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这些思维倾向与误区,才能做出好决定_做出好决定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做出好决定 > 意识到这些思维倾向与误区,才能做出好决定
小曾是条鱼 做出好决定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17 09:06:28

意识到这些思维倾向与误区,才能做出好决定

微观经济学有一个从“经济人”延伸出来的基本假设——“理性人”。这个假设默认在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理智的,精于判断和计算,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行为是理性的。

可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相信你我都有亲身体验,我们是会受情绪、身边的人影响的(想想你有多少一时冲动买下的物件和淘宝“爆款”),人不可能绝对理性。心理学家发现了这个现象,并由此延伸出了行为主义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中,人们一些有趣的非理性行为。

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大师。这次,他将行为经济学里,关于人类判断和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们的人生抉择过程中,写就了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的《做出好决定》。书中指出了常见的思维倾向误区,并给出了针对建议。

一、 妨碍理性决定的17个思维倾向和错误

17个思维倾向和错误,我感觉自己躺枪无数。我们真的很依赖直觉型思维,习惯于很快下决定,很少认真分析决定的选项。都说人生是“选择”出来的,想起以前那些轻率做的决定,我们的人生是走了多少弯路?

人嘛,有许多类似的缺点。我们喜欢偷懒走捷径,遇到挫折倾向于找借口安慰自己,尽量将失败归因于外界;我们形成了习惯后很难更改,有时会被情绪控制。17个思维倾向和错误,按我的理解,恰好可以按这些缺点区分为4种类型。

倾向于自我肯定:

1、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决策和判断能力。
2015年的那波牛市,多少投资者坚信上证指数可以超越2007年的6000点,甚至上到10000点?我们自信满满杀入市场,最后损失惨重。

2、纠结于沉没成本
买了电影票,电影很无聊,看着打瞌睡,却要在戏院熬到结束。典型的不肯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就是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嘛,所以明知道电影很烂,也要把电影看完(或者是睡过去),最后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钱。

3、自利性偏差
我们倾向认为成功是因为自己努力勤奋,失败是因为外部因素和坏运气。自己总是对的,错误总是别人。别人成功主要是因为运气好。

4、后视偏差
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料事如神。“我早就说了嘛。”那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很坚定呢?
 
懒惰:

5、拖延症
有多个不相上下的选项,决定难做;或者决定让人不快时,我们倾向于推迟行动。

6、即时满足偏差
“活在当下”的骗局。即时享乐,却把代价延迟到未来。“先刷信用卡,还款的事情以后再说。”“吃饱才有力气减肥嘛。“这些想法陌生吗?

7、熟悉度偏见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只投资熟悉的传统企业,例如可口可乐、冰雪皇后,长期收益不错,但也错过了苹果、亚马逊、Netflix等杰出公司。但起码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对传统行业的研究很深入。我们呢,可能只是熟悉某些事物,却没有深入掌握,然后也拒绝新的事物。

8、有限搜索错误
面对复杂决定,我们都倾向限制自己的搜索范围来简化流程。例如我填高考志愿时,只要满足一个要求——最喜欢的大学便下决定了,却忽略了这所大学哪些专业学术水平比较高,或者比较容易就业等信息。

难改的思维倾向

9、锚定效应
我们总是很容易被第一个听到的数字牵着走。你问卖苹果的人苹果多少钱,他说8块钱一斤,你说7块吧,感觉占到便宜了。又或者,你直接问苹果6块钱卖不卖,他说不卖,要7块,你感觉不爽了。其实,你要付出的钱一样呢。

10、选择性知觉偏差
有一项研究,同一组新闻报道,以色列的学生认为报道偏向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学生认为偏向以色列。我们会按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性地认识、诠释事件。

11、证实偏差
我们听到的是我们想听的话。例如恋爱时,我们总是寻找与对方“天生一对”的证据,而忽略那些合不来的信息。这是选择性知觉偏差的具体表现。

12、框定偏差
我们认知事物时自带“相框”,只想到框内的信息,忽略了框外的信息。例如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就总会注意到事情积极的因素。反之,如果你性格消极,就总会先看到事物的缺点。

13、易得性偏差
你最近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所以决定放弃机票,改用火车出行。地震过后,马上去买地震险。其实,飞机失事与地震的概率,并不会因为最近新闻大肆报道而突然增加。不要被近期的记忆牵着鼻子走了。

14、代表性偏差
不是任何事都可以复制。2007年的时候,中国股市上证指数最高到6000点。2015年,我们认为到回到6000点不是问题,谁料大盘在5000点时见顶掉头向下。要注意存在“趋均数回归现象”。

15、意向性归因
我们喜欢为随机事件赋予意义。大盘今天涨,我们要问为何涨,大盘今天跌,我们要问为何跌。其实涨和跌各是50%的概率,不是涨就是跌,不一定有原因解释得通。
        
被感情控制

16、意气用事
过于激动或负面情绪(愤怒、沮丧、怨恨等)严重情况下,理性会被削弱。例如2015年上半年,我们过于兴奋,所以买入价格明显虚高的股票。(这个例子涉及3个思维倾向和错误!)

17、适应性偏差
我们的情绪总会恢复平常状态。成功的喜悦会慢慢淡去,失败的痛苦会逝去。不论决定造成什么结果,都不会持续很久。所以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上述的每一个思维倾向与错误,作者在每章最后都有给出具体建议。

二、如何较理性地做决定,高效决策

以上这些偏见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总有犯过那么几个?人毕竟是带有感情的社交动物,所以很难做到绝对理性。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误区,来对症下药,尽量做到理性。

罗宾斯在《做出好决定》中,提供了几个测试表,让我们了解自己到底是不是过于自信、偏向感性决策还是理性决策、有没有拖延症,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如果测试结果显示自己容易被情绪牵着走,那就要比其他人更注意上文提到的“意气用事”思维误区了。

作者还列出了12条高效决策的建议。按我的理解,这12个建议,其实是要我们注重培养3种能力。

1、从价值观出发,识别我们的内在动机,确定我们的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做决定时的重要衡量标准。

2、提高判断能力。以长期目标为准,判断什么是关键决定,什么是不值得花太多时间的决定,以及什么时候不应适合下决定。要搜集足够的信息,从以前的经验冲吸取教训。

3、培养视野及远见。要意识到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未来。做决定时我们应不纠结过去,也不囿于以前的经验。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知道自己的局限,然后继续前行。共勉之。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