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得优秀起来_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 首先你得优秀起来
胖出人生薇大安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9-01 03:09:30

首先你得优秀起来

       作者先引举例引出不要追随激情的观点,再指出关键在于强迫自己完成工作强迫技能形成。通过工匠思维代替激情思维进行职业资本积累。激情思维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工匠思维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当有了一定职场资本后,我们会发现幸福感来源于自主力。最后区分一般职业资本充沛者跟优秀者的是使命感。层层递进可能达到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自己现在所处的以及感触最深的就是规则二,工匠思维代替激情思维。也就是行动上的怎么优秀起来。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了解一时激情也抵不住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需求,然而自身太渣又没到达追求自主力的阶段。
      作者在规则二中举了一个伯杰的例子。伯杰大学期间是美国最高级别全国辩论竞标赛的最佳辩手。他一开始跟很多人一样迷茫,有申请法学院的实力,但是又想尝试电视台主管又想成为电视编剧。但是不知道需要做出什么努力。他先到了洛杉矶,在国家讽刺文社做网站编辑,推荐公司让自己拍《主辩手们》这部剧。在公司停止尝试该剧后,换了一份在NBC电视台开发主管助理的工作因此进入了电视圈。在电视圈中了解了好剧本是编剧脱颖而出的秘密。他除本职工作,业余同时推广自己创意,为剧本润色以及尝试写剧本等多种尝试。8个月后,当《三军统帅》的剧组需要编剧助理,他又跳槽过去因为这份工作能更近距离观察职业编剧。他一边在剧组推销自己的创作构思,业余持续写剧本。由于编剧助理一角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的构思获得采用有了和专业作者获得一集作品初稿的机会。当有了电视剧一集播出作品后,他又获得电视剧专职编剧位置,以及后面自己多部多季电视剧卖出播出的经历。
       伯杰是典型的用工匠思维去工作的。当他想尝试电视相关的工作,他没有一蹴而就的机会。是从基本无关的行业,业内业外一步步尝试靠近理想工作的,并且每一份新工作都是由之前的工作不断尝试积累拿出作品成绩获得的。不难想象,若伯杰是个激情思维主导的人,没有这些一步步的靠近,一点点的了解观察一回回的积累一次次优秀的表现,而是从一开始就凭激情写作,他就成了还未入行就参加编剧竞争然而作品较差的那些竞选分母之一了。现实能给激情主导者多少时间机会这么一次次尝试。
       作者并不是在否认激情,而是否认激情思维那种以个人为中心的,让工作来匹配我的想法。
       个人在参加工作以前,产生过很多消极的想法。原因是自己压根不优秀。比如很多所谓的光环工作,是给家里实力雄厚,名校名牌专业的人才有机会接触的。因为得不到最好的,所以就索性破罐子破摔。但是我的几位亲戚轮番出动打破我的思维误区;有个长辈,以前家里穷没钱只能读军校,然后战争爆发送往了战场,做的是危险性极高的兵种。经历了九死一生回归社会,过着混混生活被女朋友家里鄙视。由不甘被嘲化作动力读了个非顶级名校的硕士,凭借着当兵时候活下来的经验投身商场,刚好是进的过去几十年某个蓬勃到畸形发展的行业,他个人聪明才智加上学历加上军人意志加上战场胜商场一筹的宝贵经验。人到中年该行业做到顶又用这种履历步入顶级外资投行继续外人看似顺风顺水的职业之旅。
       然后我的偶像之一,从事业上举例子,从某上市公司的一个实习生一步步转正走到高管,然后凭着过去履历进入金融投资行业,不过只能从基层做起,起点虽然跟其他同事不一样,但是在残酷的淘汰制竞争中淘汰掉各路名校对手。又是短暂小几年再次做到高管。与此同时,本职的出色,也不妨碍她业余创作的作品受到追捧。不久前再一次辞职,金融文化双领域创业也成绩斐然。
       如果他们全都是激情思维的话,用他们目前的成就作为目标,一开始起点跟目标的距离之大怕是连进入目前行业的门槛资格都没有。然而正是工匠思维抓住现有的机会做好手上的事让他们越发的优秀,从而更多选择,更多的选择通往了更大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优秀一点点靠近自己的目标。有时候区别这些人跟一般人的不是激情不是天赋而是一如既往的优秀。真正的优秀是不分领域的。
       后来的我也受到这类观点的感染,不优秀没关系可以先让自己一点点优秀起来。有一个我想从事的岗位,可能对名校海龟来说,是触手可得的。可是对于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而言,定了一个10年计划还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当年也有很多小伙伴介绍其他工资更好发展更快的行业给我。但是我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换路线一路前行,目前我工作3年,已经是该岗位的后备役,私底下学习等待着顶上的机会,机会可能明天就来也可能明年就来可能是领导安排也可能是自己另外争取来,毕竟已经接近了。
       除此之外对伯杰的经历以及工匠精神引出的另一个人看法,很多人认为年轻人不应该轻易跳槽,应该在公司里稳定几年,有该行业积累或者真正了解该行业后才离开。窃以为作为一个有规划有事业心的人,无论在公司内任职或者创立公司都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一种塑造。若是对个人而言,时间短已经足以了解或者目前的事业只是职业生涯延续性的一个跳板,到了更好的选择出现的时候就应当勇往直前。这并不是有违工匠精神或者1万小时积累等理论。而是把这些理论用到了更宏大的标的上。尽快进入新阶段某种程度上也是种刻意练习。
       目前的我已经不担心一开始的10年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由于新出现的不可抗力,未来10年我需要离开当前的行业,或许应该去实业,需要去其他国家定居工作。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方向,但是凭借着职业资本累积,想这个目标也不会太难实现。借用乔帮主一句:“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展开全文
有用 11 无用 2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首先你得优秀起来”的回应

2016-09-01 19:01:36

十年目标,好厉害啊。
我一直以来都只能做出短期内的目标,然后去实现。

胖出人生薇大安 2016-09-01 18:53:39

不狠活不下来哇。我们活在难得的和平年代
谢谢你啦,比心

汪汪 2016-09-01 10:02:18

关于长辈的那个例子。
我觉得老一辈的人吃过苦,做事情都有一股狠劲,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身边也有亲戚长辈都已经50多岁了,开始创业,白天黑夜奔波。

另,看到最后,不管薇大安未来选择哪条路,都祝福你,这种安心安定自我选择人生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