、交流、应用、积累一共9个章节。

其中困境-醒悟-现实属于破冰章节,在于提出人们焦虑的困境、讲述自己的醒悟过程、最终指出现实,提出“时间不能管理、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而为了管理自己最重要的途径是积累、而并非一蹴而就的。

管理-学习-思考-交流-应用属于核心章节。如在破冰的前三章中所说,管理好自己是与时间做朋友的最终途径,因此也是最受时间管理界小伙伴推崇和引用的部分。而学习-思考-交流-应用则是“知行合一”的循坏。不过这四章属于专题拼凑型,即各个小节独立成文、与其它小节的关联度不高。应该是因为《把时间当作朋友》原本是博客文章,汇总而成书的缘故。总之,第3章管理是重点。

最后一章积累再次强调了坚持和积累才是成长的硬道理,属于收尾点题章节。

时间忙碌的你如果也想读下《把时间当作朋友》,建议的阅读顺序是:
精读:第三章——管理
泛读:学习—思考—交流—应用
可读:困境—醒悟—现实、积累

精彩片段

读书是件很个人的事情,同一本书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经验、思考方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读书有两个值得记录和分享的地方:自己感觉特别有共鸣的地方;对别人特别有益但并非人人都能想到的地方。

对待未知的态度

在“醒悟”一章中笑来老师讲到自己对待未知(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的两个案例:一个是小时候花了不菲的价格学习编程后来用于词频的统计,形成专著并带来稿酬百万;另一个是拒绝学习盲打后来才发现盲打能带来的好处、悔恨不已。通过对比两个案例,笑来老师想向我们传达的是不要因为不知道知识学来干什么就拒绝学习,因为不了解一门知识当然不知道能干什么,然而新的知识却能带你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我自己的观点和书中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没有一次经历或知识会没有用处,只是你还不知道用在哪里,于是必须寻找经验和知识的用武之地。我遇到的很多人都会抱有“我学了这个东西没用,所以不学”的看法,很可惜他们无法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在我还在为研发组会议提供会议记录的时候,我发现不同的团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后来了解到项目管理。去听讲座、参加PMP培训等等,都是自费的。学习了项目管理,不仅为我的职业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从研发到管理)、也帮我打开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个人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大门。所以,并不是单纯的、漫无目的学习,同时要不断寻找个人的知识、才能的出路。

交换价值

在“现实”一章中有一小节讲认清自己所拥有的价值去换取自己想要的。而在德鲁克的《Managing Oneself》中也强调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价值所在,并检视自己能为组织做到什么。这同时也是破除“好高骛远”的重要法门。

如果按照“我有的”和“我要的”划分为四个象限的话,就是管理目标和欲望之间的大体策略。我有且我想,则换取;我没有但我想,则累积技能以最终换取;我有且我不想(暂时性),或许是新机会,就是上述所说的不断寻找自己才能的用武之地;我没有而我不想的,属于我们不需关注的区域。



做自己的项目经理

项目思维这个订阅号的重要宣言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做自己的项目经理。当在书中看到李笑来老师也提出同样的概念,心里很畅快。摘录一下原文: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法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的完成任务。

每个人其实都有必要阅读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项目经理”的头衔,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独立,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

并行工作的两个技巧

笑来老师指出事务能优化的前提是“大任务被划分成足够多又不太多的小任务”,有了这个前提,才有能力分辨哪些任务可以并行处理。书中介绍的方法中有两点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很受启发:制造主动并行、避免被动并行;像多任务操作系统一样运行。

电话是常见的被动并行,当电话进来,我们一直被要求的是响三下内要接起来。 但这实际是一种打断现有工作的“被动并行”。虽然笑来老师从不主动接电话(切换到静音模式)、1-2小时集中回复的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施的,特别是小职员,不过也许我们可以把回复电话的时间和番茄时间(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一般25分钟回复电话并不太失礼。

电脑多任务处理系统的原理是并行的任务轮流执行,你执行一段后被挂起,接着换我执行一段。对于个人来讲,我的理解是,几个长任务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再轮换执行,以避免心神涣散。比如说战隼(微信号warfalcon)在提到读书方法时就提到过:读不同类型的书时,人能集中精神的时间不一样。在了解自己的读书分神时间后,可以在自己分神之前切换到另一个任务,结束后再继续回来读书。

克服恐惧是一个让勇气积累的过程

前两天推送了一篇文章《人有点恐惧感是好事》,每个人都有所恐惧,不同的是有的人战胜了,有的人则被恐惧完全击败了。欲要成为战胜恐惧的人,途径是不断积累自己的勇气,注意,勇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通过挑战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结语

《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包含了笑来老师很多细节上的感悟,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列出,而只能把我觉得精彩和值得分享的地方罗列。推荐大家泛读一下整本书。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