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肯锡那里学习思考——读《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_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 从麦肯锡那里学习思考——读《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药山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14 17:01:14

从麦肯锡那里学习思考——读《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一直认为麦肯锡是一个非常非常牛的公司,因为那里面有一些特别强悍的咨询顾问。不管是大前研一,胜间和代,还有这个叫安宅和人的作者。都是从麦肯锡公司出来,然后成为畅销书作家。尽管自己并非咨询行业中人,但是从这些“大牛”的书籍中可以了解到,麦肯锡的确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
这本《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和之前读过的《麦肯锡工具》、《麦肯锡意识》有所不同,这是一本“以产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为观点”写出的书,他介绍了几种非常关键的思考方式,比如说逻辑树、MECE法则,架构概念等等。但他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议题的提出和解决。

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的导论部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工作?他认为所谓有价值的工作就是:

目前的情况下,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答案的工作。
这个概念很新颖,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工作价值矩阵。矩阵有两个纬度,一个叫做议题度,一个叫做解答度。作者认为,很多人忙于去追寻解答问题的答案,却没有关注哪些问题是能够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因此往往陷入“穷忙活”的境界。我所理解的议题度就是议题的明确性和可分解性。

解决问题的方式
作者推崇的解决问题方式是这么五个步骤:

明确真正应该找出答案的议题到底是什么?
将议题进行分解,根据碎片整理故事线
描绘所需要的输出意向并设计分析,用于验证
立足于故事的架构,依次进行验证
琢磨论点根据与构造,并整理成简报和论文
作者的观点很明确的以结果为导向。他认为:

所谓专业人士是指通过专门训练而获得相关技能,并负责运用该技能提供特定的价值,从特定的顾客处获得报酬的人。
因此,想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衡量你报酬高低的关键不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你给顾客提供了多少价值,解决了多少问题。所以,作者一方面否定了那种一上手就埋头苦干,强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作者指出:要防止陷入表层的逻辑思考通病。有些人学了一点点逻辑思考的皮毛,就自以为自己是福尔摩斯,对所有的事情都只依据表面信息直接开展工作。在思维上没有自己的架构,这也是极其危险的。

作者所提倡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就立刻进行尝试各种可能,而是应该从查明议题开始。这本书上反复提到了“议题”这两个字,却在书中找不到详细的字面解释。我的理解所谓议题,就是问题的意义,核心本质和关键指标。很多东西我们迟迟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分析到他的核心意义或根本目的是什么,导致我们给自己预设了太多前提,从而束手束脚。

找议题的步骤
作者提出的寻求议题的方法步骤很简单:

第一找到自己的立场。我们通常说过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其实就是一个立场的问题。而这里所说的立场,实际上是指建立一个假说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把“怎么了”,“是什么”这种大而化之的问题,不断聚焦改为“是否”、“怎样”这样的简单逻辑判断。比如市场规模现在究竟如何?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提问,我们通过预设立场提出一个假说:市场规模是否正在逐步缩小?就更容易找到相关的论据论证了。
第二,把思想转化成文字。有人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这不仅仅是记忆力的问题,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我们才能更加明确的认识自己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想要弄清楚究竟哪些是问题的分差点,如果没有语言来表达,是不可能的。而所谓的把事情转化成文字,看似很容易实际上却很难,如果你在查明议题和建立假设的时候不够周全,逻辑上有硬伤,你会在转化成文字的时候发现问题。
第三,为找议题的三要素去深入思考。一个所谓的好议题有三个根本要素:属于本质性的选项,含有深入的假说,可以找到答案。邓公南巡的时候讲话中强调:学习有精要管用。精,这里就是指要抓住本质和核心。而所谓的还有深入的假说,实际本质上就是让你能够层层递进,深入思考,找到问题的核心结构,把握其内在规律。
第四,用于确立议题的信息搜集。作者一再强调,要收集的第一手信息。所谓第一手信息,就是没有任何人过滤或修改整理过的信息。从第一手信息中,调查提炼出核心的数据。同时防止信息过载,不要把自己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空雨伞的故事组织模式
作者对于故事线的组织,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空、 雨 、伞"的流程判断模式:

空:西边的天空好晴朗
雨:以现在天空情况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下雨
伞:既然不会下雨今天就不要带伞出门了
这种故事模板实际上就是

确认课题
深掘课题
作出结论
这样的模式。作者提倡:结合并列的金字塔结构思维和这种空雨伞的逻辑结构可以有效地在短时间内向顾客传递结论以及支持结论的重点信息。

定量分析——分析中的核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习惯于进行定性的分析,对于定量分析了解往往不够,以为所谓定量分析仅仅是数据或信息的堆砌而已。作者指出定性分析,主要是把信息赋予意义并给予整理分类。而定量分析,这是通过对比较构成和变化进行量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数据支持。具体包括

比较:数量、长度、重量、品质等方面的比较。最一般的量化分析方式,客观清晰。
构成:整体和部分的比较,思考“以什么为整体做思考?从中提取什么进行讨论”的含义,是整理构成之“轴”。
变化:在时间轴上比较相同的事物,强调随时间 的变化并从中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感受
总体上,感觉这本《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和之前的思考管理类书籍相比,更加成体系化,涉及议题思考、假说思考、成果思考和信息思考整个思考流程,通过阅读这本书并内化实践,可以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具有深度和主动性。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