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治疗和自我救赎_重遇未知的自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重遇未知的自己 > 一场治疗和自我救赎
瞬言 重遇未知的自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3-02 00:03:12

一场治疗和自我救赎

我差不多经历了比较艰难的一段时期,也许是一些外因加之我的情绪周期模式又回来了。我觉得我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我确实有犹如超脱和新生一般的感受,又像是一场治疗和自我救赎。我确实很想与人分享,我觉得人们会因此得到帮助,但它同时又太私密,太需要参悟,且只与心灵有关。我想记录下来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我偶然在商场书店的陈列柜里发现了一本书张德芬的《重遇未知的自己》,我曾经读过她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分别在我艰难的时刻给予了我指引。加之,此书的副标题《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我决定记录下它,并下载此书,实际上后来我买下了这本书,送给了我觉得更需要它的人,以便于她在旅途中阅读。
 
在我所下载的不完整版里,我收获了“阴影效应”,和“内在空间网站”,以及学会“臣服”
“阴影就是你性格行为习惯当中,你自己不喜欢、不承认、不愿拥有的部分,被你压到意识层面之下的。我们之所以会不喜欢、不承认、不愿拥有,是因为小时候的家人、环境、周围的邻居朋友等,告诉我们,我们没有这些或是我们不可以拥有这些。
阴影不是都是坏的,有些人把自己好的那一面也压抑下去,因为可能小时候父母告诉他不可以哭,那就意味着不要多愁善感,不要太关心别人(收起了自己柔软的心),或是父母笑他你怎么这么胆小,那他就会应声而收起自己的勇气。

怎么去发掘自己的负面阴影呢?很简单,其实就是你最讨厌的那种人的特质,就是你的阴影。”

读完了这些,我觉得我仍然不太明白什么是我的阴影,很庆幸我找到了介绍它的一部电影《阴影效应》,以下是土豆网的视频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bAaBAmzdEk/?fr=1
我曾经看过另一部类似的电影《吸引力法则》,同样可以搜得到,在这里也推荐给大家,曾经给我很大震撼,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坚持这么做。
 
回来再谈谈《阴影效应》。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它,和它在一起,面对它,甚至利用它,处理它。你可以相信,任何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或事都是一件礼物,有时你需要拆开它的外包装,才能看到它出现的真正意义,也许是在帮助你完成一项修行,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意思,就如同这个科目你没学好,不及格,你需要再修,所以,类似事件还会再发生,知道你领悟和改变为止。你甚至可以利用你的阴影,想想它究竟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我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坐在咖啡座里,拿出便签本,写下了我所批判的那些人的特质。这些过于私密请允许我不能与你分享,但这却是我第一次对自己如此的剖析,我常常想努力的表现的聪明、善良、有趣、乐观、坚强;实际上于是对应的愚蠢、脆弱、自卑、缺乏安全感~。这些都是我,我什么都是。在我写下的,我所讨厌的那些人身上的特点以后,我又在右边写下:“这些就是我想极力压制的、不愿承认的部分吗?我是因为妒忌、对现状不满吗?这只是我自己的情绪在他们身上的一种投射吗?我宽恕你,也宽恕我自己。”
 
这是我反思的开始,但是我仍然没想清楚如何利用它。
 
直到第二天,我的紧张和沮丧的念头频繁出现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博,“ 我觉得监测自己的思想是一个脱离的好办法,每当你忍不住有不舒服的念头出现时候就记录下这个时间,看到如此频密的记录自己都会觉得震惊”。因为记录的同时,你已经在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观察自己了,你已经不自觉地脱离了当下的情绪模式。接下来的发展是,我会记录下我当时的感受。这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每当我神经发作的时候,正是我思维活跃,文思如泉涌的时候,我会写出我平时想不到的话。这是老天赐予我的天赋,这些记录完全可以当做我日后写作的素材。这就叫做——我利用了我的阴影。我如释重负。
 
如果你认为这样就解决了问题,那么你就不是同我一样正宗的神经婆。问题依然会来,你依然会心绞痛胃绞痛。同时还有选择障碍、拖延症、购物狂~~。你们无法想象,这些年我是如何想尽办法对付我自己的。我读时间管理的书,下载计时器,学习番茄工作法,使用时间管理软件,我甚至写了一个纸条:“这真的有必要吗?”放在自己的钱包里以提示自己不要再买不需要的东西——直到我扔了那个纸条,仍然无法阻止我在觉得痛苦时,通过购物来使这个世界一下子美好了;我下载解除人生模式的语音冥想在手机里——尽管我绝大多数时间仅仅是用它来催眠而不是冥想;我甚至自己录了一段内心微笑法练习在手机里;开机提示语是“勇敢、善良、沉静、理智”;桌面的待办事项里写着“我喜爱我与人们的相处方式,我是个多么有意志力的人,我可以如此的集中焦点在做一些事情上”;发展各种古怪的兴趣爱好;报名各种考试,却不复习,甚至不参考;直到今天中午我还打印了《心经》放在了我的钱包里~~~~相信我,我只是,列举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一天早上的解除人生模式冥想中,我脑中突然出现了我在念书的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我发觉我的自卑,害怕被遗弃,渴望别人的认可,是从那时开始的,我想是初中、小学,甚至更早。我对自己说,这些人生模式,过去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是为了保护你,现在,时过境迁,你不在需要它们了,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送走它。
 
另外,我还学会了一件事,就是“臣服”。我一直挣扎、拧巴、抗争的生活。从小的教育使我成为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我觉得更能帮助自己的办法是“祷告”,虽然我并没有皈依也没有成为任何教徒,我只是,愿意相信有一种更高的力量或是智慧的存在,我渴望对祂倾诉,请求祂的帮助。我常常说,“恳请你解除我的这种痛苦吧。”事实上,真的有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我看了一部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曾被网友戏称为“饭祷爱”,liz跟她先生在离婚桌上的对话,她站在演讲台上说着和恋人的争执,还有朋友为她送行时说,“I wish I can go”这些都让我嚎啕大哭。我打印了一些台词,但我仍然想买原版小说,我甚至想每天都读一读。
It begins when the object of your affection bestows upon you a heady hallucinogenic dose of something you’ve never even dared to admit you wanted an emotional speedball of thunderous love and excitement. Soon you start craving that attention with the hungry obsession of any junkie. When it’s withheld, you turn sick, crazy, not to mention resentful of the dealer who encouraged this addiction in the first place but now refuses to pony up the good stuff. Goddamn him, and he used to give it to you for free, next stage finds you skinny, shaking in a corner, certain only that you’d sell your soul just to have that one thing one more time.

起初你情感的对象带给你如梦似幻般的感觉,那种你连想都不敢想的轰轰烈烈的爱意和激情。很快你开始像个充满渴求的瘾君子一样渴望那种殷勤。当激情不再,你变得心烦意乱,神经兮兮,更别提你对那个毒贩子的怨恨了,是他当初引你上瘾,而如今他却不肯把上好的货卖给你。该死的!他以前可是分文不收的。下一步他发现你瘦骨嶙峋地在角落里发抖,就能肯定你为了再体验一次会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



这就是我发生的改变,希望能帮到你们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一场治疗和自我救赎”的回应

9527 2012-06-11 17:06:46

芬姐的书果然是女同志们的Bible

老飞侠 2012-06-10 20:28:41

看你写你自己,就像看我在写我自己,呵呵,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