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其人,以及关于中产阶级的几种_杜拉拉2华年似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杜拉拉2华年似水 > 杜拉拉其人,以及关于中产阶级的几种
素食主义的猫 杜拉拉2华年似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06 19:05:05

杜拉拉其人,以及关于中产阶级的几种

  我很少看职场小说,但作为一名穷苦的女屌丝,我唯有行走在职场上才得以填饱自己的肚子,实现“让我的下一代成为白富美”的人生理想。这样,我就不得不抛开那些伪文艺青年热衷的,非常阳春白雪的书籍和电影。那些文艺作品再能引起你心灵的震颤也好共鸣也罢,也不能在现实中让你多分得半口食,反而会让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弱。于是我逼迫自己开始了阅读《杜拉拉》此类书籍,作洗脑之用,顺便让自己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看完两册以后,对杜拉拉的职场精神唏嘘不已,对照自己,简直恨不得乘时光机倒回毕业那会儿,再重新来一次。杜拉拉是个非常有悟性,非常有逻辑,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的职业女性。她做事卖力,懂得分寸,举手投足非常地职业化,对做过的工作善于总结,分析。书中提到的一些技术性方法确实让人受益不浅,其实这些职场道理但凡上过几年班的人都会知道,只是我们不能将它整理成系统性的书面材料,书中以系统的体系呈现给我们的时候,就会感觉脉络特别清晰,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对杜拉拉的职业精神和做事方式特别钦佩。但接下来我又要一如既往地展现我刻薄至死的性格了,我又要开始挑剔我不满意的地方了。
  其实我特别害怕一种人,这种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永远满格状态地和你谈职业理想,谈职业规划,谈智商,他们可以打满鸡血地和你口若悬河一个小时,而且在此番滔滔不绝当中,他们还一贯强势地认为自己的那些理想,规划,看法等都是超于常人之上的,他们谈论的语气充满了自负和绝对,他们多为热血沸腾的理想青年,或者就是狂热的成功学追捧者。和这样的人聊天十分有压力,因为你回复他们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被他们视作:“你已经没有了激情。”,或者直接就是:“你的能力,你的XXX,你的XXXX”简直弱爆了。”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在我看来杜拉拉还有书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就有这样的特质,当然,是轻微的那种。当然,我也很明白,这是一本职场小说,我将它和其他文艺作品区别开来,这一点就显得容易被原谅了。抛开那些职场规则和工作方法的描述段落不谈(前面说了,我很佩服,并且醍醐灌顶),下面单单说几点我对书中人物心存鄙夷的地方:

1.杜拉拉其人,看似非常有城府,很成熟,但是只要把问题和矛盾从工作上扯开,在生活中她就立刻变成了一个白痴。她无聊时玩QQ棋牌游戏,并且和人为了输赢的问题而斗气,这种剑拔弩张和争强好胜可能也是来自于工作上的习惯。实际上,她过着一种非常无聊的生活(至少在我看来),她和别人的闲聊乏味无趣,她对生活中的问题的见解平庸甚至是低俗,工作中我景仰这些人,生活中我并不会和这样无趣的人做朋友。

2.杜拉拉本人自视甚高,她有学历崇拜情结,这一点在招人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她认为一个大专生理论上来说一定不如本科人,除了极端例子以外。但在大部分的人看来(我相信是大部分),这样的看法是否过于狭隘?她装腔作势,动辄就以美资白领自居,看不起小公司的职员,看不起其他非美资本土企业的职员,哪怕一个养猪的个体户年收入是她的十倍,她还是看不起。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所谓的贵族和暴发户之间的互相鄙视。贵族,可以没那么富有,甚至可以落魄,而他们就是有精神的优越感,凭着这种优越感他们可以看不起任何暴发户。这也算是人之常情,比如我曾经有一个同事,自我感觉良好,英语说得和native speaker差不多,有一回来了一供应商,两人相聊甚欢,供应商说现在正在准备自己经营一家做纸巾的小厂,我那同事就面色凝重了,聊天也戛然而止,他认为一家这么大这么有名的外企的高级销售怎么可以去做这么有伤体面的事情呢。


3.杜拉拉非常喜欢用“聪明”来判断人。但是,我直到今天也没明白“聪明”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要聪明到和《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那样呢,还是只是精通于钻营取巧和八面玲珑。招聘人的时候,什么叫“长得一股聪明样儿”?我特别反感别人随意地用“聪明”或“笨”来给人下判断,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带有侮辱性质的。

  以上所有,让我想到了一个人群------中产阶级,尤其是中国的中产阶级。
   我很久以前在某份报纸上看到过一段关于新兴的中产阶级的描述,说他们其实是社会各阶层中最虚荣的人群。他们精进努力。换得“新贵”的低位,伴随而来的正是此种身份转换带来的虚荣和虚伪。在中国,他们的地位暧昧和模糊,他们的身份不是世袭传承而来,而是通过参与市场经济而来,所以这也导致了他们是所有人群中最拜金,最投机,最市侩的一群人,但同时他们又喜欢装成elegant的样子。新贵们有着地位上的焦虑,因为他们的低位可能因为国家政策的变更而突然变成一场旧梦。他们崇尚实用主义,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报以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轻蔑。因为生活的重点还在财富的原始积累上,哪儿有那么精力去追问这些形而上的问题。

  杜拉拉其人,便是符合中产阶级一切特征的典型代表人物。她力图跻身或者享受上层阶级所有的意识和品位,所以她会刻意用各种顶级品牌雕饰自己,扮成天生为这些奢侈品牌而生的样子。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本书,叫《假装的艺术》,是本畅销书,教人们如何假装有品位,教人们如何丰富自己的谈资。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特点,喜欢用上层阶级符号化的标志来装点自己。莫如说,杜拉拉这样的外企白领甚至在职业的追求上也是在模仿名流(职场上的名流),她(还包括书中的沙当当之流)不断地追求地位,名望,及与地位名望相配套的外表,而她们的个性(此处说的是私生活上的个性)也在此种追求当中消失殆尽。

  但是,说到这里,我不禁审视了自己,在没有成为标准的中产之前,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对他们这群人说三道四呢。我需要做的只是,在社会滚滚向前的大浪中,学习模仿杜拉拉的一切职场方式(抛开意淫的那部分不算,杜拉拉在工作中确实有很多对工作本身充满幻想和意淫的方面),和所有的人一起,昂首向前,共襄盛举。

展开全文
有用 14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杜拉拉其人,以及关于中产阶级的几种”的回应

虫二 2013-06-25 11:27:53

楼主加油,我们可以既有钱又有理想有情趣的,共勉~

虫二 2013-06-25 11:26:54

对,我对认识的“中产阶级”的一点点遗憾就是:几乎从不思考社会问题,不关心自身之外的问题,即使有一点点,其社会政治观点也是张召忠、周小平式的,美国赤裸裸的阴毛之类。
工作努力,待人也好,但是不思考也没多少情趣,在我看来这种生活终究缺了点儿什么……

2012-08-14 04:16:14

还没看杜拉拉2,上来打打烊,一排书评里就看中这篇。一读,果然觉得LZ脑子清爽,不免欣慰85后的小朋友就是有想法有品位有希望。我看《杜拉拉1》的时候就持类似的观点,暗暗感叹70后世故、现实和精神生活极其形而下的普遍特点。看到LZ第一段说要“痛改前非”其实心里觉得可惜。既然步入社会了,为明哲保身也好、讨个体面的生活也好,能够拿捏职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着实没必要把自己喜爱的阳春白雪、能震颤灵魂的东西一笔抹去。没这点基本的精神食粮,人早晚多多少少会“杜拉拉化”。既然你已经明确并不赞赏其人这些品质,大可以继续有助于保留自我的私人生活模式和精神食粮。在任何情况下,不要丢失了自己。即使是欧美企业的职工,也有大把追求经济利益同时也追求精神生活的。最后,看到一个85后的孩子也和50、60后一样顾及二三十年后后代的具体生活问题,鄙人不免小小吃惊,也觉得有趣。这种文化现象大抵是最难改变的吧。不知90后能不能变得没心没肺一些更加自私一些。其实人生在世,自己让自己过得舒服点、自我点也没什么不好的。看LZ@Erin的话,估计LZ自己也还在权衡犹豫以后的生活态度。鄙人只想说,1)凭LZ的脑子不会混得太平庸,才出道2年而已,不急,机会有的是,适时把握即可;2)请刚八代,继续内心丰富,不要沦为钱包鼓鼓的精神瘪三!握爪勉之!

素食主义的猫 2012-08-02 11:27:58

@Erin
大部分的时候,表面上看来生活是以无趣为主。但一个人如果内心丰富,再平淡的生活让他过起来可能也很有意思。

Erin 2012-08-02 11:22:30

楼主 至少目前我遇到的人 业余生活都是非常平淡无趣。至今没遇到谁的生活多姿多态(我没接触过艺术圈子里的人)。
我觉得无趣是常态。
有趣的生活都发生在小说电影这种人为的想象中。
杜拉拉这种人,我觉得现实中叫充满功利心,这种人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一个地方,自然是最无趣的。

惊雀郎君 2012-07-15 16:30:20

其实我特别害怕一种人,这种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永远满格状态地和你谈职业理想,谈职业规划,谈智商,他们可以打满鸡血地和你口若悬河一个小时。

-----------------------------------------------

OK,这样的人我遇见过一个,于是悲催的人生就此开始。

樊子轩 2012-07-10 09:18:02

最后对于 中产阶级 的论述蛮不错~

Victoria 2012-07-03 11:04:36

支持~

我不喜欢杜拉拉这样的人生 有上进心的大多数人怎么都走上了这条道路 很郁闷 缺乏个性 失去生命中一些最珍贵的东西 懵懵懂懂 到最后才明白就太晚了 人生不该如此

喳小喳 2012-07-01 09:39:20

很有道理啊!跟你第四段话很有共鸣,我也很不喜欢跟那样的人聊。。。

小猪幽幽 2012-06-27 10:50:24

同意~
拉拉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积极思考努力向上的习惯,这种习惯已经渗透到她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她在生活中显得不那么可爱~
不过这本书对自己还是挺有启发的,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努力不够,情商不高;工作方法上也要再思考一下。
希望和所有的人一起,昂首向前,共襄盛举~

井底之gone 2012-05-06 21:13:38

現在每天無病呻吟的自己還是認為向你學習很有用。

素食主义的猫 2012-05-06 21:03:37

@ls 跟我学你就完了。。。。姐都毕业两年半了。。还没混出个模样来,并且时常迷惘。。

井底之gone 2012-05-06 20:28:42

你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