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不是靠努力能赢得的_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 > 母爱不是靠努力能赢得的
兰川 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2-05 21:12:35

母爱不是靠努力能赢得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揭示过这样一个真相——母爱是无条件的,母爱不需要努力去争取,这是它的伟大之处,同时也是其残忍之处。因为不需要努力去争取,意味着即使再努力,也未必能得到。《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整本书讲述的便是作者从小想要赢得母爱却始终未能如愿的人生故事。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20世纪美国加州史上最严重的三起虐待儿童案中的唯一幸存者,他叫大卫·佩尔泽。在他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某一天,他妈妈的面容开始变得恶毒、阴险、狰狞。老拳、飞踢如雹似雨。无力的大卫每一次倒下都会被认为是伪装出来的无能,他只有听从母命,再次站起,迎接下一轮暴力来袭。

同样是脱胎于母体,大卫的兄弟们却可以幸免于难。唯有他,像是被上帝选中的“宠儿”,逃不出被虐待的宿命。最让他不解且心碎的是,虐待他的竟是他最爱的,也理应最爱他的,妈妈。

对着镜子,说你是个坏孩子!
我是坏孩子!我是坏孩子!

大卫被剥夺吃饭的权利,也无权睡在家里。大部分时候,他靠吃垃圾桶里的剩饭维生,运气好的话,他可以从狗窝边上偷一点“像样”的吃的。车库,是他的栖身之所。寒冷的冬夜,他学会一种蜷缩身子的姿势,好让自己被冻醒的次数不那么多。他有太多机会可以以死亡的方式获得解脱,这些机会无需他争取,因为母亲一直在为他制造——用刀捅他,或动辄将他关在精心打造的“毒气室”里……

读这本书,是种煎熬。它将“母爱”这一人间至善用力撕碎,又将人间至恶摆在你面前,让你用眼球一一体验。好在大卫通过警方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获得了安全的生存空间。他先后到几个收养孩子的家庭中做养子,其间遭遇也浮浮沉沉,不过,最终还是走出了心理阴影,投身到社会中,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还获得“世界杰出青年”的荣誉。这,不得不说是生命的奇迹。

直到书的最后,作者大卫·佩尔岑也未曾透露母亲之所以虐待他的具体原因。我猜想,他似乎也未必清楚母亲身上究竟发生着什么、发生过什么。但以大卫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自己很可能只是“虐待儿童”这一链条上的某一环,也就是说,他的母亲极有可能在年幼时遭遇过同样的虐待。小说令人深省之处正在于此。

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是“可遗传”的,就必须在其中某一环及时叫停、纠正。如果一个社会或者国家缺少阻止恶、预防恶的能力的话,这个社会就不是一个好社会,这个国家就不是一个健全的国家。大卫被虐事件发生的同时,美国加州上演着另外几千起同类事件。二十年后,同样是加州,同类事件已经超过六十一万六千起。如果放眼整个美国,乃至世界,这个数字更将大得吓人。深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不想也没那个能力对此作出分析。想谈的,还是这样一个话题——母爱不是靠努力就能赢得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无条件的。

人在婴儿时期,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外物的存在。因此不具备爱的能力。随着不断长大,他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独立于身体的外物。开始指称那些事物,开始学会与人打交道,开始表达情绪,开始渐渐感受到爱。再长大一些,他会努力去唤醒别人的爱,“唤醒”的方式是主动去爱人,去创造爱。这时,他的爱开始从“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的幼稚状态转向“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的成熟状态。

但就在努力创造爱的同时,孩子会感受到不安,因为通过努力而实现的被爱看起来不那么可靠——我只是被需要,我只是有用,而不是被爱,不是被无条件的爱。一旦我丧失用处,别人给我的爱便不复存在。大卫努力帮母亲做家务,表现得言听计从,甚至在挨打时,会自觉迎合母亲的暴力快感。这时,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爱的。这种心理机制一旦养成,大卫便有走向受虐狂或虐待狂的危险。

虽然我是个没有被虐待过,也未曾虐待过他人的人,但我也深知暴力存在方式岂止这一种。话语暴力,或者以沉默为表现形式的冷暴力随处可见,随时发生。

清楚记得,大三的时候,我给一个三年级小女孩做家教。让我极不舒服的是,每一次补习,女孩的妈妈都会坐在旁边监视,不是监视我,而是监视她的女儿。

“这还不懂?我都听懂了!你就是个废物!”

这话让我惊讶、痛心,没补习几次,我便不再去了。虽然那个女孩被骂完还一如往常一声不吭地写写算算,但我分明听到了她心碎的声音。

教书七年,也会听闻有老师用粗俗的话语“教育”学生。也有学生和我说过类似的话——我最受不了的不是老师打我,而是他侮辱我。

《圣经·雅各书》说:

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各类的走兽、飞禽、昆虫、水族,本来都可以制伏,也已经被人制伏了;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谁敢说没受过这样的毒气?谁敢说自己没喷出过这样的毒气?虐待,不单指拳打脚踢。恶言相向,何尝不是施展暴力。至于采取沉默的方式使用冷暴力的现象更是太多太多了。我受过这样的暴力,也这样暴力过别人。

《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是一本必读的生命之书,即便没有为人父母,也定是为人子女的人。不仅为人子女,还要扮演很多角色——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朋友、爱人……每一种角色都要求有爱的存在。爱,在生命与生命之间展开,在生活中习得。学会被爱,学会创造爱,是人这一生必须承担的义务。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母爱不是靠努力能赢得的”的回应

兰川 2017-02-23 09:49:10
雪间蝉 :其实大卫在得到“自由”以后,他的一个弟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家中第二个最小的,成为了他的替代品。他的弟弟后来也出过一本自传,我记得有读过关于大卫外婆和大卫母亲之间的关系,应该就是从他弟弟的自传里面读到的。具体如何我不太记得了,但是似乎大卫母亲是作为一个单亲母亲养大了她的孩子的,然后大卫的母亲就一直受到她这位强势的母亲的控制。个人猜想,大卫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然和任何母亲一样会劳累,可能也许婚姻关系也有她认为辛苦的一面。于是有一天,不知怎的这位情绪化的母亲就开始,用折磨大卫的方式来让自己有所“解脱”,大卫成了一个让她发泄的“工具”,一个被她控制着的“玩具”。我不是为大卫的母亲洗白,但她的童年里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她后来的变态心理,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说的是,应该没有她所创造的,大卫的童年,他弟弟的童年,以及其他那些旁观的不敢忤逆不敢为三兄弟大卫(如果没记错的话)和四兄弟说话的其他兄弟的童年那么黑暗,特别是被当做她发泄的“玩具”的那两个兄弟。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雪间蝉 2017-02-23 07:19:19

其实大卫在得到“自由”以后,他的一个弟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家中第二个最小的,成为了他的替代品。他的弟弟后来也出过一本自传,我记得有读过关于大卫外婆和大卫母亲之间的关系,应该就是从他弟弟的自传里面读到的。具体如何我不太记得了,但是似乎大卫母亲是作为一个单亲母亲养大了她的孩子的,然后大卫的母亲就一直受到她这位强势的母亲的控制。个人猜想,大卫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然和任何母亲一样会劳累,可能也许婚姻关系也有她认为辛苦的一面。于是有一天,不知怎的这位情绪化的母亲就开始,用折磨大卫的方式来让自己有所“解脱”,大卫成了一个让她发泄的“工具”,一个被她控制着的“玩具”。我不是为大卫的母亲洗白,但她的童年里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她后来的变态心理,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说的是,应该没有她所创造的,大卫的童年,他弟弟的童年,以及其他那些旁观的不敢忤逆不敢为三兄弟大卫(如果没记错的话)和四兄弟说话的其他兄弟的童年那么黑暗,特别是被当做她发泄的“玩具”的那两个兄弟。

主客蝉 2016-12-12 09:39:48

母爱是无条件的,母爱不需要努力去争取,这是它的伟大之处,同时也是其残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