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件事_《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 一生一件事
李卿 《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05 17:01:19

一生一件事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瞬时便成为网络热词之一,让人耳目一新。究其含义,"工匠精神"即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精神"一词对我们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如“民族精神”“长征精神”“女排精神”,相对于这几种“大精神”,“工匠精神”显得更加低调了一些,也许也更适合平民百姓的一种精神。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即是《匠人匠心》一书中贯穿始终的精神。从修故宫的匠人到黄花梨的商人;从木雕的工人到木版年画的艺人,无不在传承着最传统、最朴素的匠人精神。
       唐以金---一名七十一岁的农民,以一己之力,实现了一个古居民异地重建的当代神话。16岁便跟着师傅们学习木砖瓦工的老唐,一生都对建筑业着迷,对老房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得知由于湘桂铁路扩建,自家村里的一组清代居民建筑将被拆除时,老唐坐不住了。顾不得家人的反对,拿出自己打拼多年的积蓄将古宅买下异地重建。这一举动却换来了村民的疑虑,怀疑老唐的真正目的是骗买文物。短短几天时间里,腹背受敌的唐以金殚精竭虑排除万难,逐一拜访20多户村民,最终艰难买下这组古居民宅。五年来,从拆解具有榫卯结构的古建筑到选择复建的地址;从对古宅木质结构进行手工雕花到对原始构件的防腐处理,每一步骤老唐都亲力亲为,这个“固执”的老头硬是将这组古建筑的原貌修复。从年少时的初心到中年时的匠心,老唐用一生诠释着“匠人精神”,已到古稀之年的老唐现在有了自己的忧心,当自己有一天干不动的时候,谁来接替?
       漆器,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但其与被漆过的东西是两码事。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传统的手工艺一直被匠人们延续着,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却与其他手工艺门类一样,受到了现代化机器生产的冲击,漆器的制作也由传统的私人家庭作坊制逐渐转变为集体工厂制。甘而可----一名漆器手工艺传承者,好的东西从头到尾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完美,这是甘而可的信念。漆器制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胎骨的制作,得益于十年的木工经验,甘而可做起木胎来得心应手。能把碗的木胎打磨到像纸片一样薄,而且碗的大小,高度几乎没有误差,每一个步骤的完成,都需要绝对的专注和细致的手法。对于漆器的执着,甘而可的信念也影响着自己的女儿,学习考古文博专业的她,随着父亲也成为了一名漆器的手工艺者。
        在机械化的时代,在快节奏的今天,也许只有我们做每一件事时能够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才能传承匠心之神,才能让老一辈匠人们不担传承之忧。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