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封信。
写信的姑娘二十八岁,少妇,育有一子,夫家殷实。但这样的故事里,往往有一个不那么快乐的女主角。她说:曾经料想过千万种生活模式,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在人生的黄金阶段成为一个主妇,每天送孩子去上早教;我的痛苦在于,这生活不是我想要,但人人都觉得我应该感到幸福——不然,就是一种不知足。
后来,我给她推荐了这本书:“当一个人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回头看看自己的来时候的那条路,或别人的路,想想是如何行至此地再决定下一步。”
林特特,最会写小人物小人生的女人,在这一样一本小书里,记录了这样一批人,愿望美好,经验单薄,磕磕碰碰,无休无止的恐惧屈辱拧巴困惑无一幸免。如同你我。心理咨询师宫学萍,再伸出手拨开这些人心头迷雾,点起一盏灯,让自己和他人都看看被生活所怠慢的人们,是怎么爬起来,或者呆在原地的踟蹰不前的。
这个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是命运。当一个人无所适从的时候,最好是去读人的故事,出身,境遇,选择,看看这个结局是如何造成的。原来这个世界并非所有人都能百分百达成理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想要获得慰藉,就比惨;想要获得改变,就挖空自己,去了解。
人心,从来是一个立体空间。智慧和学术的发展是一个轴向,和人以及外部事物的关联是一个轴向,指向内心是一个轴向。这三根轴向的伸展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灵格局有多大,也就决定了他们面对困惑的时候,能有多大的思考空间。书山题海里爬起来的这代人,指向内心的那根轴向早早地萎缩了,所以在成年时分,他们总是能成为那样好的员工,成为那样好的子女,却始终无法成为他们认可的自己。
面对问题,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解决的方式,去“战胜痛苦”,去“解决问题”。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世界上必定有憎恶治愈系的人,因为你无法马上就将他的房贷抹平,他的欲望填满,一切不能在一夜之间解决的方法对他而言都是无效的。所以,那些“特效药”被推崇,直到有一天,痛苦换了一件外衣悄然而至,他们仿佛又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个低谷;并将别人的胜利,归于运气。
所以有的治愈系书籍都在做一件事:修复你的断轴。一但恢复,心灵格局开始圆满,空间变大,他们就开始看懂了那些拧巴,屈辱,纠结,然后决定暂时忍耐痛苦,等待时机;或者立即改变,但是需要修补后期痛苦。
人生最难是决断。所以那日,朋友和我说她年近四十开始看得懂命数了,终于懂了为什么老人会看人比较准。比如,看大部分朋友最后是个怎样的结局,抛开飞来横祸,觉得其实已经注定了。不在于他们会遇见什么,而是在于我们能猜到他们会不会看懂形式,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些笃定的人,总是内心圆满,想改变就给自己一个改变的理由,想坚守就给自己一个坚守的理由,想拒绝就给一个拒绝的理由。只要能说服自己,怎样都是好的,所以他们好像任何一种选择,都不是问题。
书中那些故事,大部分人的困惑是被时间所治愈。但区别是,那些学会了如何去了解了自己的人,给了自己理由的人,判断了形式的人,可以将那时间缩短,而不是因得痛楚的时间太久,因得迷茫就仓促提前做出了错误的决断。
但对我而言,我更爱那些故事,我个人已经走到了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答案的阶段。已经很久不再期望这世界上有能够解决内心遗憾的灵丹妙药,遗憾和痛楚也会老去,人生悬而未决的问题必将被时间治愈,让它们呆在那里就好。这些故事让我知道,只需分清楚人生的哪些痛楚是坚不可摧,那些可以尝试改变,哪些你留着也没关系。
回头想想,那些曾经被怠慢的阶段,真的什么都没有留给你吗?总有些日子要给人痛楚,然后才会逼着人倾其所有去寻求出路。
所以有些书籍的作用,是监督你,不至于在黑夜里自己先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