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请扼杀你的选择恐惧症_做出好决定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做出好决定 > 现在开始,请扼杀你的选择恐惧症
迪迪 做出好决定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03 21:06:35

现在开始,请扼杀你的选择恐惧症

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叫做“选择恐惧症”。选择吃川菜还是粤菜;选择去这家公司上班还是另一家;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每一次你要做出决定时,你就会说:“烦死了,我也不知道怎么选,我有选择恐惧症”。

再问为什么有选择恐惧症,因为穷呗。真的是这样么?你真的有选择恐惧症么?每一次你都无法做决定?你有选择恐惧症是因为你穷么?

《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做出好决定》这本书告诉我答案,你压根没有选择恐惧症,没有选择恐惧症自然也不会跟穷有关系了。你拿选择恐惧症当借口,只是因为你不知道到底怎么做而已!

你会有选择恐惧症有以下4个原因:

第一不提前计划。
没有计划也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也就没有方向。这个时候你当然不知道选择哪一个好,因为你有标准。就像你学开车,如何拿到驾照?你考出理论考试,接着实践,考科目二,你需要掌握侧方停车等考出科目二再考科目三,路考最后再是考科目四。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目标,你还会纠结到底怎么学车,我是先学路考呢还是学侧方停车呢?

第二.过度自信。
你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导致你做选择时总是选择错误,时间一场,你就害怕了。

第三:太依赖以往的经验。
经验能帮助你成长,但有时候经验也是你的绊脚石。比如当你填饱志愿时,你会过分以来以往的经验,觉得这个学校去年分数就很高,我这成绩上不去的;我前几次考试成绩不好,这次考试也不会好的。因为每次过分依赖以往的经验导致你不敢冒险,不敢做出决定。

第四,吸取教训能力差。
好了伤疤忘了疼,总是很简单的认为上次失败是因为运气不好或者环境太吵了。你总是习惯性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因,却从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导致每次伤疤都无法让你长记性。

因为以上4中原因,让你害怕做决定,每次做决定时畏手畏脚,最后就形成了选择恐惧症。那么到底如何做决定,做一个让你自己满意的决定呢?《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做出好决定》这本书又告诉你答案。在做决策之前你需要明白以下几个方面:

不做决定也有成本
减肥还是不减肥,考研还是工作,辞职还是继续,当你一次次面临抉择时,很多人自然反应就是我不做决定,给自己的理由就是:顺其自然吧。因为你潜意识认为我不做选择,哪边都不会得罪,也就没有损失。

如果现状是你期望得状态,什么都不做确实合适。但是,如果你明明在这个单位过得不好,填报志愿的时间又要接近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逃避不做选择,将来你就会后悔,懊恼,给自己留下很多遗憾。

为什么你会不想不减肥,不戒烟,不做选择,因为不做选择可以带来即时的快乐。而我们经常喜欢享受当下的快乐,避免代价的痛苦。不会考虑以后的事情。

你需要明白一件事:你不做决定,不代表这个选择题消失了。就好像你在考研还是工作纠结,你却说算了吧,我不想选。你不想减肥,不代表你身上的脂肪少了。你不做这道选择题,那么这道选择题会一直跟随你。你需要考虑无所作为的成本。

一切都始于目标
很多人都说自己是选择恐惧症,每次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啊,你只是没有目标罢了,没有明确的目标,你当然做不出选择了。就好像你去水果店买水果,你刚开始就想清楚要买4个苹果,2个橘子。到了水果店,你立马找到苹果和橘子快速挑选,付钱,走人了。而你只是偶尔路过水果店想要买水果,这个时候你当然在纠结到底买什么好。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做一切决定的基础。

何为目标?比如经常说我要看书,今年看100本书,这个目标太大了,但一周看完1本书,你是不是觉得简单了,觉得挺靠谱的。一周读一本书,也就能算出每个月读多少本书,一年要读多少本书了。

你要建立长期和短期目标,并且做出一个计划表,让你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你离长期目标还有多远。

在做决策前,你需要了解外在情况:

1.了解你的性格倾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兴趣爱好,承担风险也都不一样。就好像投资理财,一个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方式;而另一个追求稳定的理财方式。

你做的每一个决定其实跟你的性格倾向有关,所以米先要了解自己的倾向,在这些倾向可能会阻碍决定时,及时做出调整。

2.寻找与你信用相悖的信息。
这一步就是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过程中,你会出现以下几三种认知偏差:

过度自信:在收集信息时,你经常会想这个点不用找了,肯定没有用的;这道简单题不会考的,不用背了;这还需要准备啊,我早就记住了。因为你的优越感以及过往经验带来的偏差,让你过分自信。自信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分盲目自信反而会害了你。

证实偏差:你喜欢听好话,你习惯性会听你爱听的话,一旦某些信息,某些话不中听,你就会忽视这些话,只挑中听的话或者信息。

证实偏差会影响我们去何处寻找信息,因为我们往往会去那些可能会说一些我们想听的话的地方寻找信息。

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怀着怀疑态度,积极寻找与你观点背道而驰的信息。

后视偏差:有一种人你你很讨厌,它叫“马后炮”每次看到你做决定出错了,他就会说:“总会说我早就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你非要走,现在活该了吧。”这就是后视偏差,这种倾向让我们在得知事件的结果后,错误地认为我们在事前本可以准确预测事件结果。

如何减少后视偏差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考虑使某一特定事件产生不同结果的其他原因。

这三种认知倾向会导致你收集信息不够全面。所以你在收集信息时一定要寻找与你本身认知和假设相悖的信息。自己给自己唱反调。

你要相信:如果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在严格的检视中他们一定可以站得住脚。

不要赋予随机事件任何意义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相信“运气”这个词,每当看别人成功了,成为了作家,成了总经理,混的比你好时,有时候你会给自己找理由,觉得她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如果我有她这样的运气,我也可以。

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随机事件,但这些你根本无法预见他们发生,你不能把随机事件当做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做决策过程中,你不要抱着万一我运气好就过了,万一那天我运气很好呢?你要相信自己能够部分控制自己的世界和命运。机会是在你傻逼一样坚持中产生的,不可能单纯靠运气。

犯错误没有关系。
很多人逃避做决定,还有一个原因是害怕选错。害怕自己犯错误,觉得万一这个决定是错的,我还不如不做保持现状好了。可是,如果你害怕犯错误,你就永远无法成长,在初期你多踩几个雷,会让你以后的路程走的更平坦。

不能因为你害怕犯错误,而不做选择,不去冒险。这只会给你留下遗憾。

想要做一个有效地决策,你尽可能做到理性。当你寻求做出一致的、价值最大化的选择,就要做到理性。

理性决策六个步骤:

1.识别和确定问题
根据我们找的信息,找出真正问题所在。比如你为什么总是减不了肥?真的是你减不下来么?存在的原因可能是:1.过度节食2.锻炼方式错误3.量度还不够大……你做出的决定错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错误的问题上了,问题本身就是错误,做出的决定放炮也是错误。

就像《必然》这本书所说:答案正变得越来越廉价。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2.明确决策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做决策时,你要明确决策的标准是什么。比如求职找工作,对你来说进入一家公司看重什么?哪些是不看重的?最看重哪几个方面?环境?薪水?人际关系?哪些是你不看重的:路程?经常出差?工作强度?你看重和不看重什么,这些都来自于你的性格倾向,你的价值观,兴趣等。

3.确定唯一评估标准
根据你决策的标准,按照重要性进行打分。列出一个表格,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的各个因素上得加权分(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

4.制定选择方案
这一步决策者制定可以解决问题的所有备选方案。比如上述的选择工作,可能有些工作它满足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满足,你是否愿意妥协呢?

5.评估所有选择方案

备选方案确定后,对每一个方案进行仔细分析和评估。通过和步骤(2)中的标准进行比对,对每个方案进行评分。与评估后的标准进行比较后,就会很清楚地了解每个方案的优缺点

6.选择分数最高的方案

最后,选择得分最高的备选方案方案。决策过程到此结束。而这个决策是你经过理性分析决定的,是最理想的选择。

不要在拿选择恐惧症当借口,来掩盖你不会做决定的事实。你越不会选择,你越害怕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代表着一次成长

现在开始,请扼杀你的选择恐惧症1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