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应该是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_带人的技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带人的技术 > “带人”应该是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
彼岸花开 带人的技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08 22:12:36

“带人”应该是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

《带人的技术》从书名而言,重在“带人”,“带人”从文字上讲应该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是普遍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这是一种培养,重在个体的成长,第二层是团队的管理,这是一种协作,是最优化的工作模式,重在工作的效益。作为管理人员,在带领团队的同时也兼具着更多的任务和职责,出于成本效益考虑,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每个成员都做到如师傅带徒弟般用心,既然该书是写给管理者的,那么可想而知该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让团队的工作效率最优化,但在通读此书后,书中所列举的方式技巧,更多的其实是针对单体性的带徒弟管理,因此,个人觉得该书最适用人群应该是中小团队的管理人员,例如,咨询中的工作团队一般也就是4~5人。
        
书中强调其理论为行为分析科学,那么可想而知应该是脱胎于近代的行为主义,无非也就是“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鸽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管理领域的衍生便是“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的对抗,争论至今也没有孰对孰错。该书强调行为,强调强化,照理是遵循“经济人”的假设,采用行为主义的管理技巧,但其在沟通方面,又强调要重视过程,与下属建立起和谐关系,因此认定该书是完全的行为主义倾向是不可取的,更恰当的应该算是现实中最有效的方式集合。
        
该书确如作者在前言中讲到,在任何章节翻看都无关紧要,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而个人更觉得,该书是一本给管理人员的自我反省之用。书中的道道并不能说很高深,每个人都会若有所知但都不能做到,譬方说,该书写道“当认定是下属的错之前,请先反省自己”,这句话是很中肯的,但是,该书只讲到之所以,而没有讲到之所以然。对我们而言,习以为常会用自己的思维、经验、逻辑去框套其他人,自以为是的认为“对我而言简单的”那么“对其他人而言也是简单的”,这种神逻辑对结果进一步的解释是“如果你没做好,那就是你不够努力”,就像父母对待考试不如意的子女一般,简单粗暴,隐藏在这种神逻辑背后的是人性的懒,“你不够努力”那么责任全在你,只要“你努力”所有问题就没有了,因为我们知道,要仔细分析原因的话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可能是办公室环境不好,同事间关系处理不好,上司交代中有遗漏等等。而这些深层次的内容似乎是该书都不曾提及的,关注行为,但也应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可以说是该书的一个欠缺点。
        
从行为的角度讲,反反复复不就是强化和惩罚,而一般研究都表明,强化的效果优于惩罚,同时,正强化的效果优于负强化,最好的施加方式是不定时不定比,反观该书中却提到了“定时称赞”一条,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想要完美地实现行为强化,最重要的点是正确的刺激物,如果巴普洛夫每天给狗吃胡萝卜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书中也强调了应该因人而异地去发掘有效刺激物,而这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经验的积累是很难掌握的,也不是一本书能够教会的。
        
即便知道所有正确的道理,仍然不能保证你能够过完幸福快乐的一生,人无完人,在翻阅该书,总会有一两点是能够触动到你的,会让你开始反思,“我在这方面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我知道应该这样做,却为什么做不到?”有这样的效果就应该足够了。况且,该书通俗易读,翻看一遍不过几小时的时间,再次闭上书目,回想该书到底有有哪些技巧让我记住了,像列清单、抓典型分析,这类方式是有效的,也是普遍在采用的,因此也无所谓学到没学到,不过总有人会觉得有用,仅此。

展开全文
有用 1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带人”应该是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的回应

泊南(●—●) 2014-12-09 10:15:33

马克。字字珠玑

彼岸花开 2014-12-09 10:14:30

嗯,“定时称赞”肯定是有用的,不过相比定时称赞而言,不定时称赞效果会更好。因为根据行为的结果假设,如果职员知道你每月月末会“称赞”一下,那么他可能就会在月末前几天表现好一点,其他时间可能就会放松了,但不定时的称赞他就不可能形成这样的意识,这是纯粹的结果方向考虑,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

鼹鼠的土豆 2014-12-09 09:40:21

我觉得批评和称赞要看这个领导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西番莲果汁 2014-12-09 09:26:30

我觉得定时称赞还是挺好用的,无形的奖励,而且不用花钱。

是建设项目团队中最好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没有之一。

是上司对下属的认可。感觉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在意认可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