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读书笔记_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读书笔记
恍惚如一梦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12 17:03:11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读书笔记

详细地记录读一本书,开始吧。 更多的是写给自己看的。

----------------------------------------------------------------------------------------------

我要把这句话提到最前面: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有两个方面:

当我们每个人经历苦闷、痛苦,失望,甚至绝望,或者自卑,压抑等,不要因为这些因素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你并不孤单,你所经历的别人都也在经历,或者经历过,要经历。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怕的。

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人和我们相似,在这芸芸众生中,我们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标签,我们默默无闻,对的,我们就是这么苍凉的存在。

0、困境

提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告诉我们怎么搞

要想清楚了在做;

现实中有着很多的人假装自己很勤奋,他们或者是给自己的心理安慰,或者是根本不自知。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的只是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者观念(009)

所以当经验如果是错误的时候,它产生的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并且甚至错误的观点更容易传播。

本书的主旨:时间不可管理;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必须开启自己的心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积累(各种方面的积累)

1、醒悟

1.1孰主孰仆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016)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017)

自己可以克服一些惯,自己原本以为不可以控制的东西其实是可以控制的,并且很重要。

1.2何谓心智

心智的概念(018)

1.3我的案例

基于同样的原因可能做出不一样的判断。

比如,因为不知道它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也有人因为同样的原因去学习。

我们要提高对于类似问题的判断能力,这就需要一定的逻辑训练,来提高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几率。

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

另外,关于作者自己举得这个例子。

确实要知道“技多不压身”这个道理,但是现今社会的技能太多,我们的选择,自身状况的考虑都十分重要。

再者

真正的勤奋是思考,当做的工作是一种自建的能力时,你的思维,大脑在停止的时候,其实是不累的。

思考才累(025第一行)

因此,自己其实平时的工作是属于偷懒的范畴的,看似很勤奋,其实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只是伪嘞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这种状况是需要改变的

2、现实

2.1 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的原因

微观上:

a.希望欲望得到满足是天性

b.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 PS.举得例子是怀胎十月。

宏观上:

自我满意度下降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不满,越浮躁,越想着急切改变这种状况。

2.2 交换才是硬道理

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就是满足“我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我有

二、我要 的能力,去达成目标的能力

2.3 完美永不存在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037)

客户的常识越少,要求越高------因为不懂,所以会随便提要求。(037)

区分好两个概念:不能做好,和,不能一下子做好。

面对真实的自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保持理智,不要对自己撒谎。

2.4未知永远存在

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问题上全知全晓(040)

我们在面对一个新的领域或者一个已经在的领域时,要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未知的数量、规模不断增大,会导致恐惧。

一、不要钻牛角尖,有的时候,提问、发表自己的想法是一种很正确的,很提倡的行为,但也不是全是,有时打破砂锅问道底的行为是一种十分讨厌的行为。

二、关于“拿来主义”

所有的东西,都是用时间精力交换得到的,于我自身来说,是对来拿主义很反感的,当初我划分精力翻书,查资料,实践才弄懂的东西,现在就要让我一句话给你江青,这个不合适。所以对于我来说,当能用百度找到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老师或者你的“师傅”,当然,除非有别的目的。

讨厌别人对我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会告诉他,我不会,有时是真不会,有时只是因为不想再回答了。

未知分为

a.永远不能解决的

b.通过学习能够解决的未知 :我们的工作所在

养成习惯 善于把不懂的记录下来,然后思考,尽量不要忘记问题。

2.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人往往会低估环境的巨大力量(044)

“你看谁谁谁不在这个环境中也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成就么,主要还是看你自己,不要只强调外部环境”,对这样的劝导我打心底是抵触的,而且甚至认为,说出这样的言语的人他的逻辑是否合理。除非他别有目的或者只是敷衍而已。我们强调,只有基于统计学的数据,才有说服力。

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或者说是考勤奋,坚持获得。不要用“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来当借口,不要用自己的“理想”把自己毁掉。 对,这句话是我对自己说的。

接受现实才是最优策略,快乐是一种本事。

2.6 与时间做朋友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047)

运用有限的资源(时间,能力),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管理

3.1 估算时间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在根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057)

3.2 及时行动

及时就是指现在,Right Now.

“什么时候开始才好”,“现在,就现在”

拖延症产生的原因:

内部:开始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但是要知道:事情越是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所以说白了就是不要害怕困难,就去恐惧,不开始。

外部: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要知道:“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

可能你觉得开始已经“很晚了”,但是吐过现在不开始,还将“更晚”。

3.3 直面困难 这个小点,谈论的问题,我很符合

他们(Me)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回避困难”

任何任务都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相对简单的和相对困难的。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然后把节省的时间用在困难事情的处理上。但是,很多人(包括我)会有意识的回避困难。

3.4 关注步骤

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要知道自己怎么获得。

做事情考虑的三个方面:内容,原因,方法

任务的三个属性:何事,何因,何法

3.5 串行和并行

学会将任务划分,区分串行和并行,学会合理的时间规划。

3.6 感知时间

简单的时间日志

事件-时间日志 (可以,采用这个方式)

3.7 记录开销

3.8 制定预算

3.9 计划 去做,一定要去做 ,计划再重要,都抵不过“Do it”

a.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Ps. 别人能做到的,我不一定能做到,承认人与人的差异

b.长期计划是要通过时间才能获得的能力

c.有的时候没有必要做计划

3.10 列表

笔和纸。将列表当做一个工具,来理清自己的头绪

3.11 流程

生活中的一些经常的,重复性的事情,有必要列一个列表,将这些事情的流程做出来,可以使自己的事情做的更有条理,也不容易出错。

如,打电话,外出。

3.12 预演

任何事情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思的情况下。

3.13 验收

“考试”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它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一个领导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117)

4、学习

4.1 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最高的行为(120)

几个死结:不学习就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无法意识到学习的好处,因此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学习可以让自己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境界

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4.2 基本途径

最基本手段是:体验。 更高一点是“试错”。

再者“观察” 他人亡羊我补牢,或者说吃别人一堑长自己一智。

但是阅读,将文字具备的功能:--记录和传播知识。是更重要的手段。

4.3 主要手段

“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只是的主要手段。

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恐惧,而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于我们害怕未知。

4.4 经验局限

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经验主义

a.个体经验有限

b.群体经验有限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不过来自于恐惧

c.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者信息造成的。

4.5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能力

检索能力时建立在相当成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上的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主要指: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144)

实践能力时自学能力最终转换成真正价值的根本

如果一个人不是很懒惰,那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145)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大脑的运行机制“选择性输入”,听到想听的,看到想看的。因此要。做记录。把无法理解的 记录下来,写下疑惑。找时间“反刍”。

了解学习的进程

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148)

5、思考

5.1 勤于思考

对于权威,要抱有正确的态度:权威不一定正确。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因为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也就是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只是正确。

5.2 思维陷阱

概念不清&正确对待不确定性(未知永远存在,正确对待)

5.3 因果关系

互为因果的关系。

双盲测试。。。 安慰剂

自证预言 ------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会发生。

5.4 相关命题 (逻辑学的内容)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同真同假,但是要区别,有些命题是否真的是护卫逆否命题,甚至是无关命题。

5.5 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

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5.6 案例局限

强调案例的独特性,并不是很具有普遍性,思考,是否符合这个案例现在要使用的这种情景。

5.7 对立论证

同样的证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

考虑一下相反的结论的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喜爱与厌恶。

5.8 张冠李戴 逻辑错误吧。

结论有可能正确,但是推理,论证过程完全是错误的,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方法。

5.9 辨析感悟

人间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必须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5.10 克服恐惧

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不过是懦弱的表现。(198)

要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

5.11 辅助工具

(201)

几个不可取的句式

a. 本来就是这样嘛 找借口

b. 不要说“我认为” 我要的是事实

c.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这个就是在掩饰错误的观点

d. 我要是……就好了。。 后悔,然而没有用

遇到这种情况,脑袋中一定要告诉自己“停”,然后考虑,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做什么。

6、交流

6.1 学会倾听

人类讲话速度,低于思考的速度,所以倾听过程中会出现走神的状况。

要记录,不要相信自己那破败不堪的记忆力。

……………………

还有一些没写。在书上做了笔记,就不搬上来了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