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世界_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 > 逻辑的世界
CKLG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08 23:08:41

逻辑的世界

东方卫视有一档很有趣的节目叫【东方直播室】,每期都会关注当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引起广泛关注、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及事件本身各方的当事人。有时候主持人甚至会故意激发矛盾,让矛盾各方在节目现场进行辩论,现场气氛经常是甚为火爆,节目秉承的是“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的理念,大概也是期待在碰撞中产生出思想的火花,让观众自己来判断谁是谁非。

今年5月份有一期是关于风水的,节目请来了风水师、大学老师、律师及延参法师等嘉宾,事件当事人则是一位半年前买了房子的教授,教授的妹妹称哥哥在买房后一直神神秘秘的不带妹妹看房,而且半年内其体重骤降20斤,精神压力非常大,甚至可以用一蹶不振来形容其状态。妹妹怀疑房子风水有问题,于是拿来了户型图来请风水师看一看。

【风水师】这个房子属于阴阳颠倒的房子,阴阳颠倒它会应很多的事情,从姻缘上面来讲,和我以前一个案例比较像,他也需要最后要动大门(才能很快找到姻缘)。
【教授】这个屋子为什么对我造成这么大影响,因为这是一个“凶宅”,原来的屋主在这个屋子里上吊自杀了。
【主持人】风水师先生,你没看出来这是个“凶宅”吗?
【风水师】它(户型图)就是几个框框,我没有到现场去看,这个怎么看得出来?

在这里,我们先不说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也不论这位风水师的水平究竟如何,面对主持人的这句质疑,风水师给出的理由是信息不充分,所以无法推断出这是“凶宅”。其实主持人的疑问存在一个漏洞,风水师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话可以将其反驳,那就是——
“这一户的楼上楼下几层、十几层都是一样的户型图,难道它们都是凶宅吗?”


再讲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例子。

曾经有一个土建项目,简单说就是房地产公司要盖几座写字楼和住宅楼,因为有地下室两三层,盖楼之前要先挖一个坑,工人到坑中做楼的基础和地下室部分,然后楼冒出地面再一层层的“长起来”。同时因为地下水很旺盛,如果不作处理,坑挖好后就会被水充满,因此一般是在挖坑之前先打井,一直抽着水,把水位控制在较低的位置,这样挖到坑底,土都是干的,工人才能施工。坑的设计方案是我做的,抽水井也是,在设计时我已经考虑了富余量,即使可能几口井坏掉也不会影响大局。

工程一直比较正常的进行,直到有一天,房地产公司召集各方参见单位要召开一个很紧急的会议。

【施工单位】抽水井抽了好久,水位都下不去,坑底部都是积水,没法施工啊。
【房地产公司】你们要准备怎么处理呢?
【施工单位】多向坑里加点石灰,把水中和一下,坑底就变干了,可以继续施工。
【房地产公司】石灰成本太高了,而且要填那么多石灰,量不小。其他还有什么办法?
【施工单位】要么就是多增加抽水井,设计的抽水井不够用啊。
【我】设计的抽水井数量肯定是足够,可能是挖土过程中破坏的比较多,如果能把其中一些恢复出来是可以保证抽水效果的。
【房地产公司】现场还有多少口井,具体是怎么抽水的?
【施工单位】一共有130口井,大概还有50口能用,现场用的是导水的方法来抽的。
【房地产公司】什么是导水?
【施工单位】就是由于排水管不够长,没办法从每一口井都接出来一根管子直接连到最外面,只好从一口井抽水出来,水从管子过来排入与它邻近的一口井,然后再从这口井抽水,水再排入邻近的井,以此类推,直到水排到最边上的井,然后抽出来排到外面的下水管道中。
【房地产公司】连我都看出来了,你这哪里是50口井在工作,你这不就是一口井在工作嘛,只有一口井运行,怎么可能将水位降下去?

不管施工单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装傻,还是真的傻不明白其中缘由,在这里他们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不去寻找造成水多的源头在哪里,只会一味的填石灰来暂时性的解决眼前问题,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而是一个砸钱的无底洞。二是没弄清楚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中将原本够用的功能降到了最低。


上面两个例子,即便你不了解专业知识和术语,仅仅依靠常识和逻辑思考,便可发现其中的问题和漏洞所在。我常常发现,将人们绊倒的往往不是高山深谷,不是难懂的理论,不是所谓的大问题,而是在那些司空见惯、稀松平常的小细节上,在这当中,逻辑的问题又占了其中大半。

让我们回到这本篇幅不算很大的《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相比《金字塔原理》等著作,这本书显得更加简明和轻松,但是简明并不意味着简单,轻松也不代表轻易。书中提到的内容,比如MECE分析法、六顶思考帽等,或多或少都曾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我觉得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引发我的思考,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其意义远大于内容本身。试举其中几个好玩的点:

1.不要把“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

这两种关系很容易被混淆在一块的,而且人们常常是将“关联关系”当做“因果关系”,两者的不同。

我认为对这两种关系的不同处的理解,用图示来解释也许看得更清楚,比如将它们看作是串并联电路: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就像串联电路中的两个电灯泡A、B,在接通电流的状态下,只有当A正常工作时,B才能正常工作,A断路了,B也不会亮;关联关系的两个事物则类似于并联电路中的C、D,当C出问题时,D未必会不亮,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两个独立事件(接在不同的回路),因为某种关联而经常在一块发生(并联在一块)。用电路来说明两种关系似乎有点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实际的情况要更加复杂,维度上也更多,但是从中大体上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

想起某位大学老师喜欢讲的“Rubbish in, rubbish out.”,当前提条件已经出现了错误,比如混淆了“关联关系”与“因果关系”,即使得到的统计数字再准确、翔实,其实也不过是了骗人的把戏罢了。

2.不断发问——所以呢?为什么呢?

想起之前看一个电影,何冰、韩童生等人主演的《十二公民》,大概是由于题材不够劲爆加上话剧味儿非常浓烈,电影院里的观众寥寥无几。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不断的投票,直到所有这十二个人都反对或者都赞成嫌疑人有罪,只要有一个人和大家观点不同,投票就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毫无疑义,没有模棱两可,没有60%、80%,只有0或者100%两种选择。

本书中所说的也是要不断发问下去,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丰田公司提出的“五问法”,或称为“5个WHY分析”,也是一样的方法。

拿前面那个工程的例子来说,大概可以这么发问:

→为什么要在坑底加入石灰?
→→→因为坑底有水是湿的,只有在干燥环境下才能施工建筑物的基础。
→为什么坑底会有水呢?
→→→因为水位没有降到坑底下面足够深的地方?
→为什么水位没有降下去?
→→→因为降水井被破坏大半,数量远远不足。
→降水井数量即使不够,也不该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降水井是怎么工作的?
→→→现场由于排水管不够长,是将水导来导去最后排出去的。

可以看出,发问本身便是捋清逻辑关系的过程,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即使找不到根源,也距其不远了。善于自检性的经常发问,可解决以工作、生活中大部分逻辑问题。

3.了解“逻辑思考”的不足之处

作者在书中提到“为了逻辑思考而进行逻辑思考”,比如顾客寄来非常愤怒的投诉邮件,如果还刻意去想“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来应对客户是“不正确的”,首先应该进行真挚的道歉。

这让我想起豆瓣红人“小川叔”文章中的一段话——“很多时候,你的情绪只是一个表象,就像有时候我在回信的时候问那些豆友一样,你说的都是情绪,你能告诉我内在是什么么?大部分人喜欢把自己沉浸在情绪里,很少冷静客观地分析,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我在担心什么?”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不仅可以针对自己的情绪,深入到情绪内部和背面去探索内在的原因;而且还可以反过来用,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指责、谩骂甚至是赞扬之时,也可以学着将他们的情绪与内在剥离开来,看看他们此刻的表现是源自情绪还是源自内在,两者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通常的状况是情绪在占据着主导力量,这时候想要解决内在的问题,一味讲道理显然是行不通的,首先应该做的是安抚情绪、淡化矛盾,比如采取适当的示弱手段,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处境和想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将本来可能变成人身攻击的敌意转化到事物本身上面去,等到情绪的攻势化作强弩之末以后,再从道理的层面入手,往往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上面说到的情绪只是一种情况,我们平时面对的情况和问题会更加的复杂,作者想说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记得不要执着于逻辑思考本身跳不出来,运用批判性思维,根据情况运用直觉,考虑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更为合适,取得更好的效果,将敏锐的直觉放入逻辑中来验证,才是真正得到了逻辑思考的真谛。

如果我们再进一层,像豆瓣红人“懒人老猫”所说的,“引导别人看问题只用逻辑思维一定不够,因为人首先第一反应是‘感受’和‘判断’”,即好多人不讲逻辑性,这时候就像前面所说的情绪问题一样,想要引导他们按自己的思路进行,就要从他们所熟悉、在他们那里占主导地位的东西入手,比如情绪,比如感受,比如直觉,才能打破表面深入人心。

这大概就是逻辑思考的反面之用,类似于王凤仪所说的“从反面找好处”,看似与逻辑思考相反,实则为一回事儿,属于一个硬币的两面,究其本质并未超出“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范围。


最后,借用那句耳熟能详的“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句式,我们也可以说——“以大多数人的逻辑水平之低,根本轮不到拼专业知识/学识/能力”。愿我们都能借助逻辑思考的力量,在逻辑的世界里前行。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逻辑的世界”的回应

妖姬 2015-08-10 10:21:20

东方直播室,东方卫视最狗血的节目~~~

鼹鼠的土豆 2015-08-10 10:12:28

其实发问保持好奇心,问别人也问自己,经常做这种反思,不容易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