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藏在虚构之中_微妙的平衡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微妙的平衡 > 真实藏在虚构之中
南瓜邮递员外郎 微妙的平衡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6-11 11:06:39

真实藏在虚构之中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一个国家隐形、细微的记录。相较之下,不少教科书对一国一地的记载都大而无当,只有枯燥的人名和冰冷的年代数字组成的机械事件,以及地名和物产的简单罗列;而那些花花绿绿的旅游书,很多则极尽个人抒情和拼命美化之能事,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与真实情形相去甚远。反倒是虚构的小说,往往最能见微知著,以细节入手,却正切中民族和国家的脉搏,表露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真切呼吸。恰像毕加索说的那样: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
《微妙的平衡》正是一幅跨越几十年时空的印度清明上河图,一幅当代印度的浮世绘。印度人的悲欢、爱与恨、困顿和希冀,在书中不停上演,一个生活化的南亚之国浮现在读者的面前。
可以说,《微妙的平衡》是印度版多重奏的《活着》,余华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上世纪富二代富贵的一生,这本书则对准了四个印度人,不惜笔墨,展开了篇幅宏大的叙事。
小说的四个主要角色,有拒绝再嫁、谋求自立的美貌寡妇,一对出身贱民阶层、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幸存下来的裁缝伯侄,一个出自山区商人家庭、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腼腆大学生。因缘际会,这四人走到了一起,这其中有冲突,有非难,有不满,有怀疑,并有最终的天各一方;但他们亦有合作,有团结,有喜乐,有互相鼓励,有友情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而寡妇、伯侄和大学生本身的故事,亦是独立成章,各有人生际遇,构成每个人自身的传奇。这几个年纪有别、身份不同的人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总是波折不断,各人在爱情、亲情的路上迎接风雨,在人生的旅途坎坷遍布。作者细针密线,款款道来,对每个人物都费尽心思去构划,交待他们的身世,回溯各人的往事,并最终交织在共同的情节的转折中。从头到尾,这本《微妙的平衡》像极了一部集数众多的连续剧。
寡妇、伯侄和大学生有着不同的遭遇,从中透露出他们不同的身份和性格,并上演人性的波澜起伏;同时,在他们身上,还显映出印度社会的状况。在寡妇身上,集中了印度社会对单身女性的看法,从跟亲属的交往到独自在外工作,都可见一斑。而流浪到城市的裁缝伯侄二人,一生挣扎在种姓制度的阴影中,为此流离失所,天涯飘泊,身心饱受摧残;至于那个大学生,则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城市化变迁等因素给其家庭带来的麻烦,命运急转直下。
没错,在这几个人身上,留下了太多社会的印痕,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走向,都跟外界的环境牵联紧密。他们穿梭于乡野、城市和贫民窟,邂逅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暴动、城管无情的执法、不同宗教的争斗以及社会的种种不公正,每个人的背后,都联结着时代的变动,他们在一起,穿透市井人生的表层,共同剖开印度生活的皮相,勾勒出印度社会一个时期的万千气象。正是借助这些人物,作者写就了一段印度当代断代史。
对之前对印度不是十分明了的人来说,这本小说提供了一个观察印度更感性也更贴近的视角。在我们在课本以外,在甘地和泰姬陵之外,深入印度的寻常巷陌,一探草根和普罗大众的人生。这样宏阔又繁复的篇章,将当地的浮世民生像镜头般尽数收入眼前,并将过往碎片般的历史化在其中,非有决心者不能为,非外人所不能写。本书的作者罗因顿•米斯特里,虽然后来迁居加拿大,却是印度出生长大的土著。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围绕着印度,描写印度的现实和最下层的人的生活。至于作者的手法,特别是对人物的处理,虽走的是底层叙事的路线,但丝毫没有廉价地贩卖苦情,也不像众多的印度歌舞电影那样,随时抖落锣鼓齐鸣的鼓乐场面和大团圆的结局。小说冷静的叙事和曲折的情节之间,正像生活在绝望和希望之中的寡妇、伯侄和大学生那样: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展开全文
有用 1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